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热带风暴莲花 (2003年)

✍ dations ◷ 2025-08-06 11:03:35 #强热带风暴莲花 (2003年)

</noinclude>

强热带风暴莲花(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Linfa),在菲律宾被称为热带风暴切登,在2003年5月和6月给菲律宾和日本部分地区带来死伤惨重的水灾。当年第四场获得命名的西北太平洋风暴,莲花在5月25日于吕宋西岸附近发展成热带低压。扰动在形成(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后仅数小时便迅速增强,并达到热带风暴标准。然而,随着莲花在5月27日顺时针旋转一小圈并登陆吕宋,强度趋于平稳。由于与陆地相互作用,风暴在菲律宾海重整前稍为减弱且结构转差。之后莲花开始重新增强并在5月29日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00公里、最低气压980毫巴(百帕;28.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在达到最高强度后,热带风暴开始减弱,并在5月30日转变成温带气旋。这些温带残留继续向北横越日本,然后在6月4日于鄂霍次克海消散。

莲花在菲律宾以西的飘忽不定且缓慢移动是导致极端降水和水灾的催化剂,在该岛国造成41人死亡。达古潘(英语:Dagupan)附近的最大降水达到723毫米。不断上涨的洪水引发大量泥石流,逼使政府办公室暂时关闭。此外,强风导致大范围停电。莲花在菲律造成的整体损失达1.923亿比索(365万美元)。水灾还使包括1,686个家庭在内的8,367人流离失所,并摧毁178所房屋。莲花及其温带残留后来为日本,特别是西南部地区带来暴雨和大范围的水灾。当地的最高降水量达到727毫米。高知县和德岛县的水灾损失最为严重,当地的几座建筑物被洪水摧毁。日本的其余地方经历相当大的农业破坏以及多宗山体滑坡。整体而言,莲花造成大约2820万美元的损失,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日本,然而全部与气旋有关的死亡均发生在菲律宾。

5月下旬,在菲律宾马尼拉以西约650公里的南海开始出现一不稳定天气区域。5月23日晚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开始监测该发展区是否存在热带气旋发展(英语:Tropical cyclogenesis)的潜在可能性。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扰动开始向一个共同的低压中心巩固,导致对流活动爆发。在5月25日凌晨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位于吕宋以西、由此产生的系统归类为热带低压。六小时后,日本气象厅(JMA)和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开始监测新形成热带气旋,然而后者将其归类为热带风暴。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该热带气旋在一整天中缓慢地以顺时针方向打圈并逐渐增强。在晚上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低气压升级至热带风暴标准,而日本气象厅亦在六小时后跟随,因此将气旋命名为莲花。

风暴南面的一道高压脊有所增强,莲花开始向东移动。尽管它靠近陆地,但热带风暴的缓慢移动能使其进一步增强,据日本气象厅表示,莲花在5月27日凌晨0时达到首波最高强度,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90公里,刚好达到强热带风暴的标准。同时气旋在吕宋的达古潘(英语:Dagupan)附近登陆。登陆后,莲花在横越吕宋时开始减弱,然后在当天晚上以热带风暴的最低标准进入太平洋。然而,由于与陆地相互作用,莲花最初的地表环流中心大幅减弱,并在5月28日被新形成的低层环流中心取代,导致风暴的位置向东北方大幅移动。这是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5月28日早上将莲花降级为热带低压的主要依据,然而日本气象厅继续将该系统分析为弱热带风暴。之后,随着气旋开始向东北方移动,新的环流中心变得更有组织,导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翌日上午6时将莲花重新归类为热带风暴。随后风暴逐渐增强,当日晚上6时,莲花在冲绳县以南达到风力时速100公里、最低气压980毫巴(百帕;28.94英寸汞柱)的最高强度。随后,该系统开始向北移动并进行温带气旋转化过程,在5月30日中午12时完成。尽管此时大多数热带气旋监测机构都停止针对这些温带残留进行监测,但日本气象厅仍然继续追踪,而它们在晚上9时半于爱媛县宇和岛市附近登陆。莲花的残留随后与日本西岸平行移动,然后在6月4日于鄂霍次克海消散。

莲花在吕宋西岸缓慢移动,随后在当地登陆,导致菲律宾部分地区出现大量降水,引发大范围水灾。在5月25日,MV San Nicholas和SuperFerry 12两艘船相撞后,莲花在近海产生的涌浪阻碍搜索与救援行动。在陆地上,位于热带风暴登陆点附近的达古潘(英语:Dagupan)测得获官方确认的最大降水量。当地观测到的降水量为723毫米,其中12小时降水量为629毫米。世界气象组织营运的一个位于碧瑶市的气象站观测到第二高的总降水量,测得364毫米的降水。同时,西南季候风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总降水量。由此产生的水灾迫使时任菲律宾总统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下令暂时关闭政府办公室,并动员城市官员协助清理受水灾威胁的人群。此外,通勤巴士的营运被迫停止。

