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可待因
✍ dations ◷ 2025-04-03 16:40:13 #可待因
可待因(Codeine),化学式为C18H21NO3,是一种鸦片类药物(opioid),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它的硫酸盐或磷酸盐常用于药品中。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鸦片中的生物碱,含量约占0.7-2.5%。它可从鸦片中提取,也可用化学方法自吗啡制造。作为药物,用于可待因在市场上有时会与扑热息痛(paracetamol,美国称acetaminophen)混合成co-codamol(在北美常见的商品名为“Tylenol 3”),与阿司匹灵混合成co-codaprin,或是与异丁苯丙酸(布洛芬)混合,这些混和药剂提供比其它药剂更好的止痛效果。可待因是联合国于1961年的《麻醉品单一公约》下的列表II的成瘾性较低的麻醉药物,在世界各地受到严格管制。但有很多国家或地区容许民众不需医生处方而购买若干含可待因的药品,例如咳嗽药水,但那些药品的可待因含量较低,而每次售卖的数量亦通常有限制,甚至卖方需要登记购买者的个人资料。但由于这些药品很容易从中提炼出高浓度的可待因,成为加工成毒品的原料之一,故仍有不少国家明令禁止民众携带此类药品入境,例如:泰国。可待因进入人体后,约有10%的吸收分量在体内经代谢作用转化成吗啡。由于不是所有进入体内的可待因能转成吗啡,所以可待因的药效较吗啡弱,其成瘾性亦较吗啡少。口服,每日服3至4次。成人及12岁以上,每次15至30毫克;5至12岁,每次7.5至15毫克;1至5岁,每次3毫克。不过12岁以下儿童通常不建议服用可待因。1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服用可待因。常见之不良反应有:瘙痒、恶心、呕吐、昏睡、口干、瞳孔缩小、姿态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小便不畅、便秘。长期使用时,身体可对可待因产生耐药性,令药效减弱,并有可能产生依赖性。与其它鸦片类药物一样,可待因的其中一个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压抑呼吸,通常与服用过量有关,可引致死亡。由于含可待因的药品比较容易得到,它们常被滥用,通常服食过量以感受兴奋反应,但滥用对身体的害处甚多,包括上瘾、上文所列的副作用等,服用过量可令人产生幻觉,令吸食者神志不清,甚至死亡。中国沈阳曾发生过为购买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而抢劫的事件,抢劫者服用此止咳药水已有十年,因购买这一药水而花光积蓄,从而实施抢劫。由于含可待因的咳药水多数含有大量糖分,滥用者有较大机会产生蛀牙。
相关
- 抗生素抗细菌药(英语:antibacterial)也称为“抗细菌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药物。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抗细菌药也可简称为“抗菌药”,包括抗生素(英语:antibiotic) 由微
- 周质空间周质空间(periplasmic space),又称为周质(periplasm)或壁膜间隙,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膜与外膜(Outer membrane)之间的间隔区域。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一般指其外膜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空
- 性别比性别比(英语:Sex ratio),在生物学中又称性比,是指族群中雄性(男性)对雌性(女性)的比率。在人类中,出生男女的性别比大约为105:100。性别比有以下几个种类:人类可能会无意间影响其他生物
- 半抗原半抗原(hapten)是指本身分子量过小,无法刺激免疫反应,必须和载体(carrier)结合才能刺激发生免疫反应。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
- 日本酒日本酒(日语:日本酒/にほんしゅ Nihon syu),指日本传统的酒精饮料,一般用来特指日本最具代表性的酒类,清酒。主要以米为原料,以日本传统制法制成,属于酿造酒。以日本特有制法制成的
- 高基氏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脑脊髓液脑脊液或脑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是充满在脑部内颅骨与大脑皮质之间的蛛网膜下腔的透明体液,准确的来说是位于脑膜的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它是一种含有微神经胶细胞的纯
- 武装力量合众国武装力量(英语:United States Armed Forces),中文通称美军,是美国的联邦武装部队,为目前世界整体军事实力最强的军队,其规模和装备均位于世界第一。美军分为六大军种,即陆军、
- 心指数心指数 (英语:cardiac index,简称CI)是血流动力学(英语:haemodynamic)中涉及参数的以体表面积(BSA)所计算的每分钟左心室心输出量(英语:cardiac output)(CO),从而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心泵
- 景天庚酮糖景天庚酮糖(英语:Sedoheptulose),即D-阿卓-2-庚酮糖(英语:D-altro-2-heptulo-se),是由七个碳原子构成的酮糖。存在于几乎所有景天科植物中。其衍生物是单糖降解代谢的中间物。果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