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天性心脏病
✍ dations ◷ 2025-10-29 05:44:29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 CHD)是指在婴儿出生时就已有的心脏问题。征象和症状随心脏问题的种类而不同。症状可能很轻微,也可能危及生命。若有症状,可能会包括呼吸急促、发绀、体重增加缓慢、以及容易疲倦。一般不会有胸痛的症状。大部分的先天性心脏病不会和其他疾病一起出现。心脏缺陷可能会造成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脏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因大多未知。部分的病例归因于在怀孕时期的感染(如德国麻疹)、使用特定药物或有毒物质(如酒精或烟),而父母亲也和此疾病有关连,如母亲的营养不良或肥胖。父母亲其中一方有先天性心脏病也是危险因子。某些基因的状况也会和此心脏疾病有关,如唐氏症、透纳氏症,和马凡氏症候群。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分成两类:发绀性心脏病(英语:Cyanotic heart defect)和非发绀性心脏病(英语:Acyanotic heart defect),是依儿童是否会发绀来分。心脏病的发病位置可以包含心脏的内壁、心脏瓣膜,或是流入心脏或流出心脏的大血管。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透过接种德国麻疹疫苗、含有碘的盐,及添加了叶酸的某些食物制品,来达到部分的预防功效。某些情况下它是不需要被治疗的
,其他则可以透过心导管手术或心脏外科手术完成有效的治疗。有时则需要心脏移植。只要有适当的治疗,即便病情再复杂,治疗成果通常良好。心脏疾病是最常见的先天缺陷。在2013年,全球有3430万人罹患此疾病。根据诊查状况,先天性心脏病每千名活产新生儿大约可影响4至75人。而大约每千名活产新生儿内有6至19人可能有轻微至严重的病情。先天性心脏病是最主要先天疾病相关的死因。在2013年,先天性心脏病造成了323,000人的死亡,这个数字较1990年的366,000人死亡来的低。
相关
- 肝病毒科正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Orthohepadnavirus 鸟类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属 Avihepadnavirus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又译肝去氧核糖核酸病毒科,DNA逆转录病毒的一类,主要感染对象为
-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英语:Iron-deficiency anemia,IDA)指的是因为缺乏铁质所产生的贫血,而贫血是指红血球细胞数量或血液中的血红素下降。一般贫血的产生影响的速度较缓慢,所以症状通常较
- 举腿试验举腿试验(straight leg raise)也称为拉塞格证候(Lasègue's sign)及拉塞格试验(Lasègue's test),是对于下背痛病人的一种检查方式,可检查是否有潜在的椎间盘脱出症,多半会在L5,也就是
- 纵膈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Acute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是在肾小球(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管中所产生的病症。它常见于细菌感染的并发症中,通常是由链球菌(脓疱病)所造
- 马拉色菌属参见文中内容马拉色菌属(以前被称为糠秕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界的属,被认为是酵母类真菌,本属的物种自然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皮肤上。如果它导致机会性感染,则可以在胸背等部位引起色素
- 后金后金第1位大汗清朝追尊皇帝努尔哈赤 (满语:ᠨᡠᡵᡤᠠᠴᡳ,穆麟德:nurgaci,太清:nurgaqi ;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
- 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学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缩写:HSCT)是透过静脉注射正常骨髓细胞至白血病或再生不良性贫血等血液难病患者的治疗。骨髓移植所使用的造血干细胞,除
- 三明市三明市(闽中语三明话:.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 色诺芬色诺芬(Ξενοφών,前427年-前355年)雅典人。军事家,文史学家。他以记录当时的希腊历史、苏格拉底语录而著称。色诺芬的出生日期不详。考古学者认为,公元前431年他出生于雅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