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哥特萝莉式服装
✍ dations ◷ 2025-04-04 21:10:57 #哥特萝莉式服装
哥特萝莉塔(Gothic Lolita)源自欧洲的哥特次文化,经日本吸收后,成为一种与哥特次文化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主要指的是该种风格的艺术,包括穿着打扮、音乐、文学创作、绘画等艺术相关作品。正式称呼为ゴシック・アンド・ロリータ(Gothic And Lolita)简称“GothLoli / ゴスロリ”。哥特与萝莉塔同为名词,全名翻作“哥特与萝莉塔”,为此风格里面所采用多种形象里面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而非用作形容词“哥特式萝莉”。哥特萝莉是一种以十多岁至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占了大半的爱好者族群所形成的一种流行文化型态。一般将之视为极端的文化。哥特萝莉里面的“萝莉塔”(Lolita)一词,虽然与现今ACG作品中的“萝莉”(Loli;ロリ)一词同样借自同名的小说/电影,但两者在字面底下的含意相差甚远。在部分男性认为“哥特萝莉”,也可以间接表示这萝莉有气质、自我特色、高贵典雅等意思。一般认定这是从1990年代开始在日本被乐团MALICE MIZER的支持者们所带起的风潮。这派的风格是结合多种不同的形象而成,除了字面上,以源头哥特次文化为宗的暗黑,与少女式的纯真跟以外,还集19世纪的浪漫主义、玄学主义、神秘主义、超自然主义、怪奇主义、猎奇、法式世纪末思想、耽美主义、古典颓废主义等等,最终仍以视觉上的华丽为大成。服装通常是黑、白、红、粉色系为主。通常多为暗色系,但是也有以白色为主的“白Goth”。发色及妆容,和黑暗、惨白为主的哥特次文化不同,并无硬性规定。但通常还是以黑发、金发、粉色、银白色发,以及带有伤疤、或极端的清秀的妆容为最大宗。其中金发与粉色系发,与后朋克的哥特次文化黑发背道而驰。另外经常配戴银制的饰品,造型有特殊意涵的配件。十字架、象征天使之白色羽翼、象征恶魔之黑羽翼、蔷薇、骷髅、蝴蝶、蜘蛛。其它的元素还有吸血鬼、血痕、伤疤、教堂、钟楼(时计塔)、古董人偶。美式有猫、蝙蝠、坟场、月亮、科学怪人、万圣节。哥特萝莉的始祖,由MALICE MIZER的团长Mana所提出的Elegant Gothic Lolita(EGL)和Elegant Gothic Aristocrat(EGA)。EGL:原为被之后的巴洛克风格影响的原始哥特风格,以欧陆贵族、宫廷风的优雅、华丽。Mana再加入“天使与恶魔”的元素。偏向视觉效果的华丽。EGA:Aristocrat,原义为“双性”,受到巴洛克之后的洛可可影响,偏向纤细、柔弱;和原始哥特相比,哥特的成分比EGL更少,以反串为主,常见男性扮女(推广EGA的Mana,本身是男性)。更多的花边、蕾丝,偏向性别难以辩识的风格。哥特萝莉往往手持有特色的配件,比如巨大的刀剑,威严的十字架。身着繁冗服饰的纤细少女,却使用着与其形象不合的武器、源于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象征,为饰物;此种“不均衡感”也是“哥特萝莉”的一大要素。
另外多见萝莉面无表情地、怀抱着(或手提)残破的布偶,这些被毁坏的玩具给人的恐怖感,可以增加更多阴郁的视觉效果。Lolita & Gothic是一种流行风潮,像牛仔裤加T-shirt会被称为Casual Wear一般,而女装的Lolita & Lolita在衣着的表现,大致以“黑、白、红”色系的娃娃装为主。Lolita & Gothic服装品牌,“Moi-même-Moitié”的经营者,即昔日Malice Mizer团长MANA所提出“Elegant Gothic Lolita/EGL”。Mana的本意是“优雅”的哥特式萝莉塔,另加进“同时拥有天使与恶魔”的特质,并给人死亡的感觉;但又不是完全的死亡,而是在静止的状态下存活着。哥特萝莉风格就算平常在日本东京的原宿或是涩谷等青少年流行的前卫地区,可以找到贩卖的店家以及穿着的人。在台湾,因为民情不同,社会大众对于较前卫的穿搭,接受度较低。经营的店家、或贩售的产品也稀少。在台北的西门町、台中的一中街夜市、高雄的新堀江及梦时代购物中心,有时候也可以见到。哥特萝莉风格的形成,与Cosplay无关,但是一般人经常混淆。Cosplay是对已既存作品里的角色,以憧憬、进而模仿其外型、穿着。无论是哥特萝莉,或哥特次文化,皆非模仿既有的角色,而是强调个人特质。这跟主要以模仿既有角色为主的Cosplay可说是大异其趣。此风格因为部分形象与ACG系女仆服装重叠,造成误会。ACG系女仆的服装往往以哥特萝莉的形式出现。但ACG系女仆的由来,源自于ACG的中欢迎来到Pia Carrot!!系列的女服务生。与哥特次文化、或哥特萝莉的精神,毫无关系。与被误解为Cosplay相同,哥特次文化或哥特萝莉的支持者对于这种现象一样有着强烈的反感。有一种风格跟哥特无关,讲求“少女风的成人”的萝莉塔风格(Lolita Fashion,ロリータ・ファッション)。
