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恋爱

✍ dations ◷ 2025-10-29 17:08:14 #柏拉图式恋爱
柏拉图式恋爱(英语:Platonic love)或柏拉图式爱情,又称纯浪漫爱情(pure romantic love)、精神上爱情(spiritual love),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追求心灵沟通,排斥性欲的精神恋爱,但该概念并非由柏拉图直接提出,最早由马尔西利奥·费奇诺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柏拉图于《会饮篇》中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按柏拉图的《会饮篇》,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或男子与男子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这个词也来自柏拉图的理论)。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以及同性恋(柏拉图认为同性恋者更加英武有力,也是由于同性恋者是两个男子的合体)。在欧洲,很早就有被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欲望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与其所爱的对象结合。有爱无性,强调精神相交;亦有远距离恋爱的一层意思(因为离开得远,自然就有爱无性)。

相关

  • 笑死笑死是一种罕见的死因,通常是由一阵大笑引起的心脏骤停或者窒息所致。自古希腊时代至现代均有笑死的案例纪录。笑死的别称“致命的欢闹”(英语:fatal hilarity)则是于1956年首次
  • 巨核细胞巨核细胞(英语:Megakaryocyte,也称为大核细胞及单核巨细胞)是负责产生血液凝血细胞(血小板)的一种骨髓细胞,血小板是正常血液的血块形成所必需的。通常情况下,一万个骨髓细胞有一个
  • 脂肪储存脂肪组织在人体组织学上属于人体内一种松散的结缔组织,由脂肪细胞(一种细胞质内含有脂肪滴的细胞)组成,用来储存脂肪。可分为单房性脂肪组织和多房性脂肪组织两大类:脂肪组织的主
  • 工具书工具书指一种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作为工具使用的特定类型的书籍,专供查考资料,以解决工作或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这些书籍经过汇集、编著或译述的资料,把相关领域
  • 中指中指是人类手上的第三只手指,也是五只手指中最长的,位于食指与无名指之间。将中指举起在世界不同地方(最普遍为西方)也有粗口的不文象征,示意侮辱他人;详见举中指。
  • 甲状腺风暴甲状腺风暴 或 甲状腺毒性危机 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一种罕见且严重并潜在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甲状腺过度活跃 )。其特征是发高烧(通常高于40°C / 104°F),心跳快速且经常不规律、
  • 圣母升天节圣母升天节纪念于每年的8月15日,在厄弗所大公会议基于肯定耶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宣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的信理。此后圣母敬礼便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至教宗本笃十四世,宣布玛利
  • 法兰克·J·史伯格法兰克·朱利安·史伯格(英语:Frank Julian Sprague,1857年7月25日-1934年10月25日),美国发明家兼海军军官,对电动机、电气化铁路和升降机发展有贡献。他促进了都市化:更好的运输系
  • 非因果系统反因果系统(anticausal system)是一种假想的系统,其内部状态及输出只和某些未来的输入有关。有些教科书或是出版物的定义较宽松,反因果系统只要和过去的输入无关即可,因此可以和
  • 释尊释迦牟尼(梵语:शाक्यमुनि,Śākyamuni,意为《释迦族之圣者”》),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公元前623/563/480年—公元前543/483/400年,巴利语:Siddhāttha Gotama;梵语:सिद्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