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 dations ◷ 2025-08-27 15:45:01 #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1月估计国家领袖立国历史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阿拉伯语: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صحراو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al-Jumhūrīyah al-'Arabīyah aṣ-Ṣaḥrāwīyah ad-Dīmuqrāṭīyah;西班牙语:República Árabe Saharaui Democrática) 通称西撒哈拉,是一个位于北非西撒哈拉地区的阿拉伯国家。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声称拥有整个西撒哈拉地区的主权,但目前只能控制有关领土的1/3,其余领土被摩洛哥王国所控制和划分为摩洛哥的“盖勒敏-塞马拉大区、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亚-阿姆拉大区、达赫拉-黄金谷地大区”。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西撒哈拉地区。15世纪中叶,葡萄牙人入侵此地。19世纪,西班牙人也开始入侵西撒哈拉,于1886年将之划为西班牙保护国。1958年,西撒哈拉被改设为撒哈拉省,隶属于西属西非洲。然而,西班牙在该地区的殖民统治遭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以及毛里塔尼亚等三国的反对。1973年5月,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简称“波利萨里奥阵线”或“西撒人阵”)宣布成立,同时决定通过武装斗争争取西撒哈拉独立。1975年11月,摩洛哥组织绿色进军,35万名志愿者开进西撒哈拉。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毛里塔尼亚三国签订《马德里协议》,规定西班牙必须最迟于1976年2月26日撤离西撒哈拉。1976年2月,西班牙履行协议,开始陆续地将其军队全数撤出西撒哈拉。随即摩洛哥便与毛里塔尼亚签订了瓜分西撒哈拉的协定:摩占领北部17万平方公里、毛占领南部9万平方公里,但此举遭到了西撒哈拉波利萨里奥阵线的强烈反对和阿尔及利亚的强烈谴责。1976年2月26日,西班牙军队全部撤出西属撒哈拉。1976年2月27日,波利萨里奥阵线在西撒哈拉的比尔莱赫卢宣布成立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而其政府后来则临时设立于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南部的撒哈拉难民营内,但是法律规定撒哈拉阿拉伯民主共和国的首都仍为西属撒哈拉时期的首府阿尤恩。此后,波利萨里奥阵线和摩洛哥的武装冲突不断发生。1979年8月,由于无法抵御波利萨里奥阵线游击队的进攻,毛里塔尼亚放弃对西撒哈拉的领土要求,主动退出西撒战争,而摩洛哥则趁机占领了原来的毛占区,并不断向西撒腹地推进。1984年,波利萨里奥阵线领导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加入非洲团结组织,而摩洛哥则为此退出该组织。1987年,摩洛哥几乎控制了西撒哈拉的大部分领土。与此同时,摩洛哥逐渐在西撒建立起6道总长达2,720公里的防御墙,并派遣军队驻守和设立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1991年,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同意了联合国的停火解决计划。相关的公民投票原定于1992年举行,但随后很快陷入了停顿状态。1997年,双方达成休士顿协议,预定在1998年举行公民投票,但在摩洛哥反悔之下未实现。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希望以此重启西撒哈拉问题和谈进程,但遭到了波利萨里奥阵线的坚决反对。波利萨里奥阵线声称摩洛哥当局在其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侵犯当地居民人权,并谴责摩洛哥官方的阿拉伯马格里布通讯社蓄意丑化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国际形象。2009年4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大会第1871号决议,将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任期从即日起延长1年。决议说,安理会欢迎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同意举行小型的非正式会谈,为第五轮谈判作准备。2010年2月10日至11日,西撒哈拉问题有关各方已同意在美国纽约州威斯特彻斯特郡举行非正式谈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西撒哈拉问题特使克里斯托弗·罗斯主持了此次谈判,西撒哈拉地区冲突方——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波利萨里奥阵线),以及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的代表出席。同年11月,西撒哈拉问题第三次非正式会谈在纽约长岛举行。与会各方进行了“广泛、坦诚”的会谈,但并未取得实质进展。12月16日至18日,西撒哈拉问题第四次非正式会谈在纽约长岛格林特里举行。谈判结束后发表的公报说,西撒拉问题冲突双方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拒绝将对方提议作为未来谈判的唯一基础。2011年1月21日至23日,西撒哈拉问题第五次非正式会谈在美国纽约州长岛举行。会谈结束后发表的公报称,西撒哈拉问题冲突双方摩洛哥和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分歧严重,仍拒绝将对方提议作为未来谈判的唯一基础,西撒哈拉问题的解决依旧毫无进展。同年,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将临时首都由比尔莱赫卢迁至提法里提。总统为国家元首,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实行总统制,总统任命总理为政府首脑。