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

✍ dations ◷ 2025-05-15 13:43:02 #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语: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aṣ-Ṣaḥrāʾ al-Kubrā ,“大沙漠”)是世界最热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总面积超过9,400,000平方千米(3,600,000平方英里),与美国国土面积相当。撒哈拉沙漠东至红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边界则为萨赫勒,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区。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达180米(590英尺)。“撒哈拉”为阿拉伯语中“沙漠”(صحارى‎ ṣaḥārā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一词的复数形式。撒哈拉沙漠西至大西洋沿岸,北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东抵红海,南达苏丹地区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可以分西撒哈拉、中部的阿哈加尔高原、提贝斯提高原和艾尔高原、以及最为干旱的泰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其最高点在库西山,位于乍得北部的提贝斯提高原,海拔3,415米(11,204英尺)。撒哈拉沙漠是非洲大陆最大的荒漠,南部界限为半干旱热带稀树草原,称“萨赫勒”;萨赫勒南部为南苏丹和刚果河盆地。萨赫勒沙漠大部分为岩漠,沙漠(被沙丘覆盖的大片地带)只占一小部分。数千年前人类便生活在萨赫勒沙漠的边缘。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沙漠比今日要湿润许多。超过30,000幅岩刻在此被发现,其中近一半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的阿杰尔高原,描绘了河流中的动物,例如鳄鱼等。此外还发现了包括非洲猎龙、约巴龙和豪勇龙在内的恐龙化石。在公元前1600年之后,地球轴心的转移导致气温上升和降雨减少,撒哈拉由此发展至今日模样,无大面积的植被地带,除了尼罗河河谷、小部分的绿洲以及北部高地的地中海植被。撒哈拉地区的主要族裔群体为柏柏尔人,其中包括图瓦雷克人部落,诸多阿拉伯化的柏柏尔群体例如摩尔人(撒哈威人)、图布人(英语:Toubou people)、努比亚人、札加瓦人、卡努里人(英语:Kanuri people)、豪萨人、桑海人和富拉尼人。撒哈拉地区的重要城市包括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阿尔及利亚的塔曼拉塞特、瓦尔格拉、贝沙尔、哈西迈萨乌德、盖尔达耶和瓦德;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以及乍得的法亚-拉若。撒哈拉沙漠包括了阿尔及利亚、查德、埃及、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尼日、西撒哈拉、苏丹、突尼斯的大部分。撒哈拉沙漠是非洲的African massive中,三大地形分区(英语:physiographic provinces)中的一个。撒哈拉沙漠的地貌主要是因风成过程而形成,偶尔也有下雨,地貌也包括沙丘、沙丘源、沙质荒漠、岩漠、冰水平原、干谷及盐盘,较特殊的地貌有毛里塔尼亚的理查特结构。在撒哈拉沙漠有一些山岭、高原及火山,包括埃尔山脉、阿哈加尔高原、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提贝斯提高原、阿德拉尔山脉及红海丘陵。撒哈拉沙漠的最高峰是位在北查德提贝斯提高原内的库西山。大部分撒哈拉沙漠的河流都是季节性或间歇性,尼罗河是少数的例外,从中非洲横跨沙漠一直流到地中海。地下的含水层有时会接近地面,形成绿洲,像拜哈里耶绿洲(英语:Bahariya Oasis)、盖尔达耶、提米蒙、库夫拉及锡瓦绿洲。撒哈拉沙漠的中间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物。沙漠的北边及南边有高地,有零散的草地及漠境灌木(英语:desert shrub),在干谷中湿气比较集中,会有树木或较高大的漠境灌木。撒哈拉沙漠的北边是地中海旁的埃及及利比亚,但在利比亚的昔兰尼加及马格里布是北非洲的地中海气候区,特征是冬季容易下雨。依照植物学家法兰克·怀特(英语:Frank White)和地理学家Robert Capot-Rey的植物准则,撒哈拉沙漠的北界对应海枣种植的北界以及细茎针草(英语:esparto)的南界,撒哈拉沙漠的北界也对应年降雨量100mm的等雨线。依据撒哈拉沙漠里的岩画内容,可划分它们为几个时期:史前时期在始新世的前后。撒哈拉当时并未很干燥,而是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这阶段没有发现人类活动迹象,因此取名史前,并非当时有岩画图像。约从3万5千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其岩画主要在阿尔及利亚东南部、乍得和利比亚。它们约画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之间,使用目前已在当地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这些动物包括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画中人物经常戴着圆型盔帽,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并投掷棍棒击打猎物,但未见标枪。约从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经发现陶器和新石器时代经过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头,及一些打猎用的弓箭。放牧的动物是从亚洲引进。后期并发现一些能聚集较多人和牲畜的村落遗迹。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这时期有迹象已引进了马、骆驼和奶牛,并从事大规模农业。从腓尼基人学会使用和锻造铁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后。腓尼基人其时在当地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国联盟。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已变成同于目前的大沙漠,是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在其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尼罗河谷是例外,基于水源充分,这里植物生长繁茂,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虽然尼罗河仍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构成商业贸易障碍,但埃及设法将铁器技术,和帝王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及更偏南的地方。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逐渐对此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于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人则于大西洋沿岸的沙漠西部开发,但由于大西洋风浪险恶,当地市场也不足,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未超过现在摩洛哥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北部和东部边缘,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们因此常受到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袭击。骆驼是入侵此地的阿拉伯人引进,造成了撒哈拉沙漠历史上的最大变化。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富裕强大。沙漠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这情况持续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夺几内亚的资源,随后别的欧洲国家接续跟进,撒哈拉就很快失去了商业价值。撒哈拉沙漠受到当时殖民者忽视,现代却发现很多矿藏具有价值,如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变体,从大西洋一直到红海。柏柏尔人分布在西埃及到摩洛哥之间的地带,包括西撒哈拉的图瓦雷克人。贝贾人住在埃及东南的红海丘陵及东苏丹。坐标:23°N 13°E / 23°N 13°E / 23; 13

相关

  •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英语:Amantadine,常用名金刚胺)是美国FDA所批准的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药。金刚乙胺与金刚烷胺有着相似的结构和性质。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100%的季节性H3N
  • 航空医学航空医学(英语:Aviation medicine)亦称为飞航医学或航太医学,是一门预防医学和职业医学,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或患者是飞行员,机组人员及宇宙飞行员(太空人)。该医学分科目的是治疗或预
  • 水杨酸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心肌心肌是由心肌细胞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心肌细胞分布不单在心壁上,临心大血管上也有心肌的分布。心肌也是横纹肌。相比起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有其自身的特点: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语: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
  • 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咽喉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线虫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线虫的物种很不容易区分,有相关描述的已超过二万五千种,其中超过一半是
  • 维他命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
  • 定量构效关系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