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激肽

✍ dations ◷ 2024-07-01 05:45:55 #缓激肽
结构 / ECOD缓激肽(英语:Bradykinin)是引起血管扩张的一种肽,因此导致血压降低。一类名叫ACE抑制药的用于降血压的药物会增加缓激肽的浓度(通过抑制其降解)进而降低血压。缓激肽是通过释放前列环素、一氧化氮以及内皮衍生的超极化因子作用于血管的。缓激肽是一种具生理学与药理学活性的肽,是蛋白质的激肽类成员之一,由九个氨基酸组成。缓激肽是一种含有九个氨基酸的肽链。缓激肽的氨基酸序列是 Arg-Pro-Pro-Gly-Phe-Ser-Pro-Phe-Arg (RPPGFSPFR)。其化学式为C50H73N15O11。激肽-激肽释放酶系统通过溶蛋白性裂解其激肽原前体而产生出缓激肽,这里的激肽原前体是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或HK),完成此过程的酶为激肽释放酶。在人体中,缓激肽被三种激肽酶降解: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氨肽酶P(APP)以及羧肽酶N(CPN),他们分别切割7~8、1~2和8~9号位肽键。缓激肽是一种强大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会导致非血管的平滑肌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并且亦涉及到疼痛的机制。缓激肽也会导致尿钠增多,有助于降低血压。缓激肽会使新皮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内部钙离子水平升高,致使它们释放谷氨酸。在某些使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的病人中,缓激肽被认为是导致干咳的诱因。这种难以治疗的咳嗽通常是由于停止ACE抑制药的治疗而导致的。在此种情况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被用于下一步治疗。缓激肽的活性过高被认为在一种名叫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罕见疾病中扮演了角色,这种病曾被称为遗传性血管-神经水肿。分娩后婴儿首次分泌的缓激肽会导致动脉导管收缩并最终使其退化,形成肺动脉干与主动脉弓之间的动脉韧带。激肽B1与B2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家族。缓激肽于1948年由三名工作于Maurício Rocha e Silva领导的巴西圣保罗生物学会中巴西生理学家与药理学家发现的。

相关

  • 纤维化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又称为弥漫性肺病 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是一群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以及肺内血管及淋巴
  • 红螺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下的一目。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本目很多细菌属于紫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
  • δ-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δ-变形菌要么寻常脱硫弧菌是变形菌中的一类,与ε-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气溶胶气悬胶体(aerosol;又称 气溶胶、烟雾质),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颗粒物质则被称作悬浮粒子,其粒径大小多在0.01-10微米之间,根据其生成原因
  •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英语:Anorexia),也作食欲减退、食欲缺乏,民间常称“没胃口”,是指食欲降低的一种症状。虽然在许多非科研出版物中该词也可指代神经性厌食症,但是食欲不振的成因却多种多样
  • 鸦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镇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
  • 气压气压的国际单位制是帕斯卡(或简称帕,符号是Pa),泛指是气体对某一点施加的流体静力压强,来源是大气层中空气的重力,即为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在一般气象学中人们用千帕斯卡(KPa)、
  • 子宫颈炎宫颈炎(英语:Cervicitis),是一种女性子宫颈的炎症。它多因性传播疾病感染造成,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沙眼衣原体。也可因宫颈手术操作后造成的宫颈损伤,使病原体得以进入损
  • 纵膈纵膈(mediastinum)是描述胸腔中心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包围的构造,并无一个明显的界限。本区域包含许多解剖构造,包含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系统、食道、气管、膈神经(英语:phrenic nerve)、
  • 先天性挛缩细长指先天性挛缩细长指是一种遗传病,其症状包括多发性关节的先天挛缩、细长的手指与脚趾、脊柱侧弯或后凸、骨质减少、胸部及脸部变形、肌肉发育不良等。其发生率为1/2,但只会在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