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呼格
✍ dations ◷ 2025-08-07 23:24:10 #呼格
呼格(拉丁语:casus vocativus,英语:voc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al;text-transform:none}
VOC)为名词的格表示法,用来对人(动物、物件等)的称呼,或者有时作为名词的限定词使用。呼格的用法是一种直接式的表达法,在一群人中所谈到的个体“人”是置于句子中来表示的。举例说明,在一句子中,“I don't know, John”(我不知道,约翰),“约翰” 就是呼格的表示法指出所谈到的人。在历史上,呼格为“格(case)”在印欧语系里的语法元素,也存在于拉丁语、梵文、古典希腊语中。虽然在很多的印欧语言中已遗失掉了,不过在一些语言当中仍然保留呼格的用法。像是现代希腊语与斯拉夫语族中,诸如:波兰语、俄罗斯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波斯尼亚语、乌克兰语;及现代凯尔特语族中,诸如:苏格兰盖尔语、与爱尔兰语等。在罗曼语族中呼格被保存在罗马尼亚语里。普通话中的呼格,多用于对亲属的称谓里,用以表示亲近关系;仅用在家庭内交流或寒暄。如“爸,我回来了”中,爸属于呼格用法(完整的词语为爸爸)。拉丁语中名词的呼格相同于主格,除了阳性单数第二语尾变化的名词会以主格的 -us 或 "-ius" 来作结尾。以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台词为例说明:"Et tu, Brute?" (“"怎么是你,布鲁图?”,一般翻译为“你也有分,布鲁图?”),这儿 Brute 为呼格,不过 Brutus 应该为主格。当后缀词 "-ius" 的加入会将名词变为呼格,然而,这后缀词 "-ius" 也已遗失掉不用而替以 "i"。当拉丁语的人名呼格翻译为英语时,经常被译为主格,就如英语单纯的用主格来表示呼格的用法,不过却用"感叹号似的空格"将呼格与句子中其他的语词分开(书写上则用逗点来表示)(参见如下说明)。以单词 "wolf(狼)" 为范例说明:要注意符号说明:以上字元以分隔符号(hypehen)来分隔藉以来标注语干、所谓的格的语干母音、及实际上的后缀词。符号 "Ø" 用来表示没有后缀词,不过其它的格可能会在 "Ø" 的地方替以后缀词。在拉丁语中,举一例说明,主格为 lupus 而呼格为 lupe! ,然而宾格为 lupum。在每个印欧语单字前的星号(*)是用来表示它们仅是假设性的单词重新构建,并不是根据于已有的书写资料。波兰语不同于拉丁语,呼格(wołacz)几乎总是不同于主格,其变化过程遵循一定的文法规则。范例如下:在非正式谈话里,主格正在逐渐替代呼格来使用,不过在正式场合中这些都被视为不是很好的表达法。在英语里呼格是没有特别提到,不过英文的句法也有这样类似的功能,比如说: "John, could you come here?"(约翰你能到这儿来吗?)或者 "I don't think so, John"(我不认为是这样的,约翰),句子里头的 "John"(约翰)即不是主词也不是动词的受词,但是的确在指出这些叙述里头被叫到的这个人"John(约翰)"。其它的呼格特性说明例如:O Death, where is thy victory(喔 死亡,胜利在那儿呢?), 或者 Hey, you!(嗨,就是你)中的 Death 及 you 为呼格。 这些呼格表达法经常被归类为感叹词,并且在任何句子中都会发生,跟文法上的语气特性无关。范例:俄语中呼格是一种老旧的语法特性,仅保留在古文体语法中的某些格。也因此,大多数的语言学家认为俄语不再存有呼格。纵然如此,俄语有一些呼格的表达法,其句法与语法基本上同上面英语一节所叙述的一样。口语体的俄文有一种名字的表示法,而大多数的语文学家视之为呼格的重现。此法仅以名字结尾为母音而用在类似呼格表示法的场合中,例如:Лен, где ты?(Len, gde ty?)(雷娜,你在那儿?)。这句基本上等同于Лена, где ты? (Lena, gde ty?),仅有的差别是前句提出正确的人称表示法,表示出说者与听者之间的情感上有所连系。此例,实际上反而显示出这种型态的表示法本质上跟古文体的呼格无关(此例的正确呼格应该为 Лено(Leno),因而导致其他的语文学家相信这种型式不是呼格的表达法。在格鲁吉亚语里,呼格是用来表示第二人称单复数名词。字根结尾若为子音,呼格的形成则需加后缀词-o 在字根尾部;若字根结尾为母音,则呼格的形成不需要后缀词(在古格鲁吉亚语后缀词为-v,不过现在视为古文体)。举例示之,kats-(字根结尾为子音"s")为单字"男人"的字根。假如用这个字来表示某人,则需变成 katso!形容词形成呼格也需要作语尾的变化。同名词一样,字根结尾若为子音,形容词呼格的形成则需加后缀词-o 在字根;若字根结尾为母音,则形容词呼格的形成不需要改变字根。