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王国历史

✍ dations ◷ 2025-08-29 04:30:56 #联合王国历史
联合王国(英语:United Kingdom,缩写:UK,全名: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其发展以英格兰王国为核心,逐次并入威尔士公国、苏格兰王国和爱尔兰王国。目前联合王国的领土包含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1535年,英格兰王国以《联合法案公章》合并威尔士公国,再以《1707年联合法案》合并苏格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再以《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爱尔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今为爱尔兰共和国)脱离联合王国,但北爱尔兰留下。1927年,英国国名正式改为今日的名称(爱尔兰字样改为北爱尔兰)。中世纪时候,威尔士由许多地方公国分别统治,几乎没统一过。当英格兰受到诺曼人侵入时,威尔士人也南进接邻英格兰的边界地区,在当地和威尔士东部建立一些贵族统治。威尔士北部和西部则逐渐统一在罗埃林大王等人之下。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两年后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1301年2月7日,他为了平息当地威尔士人,册封其出生于威尔士的儿子为威尔士亲王(后来继任为爱德华二世)。此一将威尔士亲王头衔封给英国君主长子的传统,至今持续实行。英王室直接统治这块地区,故称之威尔士公国(1284年—1536年)。该公国之外的威尔士东部和南部地区,仍然不受英王管辖。1535年,《联合法案》完成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统一,划分后者为13个郡,并规定英格兰法律通行全威尔士,英文为其官方语言。大部分威尔士人因此无法担任政府公职,但可以派代表参与英国国会。苏格兰原是独立王国,不受南方邻居英格兰统治。苏格兰气候较恶劣,相对贫穷。苏格兰和法国的“老同盟”关系,向来使英格兰相当紧张,企图离间苏格兰和天主教法国。苏格兰宗教改革派利用此一天主教新旧教派的矛盾,迫使旧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于1567年退位,逃亡至英格兰,最终于1587年2月8日被当时的英王伊丽莎白一世处死。詹姆士六世幼年继位,由新教的大臣摄政至1583年。1603年,苏格兰詹姆士六世继承伊丽莎白一世,成为英格兰王詹姆士一世,开始斯图亚特王朝,但两王国分立且各有议会。往后100余年中,双方在宗教和政治的差异仍大,时有对立竞争冲突,共通的王室也无法阻止。1625年,查理一世继位。他以君权神授说扩大王权,与议会气氛紧张,进而发生战争。这场英国内战从1642年开始,至1649年以国王被处死为结束,国家进入英格兰联邦时期(1649年-1653年),克伦威尔成为护国公。新政权未得到广泛支持。克伦威尔死后,其子理查·克伦威尔受到军官和人民逼迫,重新召开父亲解散的议会。1659年,议会宣布君主制复辟。1660年,查理二世登基。1702年,安妮女王继位,希望更紧密结合苏格兰。1706年,她公布联合法案草案,认真协商合并。但苏格兰内部激烈辩论,某些地区还相当排斥。反对者认为草案缺少利益方面的协议,必然会失败。苏格兰议会最后决议接受,主因是它已接近破产。安妮女王批准《1707年联合法案》,废止双方王国和议会,取代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和“大不列颠议会”,自己是首位大不列颠君王。议会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有45名苏格兰议员。两地从此可以自由贸易,但原有的制度习俗依然维持、法律仍旧分开、货币各自发行、苏格兰教会与英格兰教会也同时保留。该法案并计划改名两地为“北不列颠”、“南不列颠”,但由于无人使用而很快取消。2012年10月15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和苏格兰首席部长萨蒙德签订协议,苏格兰在2014年秋季就是否独立进行全民公投。2014年9月18日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最终投票结果是55%反对独立,45%支持独立,苏格兰继续留在英国。英格兰王亨利二世展开对爱尔兰的征服,起因是诺曼人在爱尔兰取得根据地。他们并非英格兰人,也不听从英格兰王命令。