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鳍鱼类

✍ dations ◷ 2025-10-20 00:04:55 #总鳍鱼类
肉鳍鱼总纲(学名:Sarcopterygii)是硬骨鱼类的一个演化支。此类鱼的特点是鱼鳍中有一个中轴骨,在前鳍的基部上有明显的肌肉组织与分开的两片腹鳍,和之后两栖动物和四足类动物的演化有直接的关联性。此总纲之下包括腔棘鱼纲及肺鱼四足纲。肉鳍鱼最早出现在距今4.23亿年前的志留纪的晚期。大部分于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灭绝。其中的腔棘鱼曾被认为已完全灭绝,直到1938年才在非洲东南海域深海捕捉到活体,之后并在印度等地区多次被发现而证实仍然存活于深海中。目前仅存一目二种,即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中的活化石。大多数的肉鳍鱼均已绝种,目前已知体型最大的肉鳍鱼为石炭纪时期苏格兰的希氏根齿鱼,体长可超过7米(23英尺)。现存两群腔棘鱼纲及肺鱼亚纲中,体型最大的腔棘鱼为西印度洋矛尾鱼,体长可达 2米(6英尺7英寸),体重可达110千克(240磅);体型最大的肺鱼为非洲肺鱼科,体长同样可达 2米(6英尺7英寸),重量可以达到 50千克(110磅)。现有研究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有可能是在大约3.6亿年前从肉鳍鱼类中的蝶柱鱼演化而来。腔棘鱼纲分为腔棘目和爪齿鱼目。其中爪齿鱼目生活在四亿年前左右,已灭绝。现仅存腔棘目下矛尾鱼,被称为“活化石”。肺鱼四足纲 Dipnotetrapodomorpha(=扇鳍纲(英语:Rhipidistia) Rhipidistia)分为肺鱼亚纲和四足形亚纲两类。依照2017年《硬骨鱼支序分类法》,本总纲与其它硬骨鱼的演化关系如下: .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border-spacing:0;margin:0;font-size:100%;line-height:100%;border-collapse:separate;width:auto}.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able.clade{width:100%}.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border:0;padding:0;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abel{width:0.8em;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bottom;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slabel{border:0;padding:0 0.2em;vertical-align:top;text-align:center}.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bar{vertical-align:middle;text-align:left;padding:0 0.5em}.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border:0;padding:0;text-align:left;vertical-align:middle}.mw-parser-output table.clade td.clade-leafR{border:0;padding:0;text-align:right}真骨下纲 Teleostei全骨下纲 Holostei软质亚纲 Chondroste腕鳍鱼纲 Cladistia肺鱼亚纲 Dipnomorpha四足形亚纲 Tetrapodomorpha腔棘鱼纲 Coelacanthimorpha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 (外类群)

相关

  • C-Mycn/an/an/an/an/an/an/an/an/an/aC-Myc或Myc是编码转录因子的调节基因。这一基因编码的蛋白在细胞核内被磷酸化,有多种功能:在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和细胞转化中发挥作用。My
  • 特征文字特征文字是指这样一类文字:它的字符的形状不是任意的,而是会将其所表示的音素的语音特征编入其形状之中。特征一词由英国人杰弗里·桑普森(Geoffrey Sampson)为描述朝鲜语中的谚
  • 数据科学数据科学(英语:data science)是一门利用数据学习知识的学科,其目标是通过从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部分来生产数据产品。它结合了诸多领域中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应用数学、统计、模式
  • N02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2(镇痛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log P分配系数,分析化学概念之一。所谓分配定律是指一定温度下,物质A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在两相中的活度(常近似为浓度)之比,即分配系数,为一常数。分配系数可用于表
  • 二甲亚砜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简称DMSO),是分子式为(CH3)2SO的化学物质。其为一无色液体,并为重要的极性非质子溶剂。它可与许多有机溶剂及水互溶。二甲基亚砜具有极易渗透皮肤
  • 蒸气压第一:375.7 kJ·mol−1 第二:2234.3 kJ·mol−1 第三:3400 kJ·mol主条目:铯的同位素铯(Cesium,旧译作鏭)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s,原子序为55。铯属于碱金属,带银金色
  • 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年2月9日-1809年6月8日),英裔美国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生于英国诺福克郡,曾继承父业做过裁缝,后来做过教师
  • 社稷社稷是中国古代君主的祭坛。“社”指社神,土地之神。“稷”指谷类“粟”,即小米,亦指“稷神”,即谷物之神。中国古代国君都祭社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后来就用“社稷”代指“
  • 村庄村庄指居民住宅集中区域,通常为平原、盆地居住地形,也包括大的自然村落,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由成片的居民房屋构成建筑群,平原的村庄房屋建筑密度较自然村落大。“村庄”多作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