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湿婆陨石坑
✍ dations ◷ 2025-07-16 11:20:11 #湿婆陨石坑
湿婆陨石坑(Shiva crater)是位于印度洋洋底的一个大型地质构造,位置在孟买之西。由古生物学家萨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以印度教中的破坏与再造之神-湿婆命名。湿婆陨石坑形成的年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与世上其他数个大型撞击坑大致同期,可能与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有关。该构造长约600公里,宽约400公里,撞击坑的外观因板块运动而已不完整。距撞击坑的规模来推断,造成撞击坑的小行星或彗星直径可能达40公里。在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发生时,印度大陆的位置约在印度洋上的留尼汪热点(英语:Réunion hotspot),大量高热的岩浆从地幔涌出,大片的玄武岩熔岩流覆盖陆地,形成后来的德干高原。因此,邻近的湿婆陨石坑构造也有可能并非是星体撞击的产物,而是超大规模火山活动的遗迹。
湿婆陨石坑的肇因仍在争论中。若造成湿婆坑确实是陨石撞击遗迹,则尚有多重撞击假说的疑虑待厘清。与已知的陨石坑不同,湿婆陨石坑的外型呈泪滴状,长约600公里,宽约400公里,盆地边缘成锐利的凹陷,与一般陨石坑的碗状亦有所差异。Chatterjee认为这种特殊的结构可能是低角度撞击,加上地层中的断层陷落而造成的。
也有其他的学者认为撞击会使大量地壳物质飞出大气层,这些石块碎屑产生的二次撞击也可能完全破坏撞击坑原本的形状。与其他规模同样大的撞击坑类似,湿婆陨石坑周围有多重的环状构造,中心有丘状隆起,高度甚至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撞击坑的年代与德干高原的喷发年代相近,但撞击坑的岩石采样中含有大量铱、碱基的溶化岩石、冲击石英与嵌有铱金属的铁质氧化物,这种岩石说明了撞击事件可能就是发生湿婆陨石坑的起源。此外,K-T界线高量含铱的沉积物在印度大陆的厚度高达1米,如此厚的沉积表示在白垩纪与第三纪期间曾有大规模撞击事件在印度大陆附近发生。湿婆陨石坑,与其他数个陨石坑,如希克苏鲁伯等的发现,因各撞击坑的年代十分接近,进而衍生出多重撞击的假说。在白垩纪与第三纪的边界,可能陆续发生了多起陨石撞击的事件,这一连串的撞击事件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各种生物在短期内瞬间灭绝。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希克苏鲁伯的撞击是K-T灭绝的主因,但也有人认为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还稍早于K-T灭绝,其后的湿婆陨石坑才是大灭绝的关键。尽管Chatterjee认为湿婆陨石坑与其他撞击坑同属一个多重撞击事件,并为K-T灭绝的主因,其他科学家对于多重撞击、多重撞击造成大灭绝,甚至湿婆陨石坑本身是撞击坑的说法,都还持有疑虑。例如,在近期的《自然》期刊中便有文章认为在英国外海的银坑陨石坑实质上是地层的陷落构造而非撞击坑
。坐标:18°40′N 70°14′E / 18.667°N 70.233°E / 18.667; 70.233
相关
- 汗腺疾病以下为皮肤疾病一览表:备注:【】内为俗称;若有别名,以 "/" 分别之。
- 中部Middle America,常译作“(美国的)心脏地带”“(美国的)小镇价值”“半个美国”“美国中产阶级”“中间美国”“中美”“中部美国”,是美式英语中的一句俗语,用于描述地理上的美国大
- RBM15· protein binding· nucleolus· posi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of Notch receptor target · viral process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myeloid cell differe
- 超大陆旋回超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准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
- Hsub2/subOsub3/sub过三氧化氢也称为“三氧化氢”或“三氧化二氢”,其化学式为“H2O3”或“HOOOH”,是氢元素的氧化物。他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分解为水和单线态氧:上述反应的逆反应(
- 皮尔斯县皮尔斯县(Pierce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东南部的一个县。面积89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636人,2005年人口17,119人。县治布莱克希尔 (Blackshea
- 北美短叶松北美短叶松(学名:Pinus banksiana),又名班克松、短叶松,是松科松属的植物。原产北美,现在中国大陆的青岛、庐山、抚顺、熊岳、南京、北京等地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 漏油漏油事件,是一种因人类活动而导致石油、柴油等油污泄漏的意外。漏油事件的结果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并影响海洋生态,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来处理。 一般来说,漏油事件通牵涉油轮,因为
- 西吉贝尔特三世西吉贝尔特三世(Sigebert III)是墨洛温王朝的法兰克国王,出生于630年,于656年2月1日逝世。西吉贝尔特三世的父亲是达戈贝尔特一世,于634年-656年在位。西吉贝尔特三世被称为第一
- 松柏纲松柏门(学名:Pinophyta)又名球果植物门,是植物界里13或14个门之中的一个,属于裸子植物,为结有球果的维管束植物;其中所有已灭绝的物种都是木本植物,现存的大部分是树木,但有少部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