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11-26 13:51:30 #族
在化学中,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栏的化学元素称为族(英语:Group,Family)。长式周期表共分成18族,而f区元素的字段(在第3族和第4族之间)没有编号。同一族中的元素(尤其是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价电子构型相似,而价电子构型一般都会决定元素的性质。当然,由于元素处在不同的周期,它们的性质也会有一定的递变性。族有三种不同的编号系统;根据所使用的系统,可以将相同的编号分配给不同的族。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从1990年左右开始就推荐使用“第1族”到“第18族”的现代编号系统,取代化学文摘社(CAS,在美国更受欢迎),以及IUPAC在1990年之前(在欧洲更受欢迎)的编号系统。化学界普遍接受十八族的编号系统,但对几种元素从属于哪一族仍存在一些争议,其中对第1周期元素(即氢和氦)和内过渡金属的分歧较大。族也可以使用其最上面的元素来标识,或具有特定名称。例如,第16族也被称为氧基或氧族元素。铁系元素是个例外,通常是指第8族,但在化学上也可能表示铁、钴、镍,或其他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集合。在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中,通常指铁、钴、镍、铬和锰。在历史上,已经使用了几组族名::碱金属     :碱土金属     :过渡金属     :贫金属     :类金属     :其他非金属     :稀有气体根据IUPAC最新的规定,周期表的族应从左到右用阿拉伯数字编为1-18族。但目前还有两种方法也很常用:旧的IUPAC法和CAS法。旧IUPAC法把前10族编为A族(主族),其余为B族(副族),稀有气体被分在0族。数字采用罗马数字,8-10族都是ⅧA族。CAS法把主族元素编为A族,过渡元素编为B族,数字也采用罗马数字,而8-10族成了ⅧB族。欧洲国家常用前者,而美国常用后者。IUPAC为了防止族号出现错乱,出台了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办法。上述第3族元素的第四、五、六周期者为稀土元素(第六周期者为镧系元素)、第七周期者为锕系元素、第八、九周期者为超锕系元素;而第8、9、10族元素合称为ⅧB族,第四周期者为铁系元素、第五、六周期者为铂系元素、第七、八周期者则不属于任何一类。此外,已经提出使用但并未获得广泛接受的其他名称有:第12族为“挥发性金属”;第13族为“icosagens”;第14族为“结芯片素”、“adamantogens”和“merylides”;和第18族为“aerogens”。现时仍有两组较旧的族号仍在使用,分别是 CAS(化学文摘社)和旧IUPAC族号。两组族号皆使用了数字(不论是阿拉伯或罗马数字)和字母“ A”和“ B”。两组系统在数字上一致。数字表示该族元素的最高氧化数,因此与具有相同数字的其他元素表现出相似的化学反应。大多数情况下,该数字以线性增加的方式进行,一次在周期表的左侧,一次在右侧(参见元素的氧化态列表(英语:List of oxidation states of the elements)),其中过渡金属存在一些不规则性。但是,两个系统使用字母的方式有所不同。例如,钾(K)具有一个价电子。因此,它位于第1族中。钙(Ca)处于第2族中,因为它包含两个价电子。在旧IUPAC系统中,字母A和B代表周期表的左(A)、右(B)两部分,而在CAS系统中,字母A和B代表主族元素(A)和过渡元素(B)。旧IUPAC系统在欧洲经常被使用,而CAS在美国最常见。由于它们使用相同名称来表示不同的含义造成了混乱,因此便开发新的IUPAC方案,以替换这两个系统。新系统简单地在标准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对族进行递增编号。 IUPAC提案于1985年首次发表,以征询公众意见,,后来被纳入于1990年版的“无机化学命名法”。

相关

  • 自体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碱基核碱基(英语:Nucleobase)是指一类含氮碱基(nitrogenous base),在生物学上通常简单地称之碱基(base)。是在DNA和RNA中,起配对作用的部分。核碱基都是杂环化合物,其氮原子位于环上或取代
  • 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基因学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静脉静脉是循环系统中使血液回流心脏的血管。大多数静脉(体循环的静脉)携带的血液氧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它们把血从体组织带回心脏,肺循环的静脉和肺静脉中的血液氧浓度是最高
  • 炭疽炭疽病(英语:anthrax)是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感染途径包括皮肤接触、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注射等四种,通常在感染一天至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症状,经由皮肤接触的感染起初会出现小
  •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能受体(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s,或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类接受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所接受的儿茶酚胺类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尽管
  • 吡莫地韦吡莫地韦(VX-787,JNJ-63623872)是一种抗病毒药,被开发用于治疗流感。它可作为流感病毒聚合酶碱性蛋白2的抑制剂,并在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 陆生植物陆生植物一般指生活在陆地上且茎叶完全伸展在空气中的植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拥有庞大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学与进化生物学中,陆生植物一般特
  • 克鲁尔-布西症候群克鲁尔-布西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又称为双侧颞叶切除综合征,指颞叶、杏仁体受损所导致的特殊行为,最典型的症状为把任何看得到的东西塞进嘴里,或是对任何生物做爱。这个
  • 副粘液病毒科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个亚科,副粘液病毒亚科(Paramyxivirinae)及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副粘液病毒亚科除已归类六属病毒外,还有尚未归类之马麻疹病毒属(Equine Morbi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