在5月27日于黎刹省泰泰(英语:Taytay, Rizal)测得与风暴有关的首宗死亡个案。大雨引发一场泥石流,造成一名婴儿死亡以及另外三人受伤。当天,大雨导致马尼拉严重交通堵塞。首都的强风也吹倒广告牌和电线杆。在马尼拉西北部的郊区巴伦苏埃拉,水灾迫使600多个家庭撤离。同样的强风亦导致邦阿西楠省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停电。该省的中部地区遭遇至少6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情况。两艘渡轮在南甘马粦省米纳拉巴克(英语:米納拉巴克)近海翻侧,造成六人死亡。在事发后的搜救行动中,另有67人获救。整体而言,莲花在菲律宾引发的水灾造成41人死亡。与热带风暴有关的损失包括:农业和畜牧业损失6600万比索(125万美元)、渔业损失8340万比索(158万美元)以及基建设施损失4290万比索(80万美元),总计在菲律宾造成1.923亿比索(365万美元)的损失。在全国,大约1,686个家庭在内的8,367人在风暴最严重时疏散到44个避难中心。水灾摧毁178座房屋,并损坏另外2,040座。

在风暴及与其相关的水灾过后,农业部立即准备向受灾地区分发300万条虱目鱼苗、25万条罗非鱼苗以及315袋水稻种子。此外,国家食品局(英语:National Food Authority (Philippines))还向邦阿西楠省分配200袋大米。国家减灾和管理委员会(英语:National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Management Council)通过拨款1000万比索(20万美元)和800袋大米来协助救援行动。此外,菲律宾八个地区的卫生办公室(英语:Department of Health (Philippines))之一向邦阿西楠省的达古潘和乌达内塔(英语:Urdaneta, Pangasinan)分发价值约60万比索(1万美元)的各种药品。据国家灾害协调委员会(英语:National Disaster Coordinating Council)表示,已分配价值1570万比索(30万美元)作救灾行动。

在向东移并横越菲律宾后,莲花重新组织并转向东北朝向日本。日本气象厅预计该岛国西南部地区将出现强降水和强风。该机构还警告低洼地区的居民可能发生水灾。日本气象厅表示,由于该区最近发生地震,东北地方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正在增加。由于风暴的预测路径及其潜在的影响,日本在一天内取消多达102班国内航班,特是与日本西南部有关的航班。此外,五班渡轮服务被取消。登陆四国后,莲花成为自1965年以来首个在5月吹袭日本的热带气旋,也是自1951年标准化记录开始以来第三最早登陆日本四个主要岛屿的热带气旋。

在莲花横越日本的过程中,风暴在该国大片地区带来强降水,造成大范围和具破坏性的水灾。破坏主要集中在九州。宫崎县中小屋气象站的最大降水量达到727毫米。然而,三重县尾鹫市的一个观测站在24小时内观测到497毫米的降水量,比该时间段内的任何其他观测站还要多。尽管风暴在爱媛县登陆,但相对于其他都道府县,尤其是与爱媛县接壤的都道府县,莲花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莲花造成最严重的影响发生在高知县,当地的严重水灾淹没几座建筑物并引发多宗山体滑坡,损失总计达12.8亿日圆(1070万美元)。除了从受灾地区大范围疏散外,德岛县也发生类似的影响。莲花在德岛县造成的损失达到12.2亿日圆(1030万美元)。据报导,位于近岸的和歌山县受莲花产生的涌浪影响,导致海上活动和运输服务被取消。然而,和歌山县大部分的损失是由暴雨所造成的,七个地点的道路被破坏,损失总额达1.9745亿日圆(165万美元)。三重县的严重水灾是由长时间的强降水造成的。在全县,尾鹫市的降水量达到497毫米。三重县的降水导致大范围停电。多达65座建筑物被淹浸,约87公顷的耕地被雨水淹没。除了地表水灾外,降水还造成20宗山体滑坡,阻塞道路交通,部分铁路营运暂停。兵库县亦广泛停电,包括神户市北区在内有900户家庭局部停电;大阪府也发生类似的影响。神奈川县不断上涨的洪水淹没几座办公楼和住宅的一楼,大雨还淹没横滨市、藤泽市、茅崎市及小田原市的道路。

