首页 >
冠轮动物总门
✍ dations ◷ 2025-02-23 15:17:52 #冠轮动物总门
参见正文冠轮动物(拉丁语:Lophotrochozoa)是动物界中的一大支,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与蜕皮动物(Ecdysozoa)组成原口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Deuterostomia)并列为两侧对称动物的两个分支。本词由触手冠动物(Lophophorata)和担轮动物(Trochozoa)两词缩合而成。冠轮动物包括传统上的:此外根据18S rRNA序列,轮形动物门(Rotifera)(或许仅部分轮形动物)和新近发现的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也很可能属于冠轮动物。所有冠轮动物属于原口动物(Protostomia),即在胚胎期,口的发育在肛门发育之前形成。冠轮动物尽管形状上相差很多,但通常为蠕虫状,身体柔软。传统上最大的两类担轮动物是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担轮动物的生活史具有一些关键的共性。幼虫孵化后成为微小的游泳体,称为担轮幼虫。担轮幼虫在身体中部拥有两条纤毛带,用于游泳和捕获食物,而在“顶端”有一丛长的鞭毛。担轮动物的幼虫非常相似,尽管其成体区别很大。直到最近,人们一直认为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是近亲,其原因是这两类动物都有身体分节的现象,但节肢动物不具有担轮幼虫,分子生物学也没有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触手冠动物曾经被认为是单系群(Monophyly),包括帚虫动物、外肛动物和腕足动物。其中后两类拥有大量化石记录。它们都具有触手冠(Lophophore),上有中空的触手,用于捕食。曾经有人认为触手冠动物和后口动物有密切关联,但较新的研究将其与担轮动物联繋在一起。新近的研究发现,不论担轮动物或触手冠动物都不是单系群。其中最大的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两个门的各纲在演化树上分属不同分支,尤其环节动物的多毛纲(Polychaeta)的各个分支处于冠轮动物的基部,可能是并系群(paraphyly),代表了冠轮动物的原始形态。而各小门可能为特化的类群,其独立性需要进一步讨论。关于冠轮动物内部各门类的演化分类有多种形态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结论尚不能确定。
相关
- 蛔虫蛔虫(学名:Ascaris lumbricoides)中文全名为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也作“蚘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最长可达35 cm。蛔虫会导蛔虫病,属于被轻忽的热带疾病(英语:neglected
-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还有应用科学、人文学、社会科学、形式
- 梅奥医院坐标:44°1′20″N 92°28′0″W / 44.02222°N 92.46667°W / 44.02222; -92.46667梅奥诊所医学中心(英语:Mayo Clinic),又译为梅奥诊所、梅约诊所、马约诊所,是世界最著名的医疗
- 脑疝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医学上的疝气指的是器官,例如肠子,经由腔室的孔道离开原先的位置。有
- 卡洛斯·芬莱卡洛斯·胡安·芬莱(Carlos Juan Finlay,1833年12月3日-1915年8月20日),古巴医生和科学家,公认的黄热病研究先驱。芬莱具有法国和苏格兰血统,他出生在古巴的卡马圭市,其本名原是“胡
- 雨br /海br /代在月球地质时代里,雨海代发生于38亿5千万年前至38亿年前之间,接续于酒海纪之后,内太阳系后期重轰击期的结束即在此一时期。早雨海世是形成雨海的撞击发生在此一时期刚开始的时
-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或生物分解,是由微生物把某些物质以化学分解成自然元素。该术语通常在关系到生态环境、废物管理、生物医药、自然环境(生物修复)。现在,可生物降解一词常用于环保产品,表
- 走走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五十六个(七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走部归于七划部首。走部只以左方为部字,将字底下括起来。且无其他部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于德州奥斯汀展出的太空望远镜等比例模型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标志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英语: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是计划中的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原计划耗费5
- 5.8S在分子生物学中,5.8S核糖体RNA(5.8S rRNA)是指一类非编码RNA。它是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大亚基的组成成分,在蛋白质转译中起重要作用。RNA聚合酶I(英语:RNA polymerase I)先转录出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