Gothic & Lolita不分性别,皆可参与。Lolita专指女性(刻意反串不在此限)。该风格的支持者亦强烈的对混淆这两种风格的行为感到反感,主要原因为哥特萝莉风格中所含带的“黑暗、华丽”的形象,与萝莉塔风格的“唯美、梦幻”主旨相异。即便如此,两者之间在“耽美”上依然有相当的重复,这跟哥特萝莉本身定义的暧昧也有相当的关联,此外同时喜欢两种风格的女性亦非少数。与萝莉塔风格的差异:就算同样使用爱丽丝梦游仙境,或是鹅妈妈等童话故事的形象,哥特萝莉风格也会刻意的突显出作品中怪奇的部分。要举例的话就像是日本作家桐生操的“恐怖的格林童话”系列中描述的那样偏向怪奇、猎奇、性暗示。若要更加深入的比较的话,如果说萝莉塔风格是灰姑娘的城堡这类正面的快乐形象。那么哥特萝莉就是像白雪公主中的毒苹果或是化为废墟的古城。加入负面的颓废形象是与少女趣味的萝莉塔风格最大的差异。日本的哥特萝莉,是欧洲80年代后的哥特次文化的一种变形,并于90年代之后才开始流行。
哥特次文化由“后朋克”发展而来,精神上不再以“性、暴力、颓废、反社会”为诉求,主诉“凄美、恐惧、生死、人本、反迷信”。哥特萝莉着重强调“声光、视听效果的华丽”。与哥特风格(Gothic,ゴシック)、哥特次文化,已大相庭迳。请留意,哥特次文化并不代表正统“哥特艺术”全体。哥特次文化仅为80年代以后,“后朋克”所影响的“哥特艺术”,为一个分支。(请参阅“朋克文化”)
相关
- 二分法二分法(dichotomy)指的是将一个整体事物分割成两部分。也即是说,这两部分必须是互补事件,即所有事物必须属于双方中的一方,且互斥,即没有事物可以同时属于双方。
- 近日点各个星体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致是一个椭圆,它的长直径和短直径相差不大,可近似为正圆。太阳就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而焦点是不在椭圆中心的,因此星体离太阳的距离,就有时会近一
- 教义在宗教及比较宗教学中,教义(英语:dogma),又译为定理、信条、信理、教条、教理、定论,是一个或一组原则,被归源至由某个权威所制定,被认为是绝对正确,不可争辩的。它是一个意识型态或
- 层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英语:Laminin)是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量(~400至约900kDa)蛋白质。 它们是基底层(英语:Basal lamina)(基底膜的一层)的主要成分,是大多数细胞和器官的一个蛋白质网络基础。
- 嗅觉系统嗅觉系统是指感受气味的感受系统。大部分哺乳类及爬虫类动物的嗅觉系统由主要嗅觉系统(main olfactory system)及辅助嗅觉系统(accessory olfactory system)组成,前者负责感应气
- 壁画壁画是一种装饰墙壁和天花板的绘画,可说是最原始的绘画型式。最早的壁画是在法国一个山洞中发现的,因此有时壁画也称洞穴画。壁画的历史发展到最后,变成建筑装饰,和室内装饰的一
- 导电体导体(conductor)为能够让电流通过的材料,依其导电性,能够细分为超导体、导体、半导体及绝缘体。在科学及工程上常用利用欧姆来定义某材料的导电程度。它们使电力极容易地通过它
- 格林尼治天文台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旧称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Royal Greenwich Observatory,简称RGO),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于1675年在伦敦格林尼治建造的一个综合性天
- Cmsub2/subOsub3/subCurium sesquioxide三氧化二锔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m2O3。锔能形成两种氧化物:三氧化二锔和二氧化锔(CmO2),其中前者更为常见。锔的氧化物都是固体,不溶于水但溶于无机酸。
- 无线供电无线供电,无线能量传输或称无线电力传输是一种不经由电导体将电力能量从发电装置或供电端转送到电力接收装置的技术。无线能量传送是一个通称,当中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达成,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