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实行一党制,由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长期执政。此外,政府结构包括一个部长会议(由总理领导的内阁,总理担任部长会议主席)、一个独立的司法机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和一个立法机关:撒哈拉全国委员会。撒哈拉全国委员会共有101个议员席次,目前成员完全来自执政党波利萨里奥阵线。目前撒哈拉全国委员会设立于临近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的提法里提。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政府目前的行政中心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廷杜夫省的撒哈拉难民营内。其总部位于廷杜夫省南部。另外,有些政府官员派驻于西撒哈拉领土东部和其他几个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所控制的“自由地区”内部城镇。虽然政府实际管理区域包含其控制下的西撒哈拉部分领土及位于阿尔及利亚廷杜夫省的撒哈拉难民营,但其所宣称的领土范围并不包括后者。目前有几个外援机构持续派员在难民营服务,包括联合国难民署。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至今仍未能加入联合国,但是现时已获部分国家正式承认,同时为非洲联盟的成员国,部分国家已于该国设立大使馆,目前世界上已有43个联合国成员国予以承认,其中37国与其保持外交关系(2019年3月)。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南奥塞梯共和国也承认了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独立国家地位。纬度位置:20°46′N—27°40′,按照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三分之一位于热带,三分之二位于北温带。位于北半球。北部边界恰好为北纬27°40′纬线。经度位置:17°06′W—8°40′W,东部边界恰好为西经12°和8°40′W。从东西半球角度看,位于西半球,规定为0时区(格林尼治时间)。海陆位置:北靠非洲大陆、面临大西洋。东北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相邻;南部与毛里塔尼亚相邻;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西撒哈拉占是典型的风沙地貌,全境除少数绿洲以外,几乎全是沙漠。西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海拔在200米以下;东部地区地势较高,海拔约450 米。东北省海拔800米为全区最高地区。高原上有深谷,以萨吉耶哈拉干河谷最大。全境无一条常年性河流。属热带沙漠气候,年降雨量100毫米以下,有的地区经常20年无雨。日温差大,内地昼夜气温变化幅度为11℃~14℃。缺雨、干旱、闷热是西撒哈拉气候的特点。即位是沿大西洋边上的阿尤恩、达赫拉等地的年降雨量也只有40毫米左右。共有三大区:当地总人口统计为638,760人(2004年),其中大多数人自摩洛哥迁入,而原住民仍然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

相关

  • 粘膜黏膜是生物体(口腔、器官、胃、肠、尿道等器官里面)中由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其结缔组织部分被称为固有层,其上皮组织部分被称为上皮,内有血管和神经,能分泌黏液。
  • AAT艺术与建筑索引典(英语: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AAT)是一个用来描述关于艺术、建筑和物质文化项目的受控词表。AAT收录各种通用术语,如“大教堂”,但不收录专有名词,如“圣母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核黄素缺乏症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维他命B2,维生素G。分子式C17H20N4O6。它是人体必需的13种维生素之一,作为维生素B族的成员之一,微溶于水,可溶于氯化钠溶液,易溶于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879年英
  • 脑死脑死(或称脑死亡,英语:Brain death),作为死亡判定的准则之一,通常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部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近年以来,脑死已经成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人若停止
  • 疟蚊见内文疟蚊属(学名:Anopheles),别称按蚊或马拉利亚蚊,是蚊科(Culicidae)下的一属,成虫的特征是翅膀大多数有斑,停留时身体与停留面保持一角度。其中有30—40种是疟原虫属生物的寄主,会
  • 职业危害职业灾害是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危害造成工作者疾病、伤害、失能或死亡,依其灾害性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包括化学危害(英语:chemical hazard)、生物性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英语:psy
  • SSTAR小型、密封、便携式自控反应堆(英语:Small, Sealed, Transportable, Autonomous Reactor,缩写:SSTAR)是一种已提出的由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为主体设计及研发的一款设计
  • LSD麦角酸二乙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德文 Lyserg-Säure-Diäthylamid),常简称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它由麦角酸中合成,对氧气、紫外线与氯十分敏感(尤其是当LS
  • 贝克每松贝克每松(Beclometasone dipropionate),是一种类固醇类药物,为一种糖皮质素,常见商品名为Qvar。 此药物作为吸入器的药粉、乳霜、药片以及鼻喷剂。 吸入器药粉常用于治疗长期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