诺曼人理查·费兹吉伯特·克雷(Richard fitzGilbert de Clare,‘Strongbow’)是威尔士男爵,外号“强弓手”。他协助一位被驱逐的爱尔兰国王迪阿尔木德·麦克姆洛(Diarmuid MacMorrough)夺回其兰斯特王国。1170年,他占领都柏林。亨利二世担心“强弓手”势力太大,就在1171年领军攻打爱尔兰,征服都柏林和附近地区,建成“爱尔兰领地”,交由其四子约翰统治。1199年,约翰继承其兄理查一世死后的王位,称号不变。他在都柏林设立议会,但只对“佩尔”地区有律法权,自己掌控的地区也相当窄小。爱尔兰领地从此由英王直接统治。1541年,爱尔兰议会决议建成爱尔兰王国(1541年—1800年),以亨利八世为统治者。但亨利八世想得到超越议会的权力,所以拒绝这头衔,隔年再自称为爱尔兰国王。两边的王位从此结合,类似1603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情形。16世纪另一现象是英格兰大力开发殖民地,其影响力遂更加深入爱尔兰。双方终于在1800年合并,但爱尔兰自由邦于1922年独立,北爱尔兰则留下。19世纪中期以后,“联合王国”由于势力衰退和民族主义兴盛(尤其印度和埃及),逐渐放松对殖民地的控制。1867年-1910年间,联合王国给予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自治领”的地位,相互仍有紧密关系。1920年代,英国开始考虑让殖民地自主。1931年,《威斯敏斯特教堂法令》通过,英联邦正式成立,前三者成为创始会员国,大英帝国正式瓦解。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其余殖民地纷纷跟随,几乎都成功独立,并成为英联邦的会员国。仍有13个殖民地,包括百慕大、直布罗陀,福克兰群岛,选择不独立而成为英国海外领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工党迅速崛起,在历次大选均取得佳绩,于1945-1951年,1964-1970年及1974-1979年长期执政。期间工党政府推动大力为公用事业和主要工业国有化,并设立国民保健署,推动免费医疗及教育,使英国逐渐走上福利国家的道路。保守党最初反对这种方针,但不久以后却又受到所有政党支持,并为历届政府所沿袭,因此产生所谓的“战后共识”。“战后共识”的时代一直至撒切尔夫人在1970年代成为保守党党魁才走上终结。1979年英国大选,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开始推动部分企业私有化,为了使英国经济恢复活力,摆脱“英国病”的困扰,她抛弃二战之后的所谓“共识政治”与凯恩斯主义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大多数国营事业私有化,劳动力市场也变得更具弹性,在财政上采用货币主义政策,英国经济最终走出长期“滞胀”的局面。自1981年以后,其年实际增长率达3%以上,在当时是仅次于日本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文化领域,撒切尔夫人则致力于抨击福利制度所衍生的“不劳而获”思想,颂扬传统的中产阶级道德,鼓吹通过努力工作以创造财富,而非追求财富的再分配。然而撒切尔夫人的政策也使得英国社会出现分裂,尤其是财政紧缩与产业转型,对于英国的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大批工人失业。1997年英国大选,英国工党成为执政党,结束保守党18年的执政,取得执政权。其领袖托尼·布莱尔成为新任首相,他是英国185年来最年轻的首相。连任三届后,2007年5月11日,执政十年的布莱尔在其选区宣布辞任首相,并推荐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接任,6月27日,布朗正式就任首相。2010年英国大选,选举结果,出现自1974年2月以来首个悬峙国会,最后保守党与自民党达成协议,组建65年首个和平时期的联合政府。保守党党魁大卫·卡梅伦出任首相,自民党党魁尼克·克莱格出任副首相。卡梅伦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比布莱尔当选时更年轻5个月。2013年2月5日,英国议会举行投票以压倒优势通过同性恋合法化法案。英国首相卡梅伦带头支持的这项法案,一直受到执政保守党党内部分议员的强烈反对。在下院举行的首次投票中,这项法案以400票支持,175票反对获得通过。绝大多数支持票来自左翼的工党和自民党议员,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中,有约一半议员投了反对票或者弃权票。有议员更批评卡梅伦为讨民心,不惜牺牲保守党核心价值,恐令卡梅伦党魁地位再受动摇。