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常数

✍ dations ◷ 2025-07-13 16:01:37 #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是太阳电磁辐射的通量,也就是距离太阳一天文单位处(约为地球离日平均距离),单位面积受到垂直入射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太阳常数包括所有形式的太阳辐射,不是只有可见光。由人造卫星测出的最小值约1.361 kW/m²,最大值约为1.362 kW/m²,差了1%。太阳常数并不是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颁布的真正不变的物理常数,而只是一个变动值的平均,在过去400年间变动小于0.2%。先由位于地球大气层顶端的人造卫星测量太阳辐射的强度,再利用平方反比定律将距离调整为一天文单位以得出太阳常数。测得平均值约为1.3608±0.0005 kW/m²,也就是每分钟81.65 kJ/m²,或是每分钟1.951兰利。太阳辐射输出几乎是常数,其变动值很小,在人造卫星出现之前很难精确侦测(在1954年为±2%),现今测量值约在0.1%范围波动(过去三次太阳黑子十一年周期的平均),可参见太阳周期。1838年,法国物理学家Claude Pouillet,利用自制的简陋直射太阳辐射计,第一次试图直接测定太阳常数,得到数值1.228 kW/m²,与现代估计相符。1875年,法国物理学家Jules Violle接续了Pouillet的工作,根据他在法国勃朗峰的测量得 得出了较大的测量值 1.7 kW/m²。1884年,塞缪尔·彭尔庞特·兰利在加州的惠特尼山尝试测量太阳常数,并经由在不同的日子与时刻进行测量,以试图校正地球大气层吸收的影响。但他最后得到的数值2.903 kW/m²明显过大。在1902年至1957年间,查理斯·艾博特和其他人在几个高海拔地区测量出介于1.322 kW/m²及1.465 kW/m²的数值。艾博特证明兰利所使用的其中一个校正项是错误的。艾博特的结果约在1.318 kW/m²及1.548 kW/m²间波动,这波动来自于太阳本身而非地球的大气。在1954年,太阳常数估计为2.00 cal/min/sq cm ± 2%。现行数值低了约2.5%。地球大气顶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会因为地日距离的不同,而在一年里上下变动约6.9%(从二月上旬的1.412 kW/m²到七月上旬的1.321 kW/m²),但逐日变动通常小于0.1%。全地球(地球截面积约为127,400,000 km²)接受到的能量为1.730×1017 W±3.5%。 太阳常数会在长时间内变动(参见太阳周期),但在一年内其变动比大气顶端受到的太阳辐射小得多。这是因为太阳常数是在一天文单位处测量,但是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会受到地球轨道离心率的影响。地日距离以一年为单位变化,在近日点时约为147.1·106公里,在远日点时约为152.1·106公里。地球受到的总辐射还取决定地球的截面积(π·RE²),随着地球转动,地球受到的能量会散布在全地球表面(4·π·RE²)。若将未受到太阳照射的那一半也纳入考量的话,平均而言地表受到的能量是太阳常数提供的四分之一(约为340 W/m²)。真正到达地表的能量还会受到大气吸收的影响,一般而言地表受到的太阳辐射会随着天气状况、纬度及时刻而变。太阳常数包括所有形式的太阳电磁辐射,不是只有可见光的范围(参见电磁频谱),太阳的视星等为-26.8等和太阳常数有正相关。太阳常数和太阳的星等是描述太阳亮度的两种方法,但是视星等只与太阳的可见光输出有关。从太阳看地球的角直径只有1/11,000弧,所以从太阳看地球的立体角只有1/175,000,000 球面度。因此,太阳辐射出的能量是地球获得的22亿倍,也就是大约 3.826×1026瓦特。从太空观测太阳辐射始于1978年,这些观测表明太阳常数不是常数,会随着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而变。如欲追溯更远的过去,我们必须仰赖其它的数据来重建太阳辐射的强度,像是太阳黑子可追溯400年,而宇宙辐射核种可追溯10,000年。重建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会依不同周期而变动,包含:11年(Schwabe)、88年(Gleisberg cycle)、208年(DeVries cycle)及1,000年(Eddy cycle)。太阳能量最多约75%的可到达地表,即使在无云的天气,大气也会反射及吸收太阳辐射。太阳活动 · 太阳天文学 · 太阳发电机 · 太阳望远镜 · 日食 · 太阳光 · 太阳辐射 · 太阳能 · 太阳物理学 · 太阳日 · 太阳系 · 太阳常数 · 太阳微中子问题 · 中微子振荡 · 蒙德极小期 · 太阳星云 · 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 日震学 · 标准太阳模型

相关

  • 氢氯噻嗪氢氯噻嗪(英语:Hydrochlorothiazide,简称HCTZ、HCT或HZT)是一种利尿剂。通常用来治疗高血压及因液体堆积造成的水肿。其他用途还包含治疗尿崩症和肾小管性酸中毒,它也可以减轻高
  • 醋酸铅2.55 g/cm3(三水合物)75 °C(三水合物分解)乙酸铅,又称醋酸铅,是一种白色晶体状化合物,带甜味。将铅黄(一氧化铅)和乙酸反应可以制备乙酸铅。和其他铅化合物一样,乙酸铅也有很大毒性
  • 脂类组学脂类组学(英语:Lipidomics)是生物系统中细胞脂类途径和网络的大规模研究。“脂类组(英语:Lipidome)(Lipidome)”一词用于描述细胞,组织,生物或生态系统中的完整脂类谱, 是“代谢物组(Met
  • 鼻涕鼻涕(又称为鼻水)是指鼻中的粘液。鼻涕由鼻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功能在于保护呼吸道。鼻涕的分泌是持续性的,但因鼻腔与食道相通,所以一般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咽下。呼吸道中粘液分泌
  • 现在式现在时(Present tense),也常称为现在式,是一种时态,用于说话时点所正在发生事件的语法意义。这种语法意义还能表示:有二种共同的类型现在时被发现在多数印欧语系:现在时和现在虚拟
  • 高卢-意大利语支高卢-意大利语(Gallo-Italian)是北意大利语言的总称,包括皮埃蒙特语、利古里亚语、伦巴第语、艾米利亚-罗马涅语。高卢-意大利语又称北意大利语。在意大利,中央集权主义者认为高
  • 多刺甲龙多刺甲龙属(属名:Polacanthus)又名钉背龙,名称衍化于希腊文,poly-/πολυ-意为“许多”,acantha/ακανθα意为“棘刺”或“刺针”。多刺甲龙是种有护甲、尖刺、以植物为食的
  • 农作物农作物,或常被称为作物,又称农艺作物,俗称庄稼,是泛指在大量培植供人食用或做工业原料的物种,是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被人们所栽
  • 离域电子离域电子(英语:delocalized electron),也称游离电子,是在分子、离子或固体金属中不止与单一原子或单一共价键有关系的电子。 游离电子包含在分子轨道中,延伸到几个相邻的原子。一
  • 官学国学指国家学府,即古代中国和周边地区如朝鲜、越南、日本、琉球等国的中央学府,为官学体系的最高学府。为古之大学。虞之上庠,夏之东序,殷之瞽宗,周之辟雍,汉后之太学,隋后之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