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番荔枝科
✍ dations ◷ 2025-04-04 11:06:33 #番荔枝科
番荔枝科(学名:Annona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木兰目下的一科。约有129属,2120种,是木兰目中最大的科。有的果实可食,有的可材用,有些为观赏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少数分布在温带地区。约有900种分布在新热带,约有450种分布在非洲,其余的种类分布在亚洲。番荔枝科的模式属为番荔枝属。植株为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叶为单叶,互生,有叶柄,叶缘全缘,无托叶。花辐射对称,通常为两性花。大多数的种类有三片萼片,萼片基部合生,有六片花瓣,花瓣颜色由褐色至黄色,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雌蕊多数。子房一室,具有多个胚珠。花有时会直接生长在树干上,果实为浆果。番荔枝科有些种类的果实大且多肉质,可以做水果食用,例如:番荔枝属的释迦、牛心梨、冷子番荔枝、刺番荔枝,罗林果属的霹雳果。某些种类含有芳香油可以用来做香水或香辛料使用。某些种类的树皮非常强韧,在亚马逊地区用来做为运送东西的背带使用。木材也可做烧火的薪柴使用。某些种类的树皮、叶子及根可以做药用,根据药学的研究,发现在叶子及树皮里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抗真菌及抑菌的效果,更特别的是具有抑制细胞生长的能力,可能可以用来治疗癌症。部分种类也可以栽培来做为观赏植物,例如:垂枝长叶暗罗,产于斯里兰卡。其亮绿色柔软而波状边缘的叶子悬挂在下垂的枝条上,下垂的枝条几乎紧靠高大而挺直的树干,印度常用这种叶子作为寺院的装饰品。南美的Porcelia saffordiana常生有重达18千克或更重的大果实。热带美洲和西部非洲的鳄鱼番荔枝(平滑番荔枝)是高12米的常绿树。叶长18厘米,广椭圆形;花芳香,黄色;果实浅黄色,光滑而多瘤,长5—10厘米,可食用但无味;其根可做瓶塞和鱼漂,又可作为嫁接番荔枝属不耐寒种类的砧木。蛋糊番荔枝(网状番荔枝、牛心番荔枝,A. reticulata)为小型热带美洲乔木,又称牛心果、牛奶蛋糊果,果实球形,果肉奶白色,稍甜,似牛奶蛋糊味,可食。
相关
- PD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简称PDB)是一个专门收录蛋白质及核酸的三维结构资料的数据库。由Worldwide Protein Data Bank监管。PDB可以经由网络免费访问,是结构生物学研究
- 增殖性材料增殖性材料是指本身在热中子的作用下不易发生核裂变,但是通过中子俘获和接下来的核反应产生裂变物质的材料。可以通过在核反应堆中接受辐射转换为裂变物质的天然增殖性材料有
- 阳性阳性可以指:
- 卡莫司他卡莫司他(英语:camostat,开发代码FOY-305),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内有各种功能。被用来治疗某些肿瘤,并被用来有效地抵抗病毒感染。还可抑制肝脏纤维化、肾病或胰腺炎。在
- Ssub2/subFsub2/sub二氟化二硫是一种硫的卤化物,化学式为S2F2。在严格干燥的容器中用二氟化银和硫单质,可得结构式为FS-SF的二氟化二硫:存在碱金属氟化物时,二氟化二硫会发生分子内重排,转变为S=SF2
- 单板纲原口动物 Protostomia见内文单板纲(学名:Monoplacophora),又名新碟贝纲,是软体动物门的一个多系群纲,在深海的底层生活。单板纲大多数是化石种类,主要产于早古生代海相地层中。现存
- 朱棣文朱棣文(英语: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人物理学家,江苏太仓人,出生及成长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任美国能
- 超大城市超大城市(英语:megacity)是指规模特别巨大的城市,国际上通常认为超大城市的都会区人口数量需要超过1000万,这恰好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认定的“超大城市”的标准。联合国统计
- 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实验研究院(简称国研院、国家研究院、NARLabs)是中华民国一个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之公设财团法人机构,主管机关为科技部,主要目的为统合、协调各国家实验室之运作,以因应台湾科
- 膝外翻膝外翻(英语:Genu valgum),又名X型腿,是指双腿伸直时膝关节形成一个角度使两膝相互接触。严重的外翻畸形通常使得双腿同时伸直的时候让两侧足部无法相互接触。外翻意味着膝关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