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果榕

✍ dations ◷ 2025-10-22 23:10:56 #榕属,佛教植物,神话传说中的树,佛教神话

L. var. (King) Corner

聚果榕(学名:),又名优昙华(梵文:उडुम्बर,udumbara)、优昙本罗、优昙本花、优昙波罗、优昙婆罗、乌昙跋罗、邬昙钵罗、优昙钵、优昙钵华、优昙、文仙果、马朗果(贵州)等,是桑科榕属植物,分布于印度、越南、斯里兰卡、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30米至2,500米的地区,是一种出现于佛教经典中的植物。

这种落叶植物主要分布于南亚。

优昙华又优昙婆罗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佛教经文中称此花为“仙间极品之花”,开花被当作吉祥的征兆,代表圣人转轮法王(金轮王)(佛)出世,三千年才开一次花,开后随即凋谢。

根据《佛学大辞典》,提到优昙华的佛教经典包括《法华文句》、《慧琳音义》、《玄应音义》、《慧苑音义》、《法华玄赞》、《法华义疏》、《翻梵语》、《法华经方便品》、《同化城喻品》、《同妙庄严王品》与《南史》等。《翻译名义集》亦说《般泥洹经》中提到该花开时,金轮王出世的过程。据《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则说:“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佛学大辞典》亦说,“此花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余。叶有二种:一平滑,一麤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萼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花萼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可食而味劣。”此外,佛教经典中有一部《优昙婆逻经》,名称也是源于此植物。

近年来有人声称发现了所谓的“优昙婆罗花”,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解读后,表示其实那根本不是花,只是草蛉产的卵而已。“草蛉是一种益虫,专吃蚜虫和红蜘蛛,卵一般产在植物上,有时也会产在玻璃、金属等上面。”

相关

  • 马克吐温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
  • 国际乐谱典藏计划国际乐谱典藏计划 (英语:Internationa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缩写:IMSLP)是一个以Wiki为基础,集合公共领域的乐谱的虚拟乐谱数据库计划。从2010年6月6日开始,国际乐谱典藏
  • 福尔摩沙卫星一号福尔摩沙卫星一号(FORMOSAT-1,缩写为FS-1,简称福卫一号),原称中华卫星一号(ROCSAT-1或Chunghua 1,简称华卫一号),于2004年底改名。是中华民国制造的低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于1999年1月2
  • span class=nowrapCuOsub2/sub/span过氧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分子式CuO2。其为铜的过氧化物,为暗橄榄绿色晶体或悬浮物。不溶于水或乙醇,但与一个水分子组成结晶水合物。在潮湿状态下容易分解,除非保存于6℃以下
  • 葛剑雄葛剑雄(1945年12月15日-),浙江湖州人,中国历史地理学者、历史学家,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图
  • 索额图希福 (叔祖父) 索尼 (父) 富察氏 (生母) 帅颜保 (族叔) 噶布喇 (兄) 心裕 (弟) 法保(弟) 赫舍里氏 (妹,夫安和亲王岳乐) 赫舍里氏 (姐妹,多罗贝勒察尼) 格尔芬 (子) 阿尔吉善
  • 槟城中环广场槟城中环广场(马来语:Penang Sentral),为一项大众运输交通枢纽与商业发展计划,位于马来西亚槟城州北海,是个集巴士铁路和海路交通于一体的综合公共交通枢纽。该工程概念取自吉隆坡
  • 先锋报《先锋报》(西班牙语:La Vanguardia;加泰罗尼亚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
  • 玉环米面玉环米面是中国浙江省玉环市的一种食品,其特点为细长、色泽洁净、口感清爽。传说中古时玉环岛的渔民因出海所需而制造出米面。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年),汤和在玉环抵御倭寇时,据说
  • 胡鸿猷胡鸿猷(1888年-?),字徵若,江苏无锡人。胡鸿猷早年就读于南洋公学。1907年公派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留学,1910年获硕士学位。后又前往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12年回国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