2013年5月21日,英国下议院以366票支持,161票反对三读通过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承认同性婚姻。有关法案使保守党内部出现严重分歧。联合政府另一政党自民党和在野工党领袖均表示支持法案。法案下一步将移交上议院辩论,首相卡梅伦希望能尽快为同性婚姻立法。卡梅伦决意推动法案,但面对党内的反对。反对法案的包括保守党高官威尔士大臣戴维·琼斯和环境大臣奥文·佩特森,还有10名初级官员,倒戈的保守党员共133人。爱尔兰共和国 · 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格兰 · 北爱尔兰 · 苏格兰 · 威尔士)海峡群岛 · 大不列颠岛 · 赫布里底群岛 (内 · 外) · 爱尔兰岛 · 曼岛 · 锡利群岛 · 北方群岛 (奥克尼群岛 · 设得兰群岛)塞文河 · 泰晤士河 · 大乌兹河 · 泰河不列颠群岛 · 爱尔兰 · 联合王国 (英格兰 · 北爱尔兰 · 苏格兰 · 威尔士)爱尔兰自由邦 · 英格兰王国 (威尔士公国) · 大不列颠王国 · 爱尔兰王国 · 苏格兰王国 · 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日耳曼语族:英语 · 苏格兰语凯尔特语族:爱尔兰语 · 苏格兰盖尔语 · 曼岛语 · 威尔士语 · 康瓦尔语 罗曼语族:奥尔德尼语 · 法语 · 根西法语 · 泽西语 · 萨克法语 其  他:英国手语 · 爱尔兰手语 · 北爱尔兰手语 · 雪尔塔语不列颠人 · 康沃尔人 · 英格兰人 · 英国吉卜赛人 · 爱尔兰人 · 爱尔兰移民 · 曼岛人 · 苏格兰人 · 阿尔斯特-苏格兰人 · 威尔士人

相关

  • 磺胺噻唑磺胺噻唑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thiazole”。该药物已存在不良反应更小的替代品,目前主要用于与磺胺醋酰和磺胺苯甲酰胺(英语:sulfabenzamide)联用以治疗阴道感染或
  • 心理疾病列表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对现有精神疾病进行分类,其包括四百种疾病。另外,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也被广
  • 切割蛋白酶解或蛋白水解(英语:Proteolysis)是指蛋白质降解为较小的多肽或氨基酸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被水解的都是肽键,且在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因此常用蛋白酶解。但也可能发生分子内
  • 集合集合(英语:Set,或简称集)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在最原始的集合论─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事物(“
  • 抽滤管抽滤管是实验室中常进行减压过滤、减压蒸馏以提供真空环境的重要角色。它是利用伯努力效应以高速的水流同过一在侧管装置了阀门的三向管所组合而成,以此方法产生工作环境所需
  • NADH脱氢酶NADH脱氢酶(英语:NADH dehydrogenase,又称为NADH脱氢酶复合物、NADH:辅酶Q还原酶或复合体Ⅰ,EC 1.6.5.3)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催化电子从NADH传递给辅酶Q的酶。此酶是线粒体中氧
  • β衰变β衰变,或称贝塔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β粒子)和反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1896年,亨利·贝克勒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和约瑟夫·汤姆孙通过在磁场
  • 佩鲁贾佩鲁贾(Perugia 意大利语发音: 聆听;拉丁语:Perusia)是意大利翁布里亚佩鲁贾省的首府,也一座是富有文明遗迹的“前罗马时代”都市。纪元前4世纪初,罗马人征服伊特鲁斯坎古城邦,占领
  • 亚基蛋白质亚基(又称:蛋白质次单元,英语:Protein subunit)、蛋白亚基或亚基蛋白在结构生物学中是指参与组成蛋白质复合物(寡聚体或多聚体)的单个蛋白质分子。一个蛋白质亚基就是一条多
  • 奎师那河克里希纳河(Krishna River,马拉提语:कृष्णा नदी,卡纳达语:ಕೃಷ್ಣಾ ನದಿ,泰卢固语:కృష్ణా నది)是印度中南部最长的河流之一,河道全长1,400公里。克里希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