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 dations ◷ 2025-08-09 13:52:00 #郑孝胥
郑孝胥(1860年5月2日-1938年3月28日),字苏龛,号海藏,中国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亦是满洲国建国的参与者之一,后出任满洲国国务总理。郑孝胥为翰林郑守廉之子。光绪八年(1882年)中福建乡试第一名(解元)。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郑孝胥曾参与戊戌变法,与唐才常有过交往;立宪运动时期,郑孝胥也曾经参加上海商务印书馆、上海储蓄银行的创建以及新式教育的推动等。1908年,郑孝胥受岑春煊派遣,出任预备立宪公会会长,要求清廷尽速召开国会。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郑孝胥以遗老自居,后担任溥仪的内务大臣与顾问。郑孝胥早年在清廷驻日本大使馆做书记官,由此与日本人关系密切,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他一手安排溥仪住进日本使馆。1925年随溥仪从北京潜逃至天津日租界。与日本方面也多有接触,致力于溥仪的复辟。1925年随溥仪从北京潜逃至天津日租界。郑一直致力于溥仪的复辟,他提出,先通过日本建立一个政权,然后积极推动国际列强共管。他曾在日记中写到:1931年满洲事变之后,郑孝胥劝说溥仪前往满洲,招致朱益藩等人的怒斥,并且与日本方面达成建立满洲国的协议,并负责起草满洲国国歌与《建国宣言》。满洲国的成立对于清遗民而言,实具有“中兴清室”与“防共”的双重作用。然而,满洲国的“王道”与传统中国的文化理念有所不同,其中甚至掺揉了法西斯主义与反帝国主义的思想。质言之,郑孝胥透过“再造”中国的传统,为满洲国与溥仪寻找合理性基础,但这些举动不仅为国民政府所不耻,也未必引起多数清遗民的共鸣。1932年3月8日,郑孝胥随溥仪登上前往长春的列车。3月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满洲国成立后,郑孝胥出任国务总理兼陆军大臣、文教部长,并且与日本关东军代表武藤信义签定《日满议定书》,承认日本在满洲国的特殊地位与驻军权。此内阁虽然各部总长都是中国人,但实权却掌握在日方,面对此现实,郑不得不感慨:“何事与人说时命,残年由遣待苍茫。”郑孝胥后来反对日本方面对满洲国的压制;在他主办的“王道书院”里向听课的人说:“满洲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该让它自己走走,不该总是处处不放手。”惹恼了日本人,被迫离开政治,后来连存在银行里的“建国功劳金”也取不出来,想迁离长春也不许,在宪兵队的监视下,只能在家里写字,做诗。1938年于新京(今长春)暴卒(有传言被日军所毒杀),予谥襄勤。4月,满洲国予以国葬。郑孝胥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曾有如下预言:“大清亡于共和,共和亡于共产,共产亡于共管”。此外郑孝胥在日记中还曾有过其他预言,例如他在1919年6月23日的日记曰:“近日举国乱世潜伏,乱党将阴结日本乱党推倒政府及军阀;然此辈惟知作乱,无立国之略,其必终成专制政府。余语邹紫东、王聘三:‘使我执政,先行三事:禁结党,封报馆,停学堂,皆以丘山之力施之,使莫敢犯,不过一年,天下朝觐,讴歌皆集于我矣。’”。1921年,郑孝胥为悼念乃木希典而作诗。诗碑现存于青岛博物馆。博物馆将碑体斜立,以示当局对郑和乃木的反感。

相关

  • 氢化可的松皮质醇(法语:cortisol),又译成可的松(音译),属于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中的糖皮质激素,在应付压力中扮演重要角色,故又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皮质醇会提高血压、血糖水平和产
  • UN编号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UN number)是一组4位数字的编号,它们可以被用来识别有商业价值的危险物质和货物(例如爆炸物或是有毒物质)。这种数字架构在国际贸易当中被广泛使用,以便于标注
  • ClCHsub2/subCHsub2/subCl1,2-二氯乙烷,即邻二氯乙烷,化学式为C2H4Cl2,是卤代烃的一种,主要用作氯乙烯(聚氯乙烯单体)制取过程的中间体,也用作溶剂等。它在室温下是无色有类似氯仿气味的液体,有毒,具潜在致癌
  • 双壳纲双壳纲(学名:Bivalvia),又名斧足纲或瓣鳃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生于海洋及淡水地区因有两片贝壳而得名。现存有9200种左右,体长达135厘米。本纲动物的头部已经退化,足部呈斧状,体
  • 西属尼德兰西属尼德兰(西班牙语:Países Bajos españoles;荷兰语:Spaanse Nederlanden)是低地国家中的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领地的统称,于1581年至1714年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为共主邦联关系
  • 佛光缘美术馆佛光缘美术馆是佛光山旗下的跨国美术馆,正式成立于1994年1月,开始运作是在1994年2月,创办人为星云大师。以佛光山四大宗旨中的“以文化弘扬佛法”作为经营宗旨。成立起源是为筹
  • 玻尔兹曼常数玻尔兹曼常数(英语:Boltzmann constant)是有关于温度及能量的一个物理常数,常用 k {\displaystyle k} 或
  • 挽联挽联,又称哀挽联,是哀悼死者所做的对联。一般以歌颂死者或描述死者生平为内容,会于丧礼上悬挂在灵堂两则。挽联起源不详,中国现存最早的哀挽文字见于《诗经》,该书收录了《黄鸟》
  • 公使公使可以指:
  • 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是一种利用内燃机运作所产生的废气通过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的结构驱动之空气压缩机(Air-compressor)。与机械增压器功能相若,两者都可增加进入内燃机或锅炉的空气流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