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壳纲

✍ dations ◷ 2025-04-03 19:34:23 #双壳纲
双壳纲(学名:Bivalvia),又名斧足纲或瓣鳃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纲,生于海洋及淡水地区因有两片贝壳而得名。现存有9200种左右,体长达135厘米。本纲动物的头部已经退化,足部呈斧状,体躯两侧各有1对瓣状的鳃。壳侧生,开的过程是被动的,其关闭则需要相关肌肉的收缩完成。纤毛抖动在腮部扬起漩涡,使得水及其中的颗粒进入鳃部。口通过一条粘膜道以及触须吸取营养颗粒,双壳类软体动物的许多种是重要的养殖和捕捞对象,如珍珠贝等。“双壳纲”这个名称由林奈命名,一直用到现在。其间有其他贝类学家建议过其他名称,当中以斧足类(Pelecypoda Goldfuss, 1820)及瓣鳃类(Lamellibranchia de Blainville, 1824)这两大阵营最为常见。部分1960年代出版的文献仍然使用这两个名称。然而由于两边阵营支持者相当,争持多年仍然没有结果,相反“双壳纲”这名称简单易明,使这个相对较为“中立”的名称变得更为可取。所以从Cox开始,贝类学家慢慢都转回使用这个旧称。在2010年5月,一个有关双壳纲的新分类在期刊《Malacologia》发表。在这篇论文中,作者使用了多种系统发生学的信息,例如:分子分析学,解剖分析学,外壳形态学及外壳微构造等方法,去把本纲的物种重新分类。根据这个新的分类,双壳纲的物种可以分成324个有效的科,当中有214个科只有化石样本,110个物种延续至现在。另外根据Bieler et al. (2014)的研究综合了分子生物学及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确认双壳纲物种可分成两大支序:原鳃类(Protobranchia)及Autobranchia,而后者又可再分为 翼形类(Pteriomorphia)及异壳类(Heteroconchia)。异壳类然后又再可分成古异齿亚纲(Palaeoheterodonta)及异齿亚纲(Heterodonta);而异齿亚纲又可再分为始异齿下纲(Archiheterodonta)及真异齿下纲(Euheterodonta)两个支序。为免这些假设的分支把林奈分类愈分愈细微,原鳃类到异壳类的这两级分支继续维持作支序来看待 。以下分类总览双壳纲物种的目级以上总属群组名称(Suprageneric Group Name),各分元的详细组成请参阅各自的条目:

相关

  • 双链DNA反转录病毒双链去氧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ds-DNA RT)是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中的第七类病毒(Group VII)。这类病毒一般不被认为是DNA病毒(该分类中的Group I&II),而被认为是逆转录病毒(该分类的G
  •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英语:thyroid hormones)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酪氨酸碘化物。主要是四碘甲腺原氨酸(又名甲状腺素,缩写为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缩写为T3),此外,还有少量逆-三碘甲腺
  • 色矛纲色矛纲(学名:Chromadorea)之下只有色矛亚纲(学名:Chromadoria)一个分类单元,包括下列八个目:原来的蛔虫目(Ascaridida)及旋尾目(Spirurida)已被分别降为蛔形下目及旋尾下目。
  • 硫酰脲硫酰基尿素类(英语:Sulfonylurea)衍生物是用于2型糖尿病的抗糖尿病药。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脏β细胞分泌胰岛素。硫酰基尿素类是由法国科学家Marcel Janbo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的,当他
  • IIIBbr /3*关于第6周期的元素镏(Lu)和第7周期的元素铹(Lr)是否从属于3族元素仍存在争议。本面板中将镧(La)和锕(Ac)分在3族元素中,这是最常见的分类法。有关其他分类法,请参见定义章节。固体、
  • 阿米巴病阿米巴症(英语:Amoebiasis或英语:amoebic dysentery),系指任何内阿米巴属变形体所引起的感染,阿米巴症患者既可能毫无症状,也可能症状轻微,也可能有严重症状,常见的症状为溶组织内阿
  • 两栖类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是两栖纲生物的通称,又名两生动物,包括所有生没有卵壳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蚓螈的四肢已退化)。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
  • 阿莱尼亚阿莱尼亚航空工业是过去一家意大利的宇航工业公司,Finmeccanica集团的子公司。阿莱尼亚是参与欧洲台风和IDF项目的成员之一,阿莱尼亚也为包括波音和空中客车系列在内的许多民
  • 麦可·弗里德曼迈克尔·弗里德曼(英语:Michael Freedman,1951年4月21日-),美国数学家,主攻庞加莱猜想。他是1986年的菲尔兹奖得主,目前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微软研究院和数学系。他
  • 绿闪光绿闪光和绿光是在日没之后和日出之前,出现的短暂光学现象,在太阳的上缘或是日没点的上方,可以看见绿光或绿色的光斑,通常只能维持1至2秒。绿闪光是一种真实的现象,有许多不同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