在本州岛根县的西之岛,降水导致地表沉积物恶化,导致山体滑坡并损坏几座建筑物。农业损失总计66万日圆(5,500美元),三班在隐岐机场的航班被取消。宫城县发生多宗山体滑坡。在气仙沼市,降水引发落石,逼使人们疏散并毁坏房屋。6月2日发生第二宗落石事件并摧毁几座建筑物。由于受更多的落石和山体滑坡的威胁,雄胜町(日语:雄勝町 (宮城県))和石卷市的居民被下令撤离。在鸟取县日野市和仓吉市,大雨造成道路损坏和农田受侵蚀。降水还导致一条河流泛滥,淹没附近的土地。鸟取县的损失达890万日圆(7.5万美元)。大分县出现明显破坏,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和铁路营运暂停。大分县的大部分损失是由于农作物,特别是蔬菜造成的,总计2737万日圆(23万美元)。仅鹿儿岛县番薯和烟草作物的损失就达到2100万日圆(18万美元),而农业基础设施的损失总计200万圆元(1.68万美元)。宫崎县烟草作物的损失估计更高,达5057万日圆(42万美元)。在长崎县,降水还破坏森林,损失估计为2300万日圆(19万美元);其他农业损失估计为6000万日圆(50万美元)。由于受建筑物倒塌的威胁,在长崎县福江市居民自愿进行疏散。

尽管在横越日本期间转变成温带气旋,但莲花仍然带来强风,对易受影响的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在高知县室户岬,测得与莲花相关的最高风速为每小时119公里。在宫城县,受莲花带来的强风影响,东北本线的营运被迫延迟。岐阜县中津川市高达时速55公里的阵风导致至少五座建筑物完全被摧毁,其余几座建筑物受损,造成76万日圆(6,400美元)的损失。滋贺县的损失更为严重,强风对温室和附近的农作物造成破坏,造成3675万日圆(30.87万美元)的损失。此外,强风将一段胶合板吹进他们所乘坐的汽车后,造成两人受伤。


相关

  • 尿刊酸尿刊酸 (英语:Urocanic acid)是L-组氨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体。尿刊酸是由L-组氨酸通过组氨酸解氨酶(或称为组氨酸氨裂解酶或组氨酸酶)脱氨而来。在肝脏中,尿刊酸由尿刊酸水合酶转化为
  • 林致平林致平(1909年7月7日-1993年2月22日),江苏无锡人。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1年,林致平成为中
  • 丹麦国铁EA型电力机车EA型电力机车是丹麦国家铁路所使用的第一种电力机车车型,由联邦德国(西德)西门子交通集团和瑞士勃朗-包维利股份公司等企业联合设计制造,适用于供电制式为25千伏50赫兹工频单相
  • 徐廷祼徐廷裸(?-?),字士敏,号少浦,直隶太仓人,直隶昆山籍,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司参议。晚年购得成化八年(14
  • 活门暗盒活门暗盒是1935年至1965年间莱卡照相机、康泰时照相机所用的带活门的胶卷暗盒。在照相机内,活门打开,胶卷可以不受阻碍地移动,从相机卸下时,活门关闭。这两种照相机除了能使用普
  • 双人滑双人滑是两人进行滑冰的项目,在一开始的冬季奥运会上便是正式项目。比赛内容与单人滑相同,都包括了短节目和自由滑,双人滑须由一男一女所组成。和单人滑相同,首天的赛事为双人短
  • 桑弧桑弧(1916年12月22日-2004年9月1日),本名李培林,男,浙江宁波人,生于上海市,中国导演、编剧,原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擅长自编自导,导演、编剧的多部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导演代表作有《
  • 老荒原站老荒原站(德语:U-Bahnhof Alte Heide)是一座慕尼黑地铁6号线位于施瓦宾-弗莱曼的一座车站,位于北部陵园站和学生城站之间,毗邻德意志银行网点、南奥乐齐超市和艾迪卡超市,人流多为
  • 赫尔维蒂共和国赫尔维蒂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helvétique,德语:Helvetische Republik,意大利语:Repubblica elvetica)是通过法国大革命在瑞士邦联的领域上建立的一个自治共和国。1798年4月12日赫尔维蒂共和国成立,1803年3月10日解散。在瑞士历史中这段时间瑞士被称为赫尔维蒂。名称来源于赫尔维蒂人。18世纪,法国和瑞士邦联的关系良好。通过两国之间的条约,法国王家军队里有一支2.5万瑞士人组成的军团,而假如中立的瑞士邦联受攻击的话法国会出兵帮助。另外,瑞士邦联
  • 斯拉夫学斯拉夫学(美式:Slavic studies;英式:Slavonic studies;俄式:Slavistics,源自俄语славистика)是对斯拉夫人、斯拉夫语言、文学、历史和文化的区域研究。最初的斯拉夫学家(Slavist或Slavicist)主要是斯拉夫语言学家和语文学家,后逐渐拓展到历史和社会科学领域。在北美,斯拉夫学被俄罗斯研究(Russian studies)主导,伊娃·汤普森(Ewa Thompson)将非俄罗斯的斯拉夫研究描述为“隐形的”。斯拉夫学出现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伴随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