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变量理论
✍ dations ◷ 2025-08-29 11:31:51 #隐变量理论
隐变量理论(英语:hidden variable theory)又称隐变数理论,是由物理学家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而提出的替代理论。历史上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提出了海森堡不确定原理等限制,一别于经典物理,诸如位置与动量等无法同时精准测出其值;此外关于粒子位置等特性由概率密度描述所取代。一些物理学家例如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并未完整地描述物理系统的状态,亦即质疑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因此量子力学的背后应该隐藏了一个尚未发现的理论,可以完整解释物理系统所有可观测量的演化行为,而避免掉任何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历史上爱因斯坦是隐变量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出于对标准量子力学诠释的概率性解释的不满。他曾说:“我相信上帝不掷骰子。”1935年,爱因斯坦与波多尔斯基、罗森共同提出的EPR佯谬(以姓氏字首为缩写)试图对哥本哈根诠释做出挑战,论文中指出“实在性元素”(即隐变量)应该加入量子力学中,俾使在量子纠缠现象中不会出现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提出后,这样的争辩仍停留在物理哲学的范畴,直到约翰·贝尔提出贝尔定理方得区分两者差异。透过实验证实:一定类型的局域隐变量理论与实验结果不相符,包括EPR佯谬中提出的诠释版本。非局域(广域)的隐变量理论最知名者为德布罗意-玻姆理论。
相关
-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
- 矮子丕平矮子丕平(法语:Pépin le Bref,714年-768年9月24日),又称丕平三世(Pépin III)、矮子丕平。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751年,在教皇和法兰克贵族的支持下,推翻墨洛温王朝,成为法兰克国王
- 9月8日9月8日是阳历年的第251天(闰年是252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4天。在英国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将历法从儒略历转换至格里历,故该年没有9月8日。
- 营养学系营养学系简称营养系,主要的目的在培养营养学专业人才,提升营养专业品质。营养学系的专业科目包含了医院各科病人的营养教学和营养师实习。由营养学系(科)毕业的毕业生,通过国家考
- 回补反应回补反应(英语:Anaplerotic reactions,也称补给反应或添补反应)是指形成代谢途径中间产物的反应。这样的例子可以是三羧酸循环。在该循环为呼吸作用而行使正常作用时,三羧酸循环
- ATP合酶三磷酸腺苷合酶或ATP合酶,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一种,在这里并特指F类的FoF1ATP合酶(F Type FoF1 ATP Synthase)。它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质子的电化学势能,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来进
- 熊†Amphicynodontinae(英语:Amphicynodontinae) †半狗亚科 Hemicyoninae †Ursavinae(英语:Ursavinae) †郊熊亚科 Agriotheriin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眼镜熊亚科 Tremarctin
- 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Wien)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始建于1365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德语大学,也是中欧最大的学校之一,维也纳大学亦是目前最大的德语大学,学校共设有180个学位。
- 安德鲁·杜安尼安德鲁·杜安尼(英语:Andrés Duany,1949年9月7日-)是一位美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也是新城市主义大会(CNU)的创始人之一。杜安尼生于纽约市,但于1960年前在古巴长大。他曾就读于乔特
- span class=nowrapSrClsub2/sub/span氯化锶(SrCl2)是锶和氯的盐。这是一种典型的盐,水溶液为中性。与其他锶化合物类似,氯化锶在火焰下呈红色,因此它被用于制造红色烟火。其化学性质介于氯化钡(毒性更强)和氯化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