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一场思辨之旅

✍ dations ◷ 2025-07-31 11:11:52 #2010年书籍,探讨人性作品,政治哲学书籍,英语书籍

《正义:一场思辨之旅》是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关于政治哲学的一本著作。本书是为了桑德尔在哈佛大学教了三十多年的著名课程“正义”而写,并在网上和电视有各种摘要版。

桑德尔的课程“正义”是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已有超过一万五千名学生。本书对各种“正义”的理论作了一系列介绍。本书概述边沁的功利主义并加以批评,然后讨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对功利主义的改进。然后对自由主义者-特别是罗伯特·诺齐克-的论点进行了讨论。然后讨论康德和他的“绝对命令”,接着讨论约翰·罗尔斯的观点,以及亚里士多德的“终极目的”的概念。桑德尔最后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正义是有目地的,是一种社群主义;正义并非康德所说的绝对命令,或是约翰·罗尔斯所说的自主权。桑德尔引用麦金太尔所说的人类特性是“说故事的生物”,说明人类生命中对叙事的追求。本书结尾说:“与回避的政治相比,道德参与的政治不仅仅是一种更加激动人心的理想,它也为一个公正社会提供了一种更有希望的基础。”

正义的理论有两大类:以结果衡量行为是否正义;结果不能使某类行为变得正义(范畴命令)。本书首先介绍后果类的功利主义:寻求最多人的最大利益,也就是以成本效益分析决定什么是正义的行为。例如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中,三名船员为了生存杀死并食用了另一名船员,是否正义?引入结果是否使某类行为变得正义的讨论。又如福特平托的油箱在被追撞的时候容易爆炸,在法律诉讼中发现:福特公司对于此问题曾经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论回收修改的成本超过效益,因此没有回收。福特公司在分析时采用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于一条人命的估价:$200,000;本案最后判决$2,500,000补偿及$3,500,000罚金。成本效益分析的支持者认为决策应该理性;反对者则批评用单一价值—金钱—来衡量人命是错误的。

相关

  • 李德尔氏综合征李德尔氏综合征(Liddle's syndrome、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ominance (genetics))疾病、特征在于早期频繁严重的高血压,以及与低血浆肾素活性、代谢性碱中毒(
  • 对映异构体对映异构体(英语:Enantiomer (/ɪˈnæntiəmər, ɛ-, -tioʊ-/ ə-NAN-tee-ə-mər)),又称对掌异构物、光学异构物、镜像异构物或旋光异构体,不能与彼此立体异构体镜像完全重叠
  •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奥斯卡荣誉奖(Academy Honorary Award),近年来中文或又被称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奥斯卡奖设立之初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给奥斯卡奖项没有包括的领域的杰出人士或团体机
  • 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伦泰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芙娜·柯伦泰(俄语:Алекса́ндр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Коллонта́й;1872年3月31日(儒略历:3月19日)-1952年3月9日),本姓多蒙托维奇(Дом
  • 塞缪尔·诺亚·克莱默塞缪尔·诺亚·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1897年-1990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专长于苏美尔历史问题研究。克莱默1897年生于乌克兰扎什基夫,1905年随父母移民到美国的费城,1929年获得
  • 卡门·米兰达卡门·米兰达(葡萄牙语:Carmen Miranda;1909年2月9日-1955年8月5日),出生于葡萄牙,幼年移居巴西,在巴西时先是著名的歌星,1933年登上银幕,40年代初前往百老汇,后以卓越的歌舞才艺活跃于
  • 丁瑞图丁瑞图(1894年9月24日-1944年),祖籍福建泉州晋江,台湾彰化鹿港人。鹿港公学校毕业。丁瑞图生于光绪二十年八月二十五日(1894年9月24日),系家中长子,进士丁寿泉之长孙。翌年爆发乙未战
  • 巴林王储杯巴林王储杯(Bahraini Crown Prince Cup)是巴林国内一项已停办的足球杯赛赛事,于2001年创办,由巴林足球协会主办。于每季联赛结束后进行,由当季巴林超级足球联赛前 4 位球队参与角
  • 阿希尔·戈尔基阿希尔·戈尔基(英语:Arshile Gorky,1904年4月15日-1948年7月21日),出生名沃斯塔尼克·马劳格·阿多伊安(亚美尼亚语:Ոստանիկ Մանուկ Ադոեան,英语:Vostanik Manoug
  • 创世纪 (电影)《俄罗斯方舟》(《创世纪》)(Русский ковчег),是由俄国导演亚历山大·苏古诺夫于2002年所执导的电影,为戛纳影展主竞赛片。片中他“扮演”一位匿名、无影像的旁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