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闭锁不全

✍ dations ◷ 2025-08-10 17:37:44 #心脏瓣膜疾病,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闭锁不全(Mitral insufficiency,或mitral regurgitation,简称MR或MI),是描述心脏二尖瓣在心室收缩期间无法完全闭合的现象。此疾病会导致左心室的血液经二尖瓣逆流(英语:Regurgitation (circulation))至左心房内。本疾病为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英语:valvular heart disease)。

二尖瓣闭锁不全的症状随病情而异。急性二尖瓣闭锁不全因未及产生代偿作用,因此会产生较严重的症状,且症状类似郁血性心衰竭,包含呼吸困难、肺水肿(英语:pulmonary edema)、端坐呼吸(英语:orthopnea),以及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英语: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等等。另外由于循环血容量骤降,会产生心因性休克(英语:cardiogenic shock)的症状,如休息时呼吸困难。其中因乳突肌(英语:papillary muscle)或腱索(英语:chordae tendineae)受损,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所导致的急性二尖瓣闭锁不全,可能可观察到心血管衰竭合并休克的现象。

慢性二尖瓣闭锁不全则可能因代偿作用,短期内不会出现症状。但一旦心脏容积负荷(英语:volume overload)超出代偿范围,此时就会演变成心脏衰竭。此时症状则包含疲倦、运动时呼吸急促,以及双足水肿等等。同时也可能因心房颤动产生心律不整的现象。

临床检查的结果须依疾病严重程度而定,且心音的音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患者的第一心音会较正常时轻柔,外侧会出现心尖音,胸骨旁也会出现起伏(英语:Parasternal heave)。此外,第一心音会在心尖处伴随音频较高的全收缩期心杂音,可从背及锁骨处听诊得知。患者也可能听到较大声的且可触知的P2心音,此时听诊姿势应以左侧躺为佳。另也常可听见第三心音。

急性患者可鉴别的诊断不多,可用心杂音及心跳过速判别。

合并有二尖瓣脱垂(英语:mitral valve prolapse)的患者可能会有全收缩期心杂音、收缩中期至晚期的喷射音,或收缩晚期心杂音。有收缩晚期逆流心杂音的患者可能与血型动力学障碍有关。

严重二尖瓣闭锁不全的盛行率约占 2% ,其中男性与女性比率相当。本疾病为两种最常见的年长者瓣膜性心脏病之一。

相关

  • 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
  • 慢生根瘤菌科慢生根瘤菌科(学名:Bradyrhizobiaceae)是细菌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有十个属。 它们包括与植物相关的细菌,例如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就是一种生长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
  • 阿兰·图赖讷阿兰·图赖讷(法语:Alain Touraine,1925年8月3日-),法国社会学家。 图赖讷生于Hermanville-sur-Mer。他是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的研究主管。 图赖讷最早使用“后工业社会”一词。他的
  • 不相干的谬误不相干的谬误(fallacies of relevance)或分散注意力的谬误(fallacies of distraction)是指论证的前提和结论毫无逻辑关联的不当推理方式,这种情况又称不相干的结论(irrelevant con
  • 台22线台22线 楠梓-高树,别称旗楠公路,是台湾的一条东西向省道,起于高雄市楠梓区,终至屏东县高树乡,全长为34.500km 。本路线原为 县道188号左营-高树线,全长49.149公里。1993年台湾公路第
  • 锄足蟾锄足蟾是数种分布于地中海、北非和西亚的蟾蜍。后足有锐利、黑色、铲形的凸出物,可以用来挖土。皮肤粗糙。夜行性动物,瞳孔垂直。共有4种:
  • 什雷斯塔什雷斯塔,是尼泊尔尼瓦尔人的种姓,也是一个姓氏,解作优秀和贵族。在尼泊尔统一前,他们是马拉王朝宫廷的行政人员,现在多数从事商业和专业行业、金融业,是尼泊尔一个高地位种姓。他
  •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atomic mass),也称原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符号ma或Ar,是指单一原子的质量,其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符号u或Da,以往曾用amu) ,定义为一个碳12原子静止质量的
  • 长勺之战长勺之战是发生在中国春秋时代齐国与鲁国之间的一场战役,发生于前684年的长勺 (今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 。此次战役是继前685年干时之战后齐、鲁另一次重要战役。鲁国在此次战
  • 确山县确山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部,是驻马店市下辖的一个县。确山县地处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汉置朗陵县,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