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特尔主教座堂
✍ dations ◷ 2025-04-25 03:27:06 #沙特尔主教座堂
沙特尔圣母主教座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Chartres,又译夏特主教座堂、夏尔特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70公里处的沙特尔市。据传圣母玛利亚曾在此显灵,并保存了玛利亚曾穿着的圣衣,沙特尔因此成为西欧重要的天主教圣母朝圣地之一。1979年10月26日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届会议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沙特尔主教座堂最初以巴西利卡式兴建,公元8世纪到12世纪,沙特尔教堂数次遭火灾。1020年9月7日的大火后,在福尔贝(Fulbert)主教的领导下,有木屋顶的仿罗马式主教座堂在原址重建,取代原有的巴西利卡式建筑。1194年6月10日的晚上,一场大火摧残了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大部分,但一位神职人员从废墟中找到了查理大帝取自君士坦丁堡送给沙特尔主教座堂的圣母玛利亚在耶稣降生时所穿的衣服,激起了大家重建的信心与热情。1220年,新的主体建筑便已完工。1594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此登基加冕。沙特尔主教座堂高114.6米(西端南塔较早建成,高约105米),面积5940平方米,西正门宽47.5米,最大玫瑰窗直径13.4米。是第一座完全成熟的哥特式主教座堂,法国哥特式建筑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其建筑结构及平面配置成了以后各主教座堂模仿的蓝本。西面大门有三个拱门,正面门楣上因有着耶稣基督的石雕,故以“王者之门”(Portal Royal)著称,是早期哥特式石雕艺术的经典。北面大门上雕有圣母和旧约圣经中的人物,而南面翼殿大门的浮雕则描述了基督的一生。因此沙特尔主教座堂被称为“石雕圣经教堂”。另外拱门上有三个高窗,这象征着天主教“三位一体”的理念。玫瑰窗是圣母玛丽亚的传统象征。其上方十二道细密的联拱,以及玫瑰窗里十二个小圆形与松子形镂空装饰,都是象征耶稣的十二门徒。西面的两座尖塔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为南塔于1145年至1170年建成,是晚期罗曼式建筑向哥特式建筑过渡的风格,较为朴素;而北面的一座建成于1507年,有更多的雕刻,并更纤细,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教堂内共有170多扇花窗玻璃,当中完整保存了100多扇12世纪—13世纪的花窗玻璃,这此彩色玻璃窗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绘画了4000多个拜占庭风格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其中部分北翼的玫瑰窗是路易九世的母亲布朗卡皇后所捐助的。许多画家曾将大教堂表现在他们的作品里:80: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法语:Baie du mont Saint-Michel) ·
81:沙特尔主教座堂 ·
83:凡尔赛的宫殿和园林 ·
84:韦兹莱教堂和山丘 ·
85:韦泽尔峡谷的史前遗迹和装饰洞穴群 ·
160: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 ·
162:亚眠主教座堂 ·
163:奥朗日的古罗马剧场及其周边和凯旋门 ·
164:阿尔勒的古罗马和罗马式古迹 ·
165:丰特莱的熙笃会隐修院 ·
203:从萨兰莱班的大制盐厂(法语:Salines de Salins-les-Bains)到阿尔克和瑟南的皇家盐场,敞锅盐的制造 ·
228:亚维农历史中心:教皇宫、主教座堂集合和亚维农桥 ·
229:南锡的斯坦尼斯拉斯广场、卡里埃尔广场和阿利扬斯广场 ·
230:圣塞文-梭尔-加尔坦佩隐修院教堂 ·
344:加尔桥(古罗马输水道) ·
345:卡尔卡松历史城墙要塞 ·
495:斯特拉斯堡:大岛和新城 ·
600:巴黎塞纳河畔(法语:Rives de la Seine à Paris) ·
601:兰斯的圣母主教座堂,原圣勒弥爵隐修院和塔乌宫 ·
635:布尔日主教座堂 ·
770:米迪运河 ·
868:法国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之路(共78处) ·
872:里昂历史遗迹 ·
873:普罗万,中世纪集镇 ·
932:圣艾米伦区(法语:Juridiction_de_Saint-Émilion) ·
933:叙利至沙洛纳间的卢瓦尔河谷 ·
943A: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法国境内有23处,合共56处) ·
1153:喀斯和塞文的地中海农牧业文化景观(法语:Les Causses et les Cévennes) ·
1181:奥古斯特·佩雷所重建之城:勒阿弗尔 ·
1256:波尔多月亮港 ·
1283:沃邦的防卫工事 ·
1337:阿尔比主教城 ·
1360:北部-加来海峡的采矿盆地(法语:Bassin minier du Nord-Pas-de-Calais)(共108处) ·
1363B:阿尔卑斯地区史前湖岸木椿建筑(法国境内有11处,合共111处)
1529:塔普塔普阿泰 ·258:波尔托湾:皮亚纳的窄峡湾(法语:Calanques de Piana)、基罗拉塔湾(法语:Golfe de Girolata)、斯康多拉保护区 ·
1115:新喀里多尼亚潟湖:礁石多样性和相关生能系统(法语:Lagons de Nouvelle-Calédonie)(共6处) ·
1317:留尼汪岛的岩钉、冰斗和峭壁(法语:Pitons, cirques et remparts de l'île de La Réunion)773C:比利牛斯-佩尔迪多山
相关
- 权利法案美国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的统称。这些修正案的提出是为了缓解那些反对批准宪法的反联邦党人(英语:Anti-Federalists)的担忧,其中保障了多项个人自由,限制了政府的司法
-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简称国政基金会)是一个中华民国台湾智库,原为1993年连战担任行政院院长时以个人名义成立之私人智囊机构,后于2000年7月29日扩大为中国国民党的智库:
- 血细胞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
- 东洋界东洋界,又名极东区:60或印度马来亚区(Indomalayan realm),是涵盖南亚与东南亚的生物地理分区。 东洋界以前大都由森林覆盖,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湿润阔叶林。东洋界的热带雨林的树
- 沟通沟通本义指开沟使两水相通,动词。现泛指人和人思想的交流。“沟通”作名词时英文是communication;作动词时,英文是communicate。沟通的过程主要是信息发送者把思想内的信息内容
- 素食素食主义(英语:vegetarianism),又称蔬食主义,素食,蔬食(英语:plant-based food)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主张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也就是肉类,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
- Homo sapiens智人(学名:Homo sapiens,意为“现代的、有智慧的人类”),生物学上归类为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的物种,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按人类发展阶段,早期智人又可称古
- 促皮质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英语: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或简称促皮质素(corticotropin)——是一种多肽激素,生产并分泌于脑垂体,是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ypothalamic
- 磷酸丙糖异构酶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通常简称为TPI或TIM)是一种酶,能够催化二羟丙酮磷酸和D型甘油醛-3-磷酸,这两种丙糖磷酸异构体之间的可逆转换。磷酸丙糖异构酶在糖酵
- 结合接合(英文:Conjugation,又译结合),又称为接合作用、细菌接合,是发生于原生动物间的现象,指的是两个细菌之间发生的一种遗传物质交换现象,属于细菌有性生殖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接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