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敌
✍ dations ◷ 2025-05-15 13:26:19 #天敌
捕食(英语:Predation,或称猎食或掠食)是生态学中一种生物互动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捕食者会捕食其他的生命,而这些被捕食者则称为猎物。在进食或行动的过程里,捕食者不一定会杀死它们的猎物。此外生态学上还有另一类称为食腐动物的消费者,这类动物以死者残留下来的有机物质为食。不过有时候捕食与食腐两种行为并不容易完全地分开,举例而言,某些寄生性物种会捕食寄主,并在其身上下蛋,让后代能以腐烂的寄主尸体为食。捕食行为的关键特征在于捕食者对猎物族群有直接影响,而食腐行为则单纯只吃身边可食的对象,且对“供给”食物的个体没有直接影响。各类捕食行为所拥有的共同特征,在于捕食者会降低猎物的生殖成就,也就是能减少猎物的生存或繁殖机会。下列的分类依据包括营养级、食性、特化程度,以及捕食者与猎物的互动方式等。依据捕食者的食性范围以及和猎物之间的互动关系,生态学家可以将捕食行为分成各种类型。此分类方式的焦点不在于捕食者的食物为何,而是在于捕食者取得食物的方法,以及捕食物种和猎物物种之间的互动性质。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项,第一项是捕食者与猎物在身体上的接近程度,举例来说,猎物可能同时也是“寄主”;第二项是猎物是否会被捕食者直接杀害。下列四种捕食型态可视为连续系统,而非各自独立。真捕食者会杀死并吃掉其他生物个体,其中某些会杀害大型猎物,并且在进食前先将尸体肢解或嚼碎,例如美洲豹。其他则可能直接将整只动物吃掉,例如瓶鼻海豚与许多蛇类。猎物可能会死在捕食者的嘴里,但也可能死在消化系统中。例如须鲸所同时吃下的数百万只浮游生物,会在进入须鲸体内之后才逐渐死亡。真捕食者不一定会将猎物完全吃尽,例如某些捕食者可能无法消化骨骼。行牧食(grazing)的个体也可能会杀死猎物,但较为少见。有些草食性生物如浮游动物,是以单细胞浮游植物为食,因此不可避免的会杀死自己的猎物。而其他大多数则只会吃掉植物的一小部分。牧食家畜可能会将某些草连根拔起,不过通常只是纯粹将根以外的部位吃掉,使植物得以重新生长。大型褐藻是海底牧食者常吃的一类生物,但其叶状物(blade)底部能够重新生长,以对抗草食压力(browsing pressure)。动物也可能遭受牧食,例如雌蚊可与其他动物短暂接触,从中获取供后代发育所需的蛋白质。此外,海星也能像植物一般重新长出失去的手臂。寄生者有时与牧食者难以区分,因为两者的进食行为在许多方面类似,主要差异在于和猎物的接近程度。举例而言,大象可能会在一天之内行走数公里的距离去觅食;而寄生性生物则只会停留在寄主身上,且在一生当中只拥有一位或几位寄主。这种亲近的生活方式也可称为共生,但并非互利共生,因为寄生者会使寄主的生殖成就会显著减少。寄生性生物大如寄生植物槲寄生,小则如体内寄生虫霍乱弧菌。不过仍有某些物种与寄主的关系不是那么密切,例如鳞翅目的幼虫除了寄生于单一植物之外,也会吃掉附近许多植物。类寄生(Parasitoid)是一种生活在寄主体内或身上,并直接以其为食,最后导致寄主死亡的生物。与寄生生物的相似性在于和寄主之间亲近的共生关系。与上述两类型类似,类寄生捕食者并不会立刻杀死寄主。但与寄生生物不同的地方是,类寄生生物的猎物将不可避免地死亡。例如一种自由生活的独居动物黄蜂,会将卵下在其他物种如毛虫身上。黄蜂幼虫一开始只会对寄主造成些许伤害,但不久后就会侵蚀内部器官,直到摧毁神经系统,造成寄主的死亡(如冬虫夏草),之后这些幼年黄蜂会进入生命周期的下一阶段。类寄生动物占所有昆虫中10%的物种,但主要限于膜翅目。许多捕食者特化成只猎捕单一物种的猎物,其他则可能会杀害并吃掉任何对象。特化的物种通常适应于猎取特定的猎物,而这些猎物也通常会特化成善于逃离这些捕食者,这种现象称为演化军备竞赛,会使两物种的族群得以维持平衡。有些捕食者特化成猎捕特定分类范围的猎物,而不是只有单一物种。假如适合的目标稀少,它们可能绝种或演化为食腐或草食动物。
相关
- 叠层石叠层石(英语:Stromatolite,或称层叠石,源自希腊文strōma与lithos)可定义为“从某一点或有限的表面开始增生,并聚集石化,形成逐渐增大的沉淀物生成构造”。自然界中有许多不同型态
- 双硫仑二硫龙(Disulfiram),又称双硫仑,商品名戒酒硫(Disulfirm)、安塔布司(Antabuse),是一种于1920年代发现的药物,因为对酒精有立即性反应而被使用于治疗慢性酒精上瘾,使用时须配合医生处方
- 2017-2018年美国流感季2017-2018年美国流感季(英文:2017–18 United States flu season)是指2017年末开始至2018年初在美国的流感季。主要是由H3N2导致流感爆发,在2017年11月美国开始出现类流感个案,流
-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IIa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英语: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缩写为FH,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表现为血液中高胆固醇水平(特别是极高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和早期心血管疾病。 由于FH的基
- 板状伪足板状伪足(英语:lamellipodium,复数lamellipodia),是细胞边缘负责细胞移动的细胞骨架肌动蛋白。板状伪足多见于那些机动性极强的细胞中,比如鱼或者青蛙身上参与伤口愈合的角质细胞(
- Fesub2/subPsub2/subOsub7/sub焦磷酸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2P2O7。焦磷酸亚铁可由氧化铁、铁粉和磷酸二氢铵(摩尔比为1:1:3)缓慢加热至1170K反应得到。草酸亚铁二水合物和磷酸二氢铵的反应可以制
- 孟买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马拉地语:मुंबई शेयर बाजार,发音Mumbaī Śheyar Bājār;英语:The Bombay Stock Exchange Limited,旧名The Stock Exchange, Mumbai;俗称The Bombay
- 有机催化有机催化(Organocatalysis)是指只含碳、氢、硫和其他非金属元素的“有机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催化作用。这是目前有机合成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它又可按照催化机理分为烯胺活
- 电子轨道原子轨道(德语:atomorbital;英语:atomic orbital),又称轨态,是以数学函数描述原子中电子似波行为。此波函数可用来计算在原子核外的特定空间中,找到原子中电子的概率,并指出电子在三
- 沈之荃沈之荃(1931年5月27日-),女性,中国高分子化学家。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沪江大学附属中学(现北郊高级中学)。1952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浙江大学教授。曾任浙江科学技术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