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80386

✍ dations ◷ 2025-07-21 19:48:44 #Intel x86处理器

Intel 80386,是英特尔(Intel)公司的一款x86系列CPU,最初发布于1985年10月17日。

80386处理器被广泛应用在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的IBM PC兼容机中。这些PC被称为“80386电脑”或“386电脑”,有时也简称“80386”或“(i)386”。

80386的广泛应用,将PC从16位时代带入了32位时代。80386的强大运算能力也使PC机的应用领域得到极多扩展,商业办公、科学计算、工程设计、多媒体处理等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CPU的快速演进,在1990年代后期使用80386的个人电脑已相当罕见,但因可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工业电脑及航天等用途,英特尔公司仍持续生产此CPU产品,直到2007年才停产。

80386的重要特点是:

由于这些设计,80386的运算速度达到了前代产品80286的数倍。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存储器,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

80386有三种工作模式: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实模式为DOS系统的常用模式,直接内存访问空间被限制在1M字节;保护模式下80386-DX可以直接访问4G字节的内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虚拟86模式可以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加强多任务处理能力。 

初期推出的80386 DX处理器集成了大约27.5万个晶体管,工作频率为12.5MHz。此后80386处理器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直至最后的40MHz。

80386的后续替代产品80486于1989年问世。

80286之前,各CPU厂家基本按照自有标准进行开发。从80386开始,逐渐有兼容厂商推出x86的兼容处理器,这在80486之后表现得尤其明显。

在80386时期,AMD和IBM推出了兼容CPU:

相关

  • Netscape BrowserNetscape Browser是Netscape网页浏览器的第8版,改写自Mozilla基金会的Mozilla Firefox浏览器,不同于以往导航者(Navigator)与邮件软件(Netscape Mail & Newsgroups)一起推出的套装
  •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盾状软骨)是组成喉部骨骼的九块软骨(透明软骨:甲状软骨1块、环状软骨1块、杓状软骨2块;弹性软骨:会厌软骨1块、小角软骨2块、楔形软骨2块)中最大的,其
  • 彼得·瓦尔特彼得·瓦尔特(德语:Peter Walter,1954年12月5日-),出生在柏林,德裔美国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自1983年以来,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任教授,自1997年以来为霍华德·休斯医
  • 卢照邻卢照邻(634年?-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唐朝诗人,后因久病厌世,投水死。他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卢照邻出自范阳卢氏北祖,是东汉侍中
  • 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坐标:50°27′59″N 30°31′2″E / 50.46639°N 30.51722°E / 50.46639; 30.51722乌克兰国立切尔诺贝利博物馆(乌克兰语:Український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 南街南街(英语:South Street)是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的一条街道,紧邻东河。它起于曼哈顿南端顶点附近的白厅街,止于威廉斯堡大桥附近的杰克逊街。沿着南街的全线,有一条高架路富兰克林·D
  • DataSynapseDataSynapse是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一家应用软件公司,主要提供跨平台分布式计算系统。2000年由当时从业于投资银行的Peter Lee和Jamie Bernardin联手创建;现在二人分别担任首席
  • 思南话思南话(本地发音:sɿ˥ nã˨˩ xuɒ˨˦),《贵州省志》中的“汉语方言志”中称为黔东北小片,在铜仁市内亦称西五县话(实际上同属铜仁市西五县的石阡之方言与思南话差异很大,在西五
  • 马德里自治区体育中心马德里自治区体育中心(西班牙语:Palacio de Deportes de la Comunidad de Madrid)是一座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室内体育馆。原本的建筑兴建于1960年,于2001年的火灾中烧毁。在原址
  • 约翰·康拉兹约翰·康拉兹(英语:John Konrads,1942年5月21日-),原名亚尼斯·康拉兹(拉脱维亚语:Jānis Konrads),澳大利亚前游泳运动员,擅长自由泳,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他在1960年夏季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