比较如下:上例第二句 lamazo kalo! ,形容词与名词都需作语尾变化。第二人称单复数代名词形成呼格也需要作语尾变化。 Shen "你"(单数) 与 tkven "你们"(复数)变为呼格则都需要去掉最后语尾-n ,变为 she! 与 tkve!。最后,整个举例来说:She lamazo kalo! “你真是个漂亮的女人啊!”于是上面整句所有的单字都需作语尾变化。呼格于罗马尼亚语里是承袭自拉丁语。在词法上以特别的结尾构成词形,偶而也会造成一些其它的词型音素改变(请参考罗马尼亚语名词的文章)。不单是呼格,从其它更多的主格与受格里也可以有呼格的用法特性。原因是因为呼格经常表达为很直接的意思,因此被视为粗鲁的表达法。同样的在韩语里,呼格仅在偶而称呼人家名字的场合中用到。其构词法为:如果名字结尾为子音加一后缀词 아 (a)在名字后;而名字结尾为母音则加一后缀词 야 (ya)在其后。미진은 집에 가겠어?(Mijin-eun chibe kagesseo?)
“美真,准备归家否?”미진아, 집에 가겠어?(Mijin-a, chibe kagesseo?)
“美真啊,准备归家否?”동배 뭐 해? (Dongbae muo hae?)
“东裴,作甚?”동배야, 뭐 해?(Dongbae-ya, muo hae?)
“东裴呀,作甚?”一般而言,逻辑语是一种没有所谓“格变化”的人造语言,它对于词语的分类甚至于大不同于一般的语言,不过在逻辑语当中,“doi”这个字一般可视为类似呼格的标记,范例如下:doi djan.
“约翰啊!”doi djan. mi tavla do
“约翰啊!我和你说话”
相关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多诺拉事件多诺拉事件也称多诺拉烟雾事件是1948年10月发生在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英语:Donora, Pennsylvania)的一起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是一起以二氧化硫及其氧化产物等多种污染物
- 蛋蛋,是卵生的羊膜动物所生带有硬壳的卵,受精之后可孵出小动物,为人类食用已有几千年历史。蛋由蛋壳保护,而当中的蛋白和蛋黄被各种薄膜包裹。蛋黄和全蛋存储大量的蛋白质、胆碱和
- 中美洲中美洲是一个地理概念,依据不同的划分法,属于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分,一般指连接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地峡,现有七至八个国家(若算入墨西哥)。范围北起危地马拉,南至巴拿马的地区,面
- 南南合作由于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都处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于是从1960年代开始,这些国家之间为摆脱发达国家的控制,发展民族经济,开展专门的经济合作,即称为南南合作。例如
- 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悬肌(Musculus suspensorius duodeni),又称屈氏韧带(Ligament of Treitz)。为一连接十二指肠空肠曲(英语:duodenojejunal flexure)和上肠系膜动脉(英语:superior mesenteric a
- 间隙连接间隙连接(Gap junction),或称缝隙连接,是细胞连接的一种,神经细胞之间的间隙连接又称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是一种特化的动物细胞间连接,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动物组织中。间隙连接
- 化学年表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
- 奥希替尼奥希替尼 (英语:Osimertinib,又名奥沙替尼) 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 它由阿斯利康公司开发,为第三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该药物于2017年被FDA和
- 长期照顾长期照护(英语:Long-term care,简称LTC),是一种协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长期无法自理的病患,满足各式各样医疗与非医疗需求的服务。长期照护通常会提供看护与非技术性照护,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