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少年

✍ dations ◷ 2025-08-22 11:51:18 #灌篮少年

《灌篮少年》漫画指南封面。

《灌篮少年》,为八神浩树的篮球类型日本漫画。曾被改编成电视动画、游戏和舞台剧。也是2007年第31届讲谈社漫画赏少年部门的得奖作品。

1989年开始在讲谈社旗下漫画杂志《月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至2015年。单行本第1部全23卷,以藤原、三浦、石井及土桥4个人的国中时代为中心的第0部《THE EARLY DAYS》全1卷,第2部同名作品标题后面加上《ACT II》全30巻,第3部《ACT3》全21卷。连载时话数的单位有两种,在漫画杂志上用“第○话”表示,单行本则是“SCENE-”。正篇完结之后,2016年2月开始至2017年1月,继续在《月刊少年Magazine》(2016年3月号至2017年2月号)集中连载特别篇《DEAR BOYS OVER TIME》。

特别篇连载终了经过2年之后,宣布继续在《月刊少年Magazine》从2018年11月号(2017年10月6日发售)开始连载ACT4新作续篇。但是ACT4的故事主舞台是以瑞穗高校以前的对手湘南大相模高校为主,时间设定是在瑞穗高校打败天童寺高校获得冠军大约过了1年以后。

由于灌篮少年是从1989年7月号开始连载至2016年1月号为止长达26年的篮球漫画,因此有不同的时空背景,但人物的年龄却不曾改变,如在故事世界中的时间随剧情发展只经过了1年,故事的年代设定是在开始连载时的1989年,ACT2之后才进入1990年。但是在现实世界的1990年篮球规则还没改成4节制和24秒进攻(日本则是在2001年执行),当时尚未问世的附有(在日本)1seg数字电视服务的移动电话(2006年左右普及化)也在剧中出现。然而,作者说“刚开始连载这部作品的时候,移动电话还未普及,作中的角色们有了移动电话之后产生一种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这样的话无法跟未持有移动电话的人进行对话”等复杂的心境表示。另外,初期连载时球员们在比赛时穿的球裤是迷你紧身短裤,到了后期随着演变才改成现在(及膝)的大尺码垮裤(在电视动画版的设定则是以ACT II时的款式)。

初期的内容大部分以描写校园生活为主,《ACT II》之后才全面进入以篮球为作品的轴心。内容不只是重视“外连味(日文)”的描写,还有描写篮球的正面精髓。及各所高中职学校的篮球色彩、在比赛中细腻的战术与防守系统。

媒介方面,除了最初始的漫画连载与单行本的发行外,灌篮少年也被改编成电视动画、舞台音乐剧。最早是在1998年发行广播剧CD,2003年4月7日至9月29日首度在东京电视台与AT-X播出全26集的电视动画,由A.C.G.T制作,也是继《头文字D》系列之后在剧中使用“SUPER EUROBEAT(日语:SUPER EUROBEAT)”(日本avex group发行)作动画配乐的作品。同样的漫画版与动画版在剧情设定上也有差异。

2007年由Marvelous与NELKE PLANNING(日语:ネルケプランニング)合作改编成音乐剧,同年12月20日至29日公开演出。之后又在2008年7月25日至8月3日公演续集。2011年由Niconico musical(日语:ニコニコミュージカル)上演第3弹,公演时间4月30日至5月8日。

除此之外,也推出了以漫画剧情衍生而出的小说、作者公认的官方衍生作品。有2002年发行的以女性角色为故事焦点的小说《DEAR BOYS ~The girls' days~》,金春智子著作,八神浩树担任作画。另一部是在2014年迎接连载25周年由八神浩树担任企划监修、樱太助作画的轻松幽默的日常搞笑漫画《NEAR BOYS》(全1卷,2011年10月至2014年2月在《月刊少年Magazine+》1号至8号连载)。

↓参考于东立介绍。

相关

  • 修道院病毒科修道院病毒科是一种由粉介壳虫和蚜虫传播的植物病毒。修道院病毒包括甜菜枯黄病毒(英语:Beet yellows virus)、莴苣传染性枯黄病毒(英语:Lettuce infectious yellows virus)、葡萄
  • 朱益濬朱益濬(?-1920年),字辅源,号纯卿,江西莲花县人,清末政治人物。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知县。官至湖南辰沅永靖道,护理巡抚,辛亥革命后归里。民
  • 柔爱娜·侯斯柔爱娜·侯斯(,1980年4月9日-)美国模特儿,她是《全美超级模特儿新秀大赛第二季》的冠军。柔爱娜在佛罗里达州的杰克逊维尔出生。她的父亲是医生,且在杰克逊维尔工作,她的母亲在她父
  • 曼达洛人 (电视剧)《曼达洛人》(英语:),又名《星球大战:曼达洛人》(英语:),是一部美国太空歌剧网络电视剧,取材自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故事发生在《星球大战VI:绝地归来》事件五年后。该剧主要由
  • 横滨海湾大桥横滨海湾大桥(日语:横浜ベイブリッジ,英语:Yokohama Bay Bridge)是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长860m(中央支间长460m)的斜张桥。设计上参考了名港西大桥的方案。名称模仿旧金山的海湾
  • 2010年5月中国大陆检阅
  • 耿寿姬耿寿姬(?-518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嫔妃。耿寿姬是定州钜鹿曲阳人,父亲耿绍,为建中将军、魏郡太守。母亲是冀州勃海人吴氏。兄长耿神宝,魏献文帝时行顺州、定州。堂兄弟耿世明,为郡功曹,督护本县令。耿世明之子耿海宾为郡功曹,复为郡中正。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三月初八日耿寿姬去世。
  • 周琪 (生物学家)周琪(1970年4月-),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国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党组成员、副院长。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1996年取得东北农大理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东北农业大学校友中的第一位中科院院士。
  • 路易·戴朱瓦皮耶·约瑟夫·路易·戴朱瓦(Pierre Joseph Louis Déjoie,1896年2月23日-1969年7月11日),海地穆拉托人出身的政治家,甘蔗种植家、地主、工业家、农业工程师。他是法国奴隶主后裔,推翻福斯坦一世的法布尔·热弗拉尔是他祖先。他在1946-50年为海地参议院议员,他曾在1957年与弗朗索瓦·杜瓦利埃竞逐海地总统,因不获军方支持失败了。
  • 尖吻南茴鱼尖吻南茴鱼(),又名新西兰河鳟,是已灭绝的胡瓜鱼目,生活于新西兰的低地河流。它们长约20至40厘米。尖吻南茴鱼像后鳍鲑生活在远洋带的浅水区。它们于1800年代的夏天至冬天广泛分布在低地河流。它们的生命周期可能如银鱼及后鳍鲑般,在淡水成长及产卵,初出生的幼鱼会被冲到海洋生活几个月。尖吻南茴鱼的数量在欧洲人到达新西兰后开始减少,早到187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提出它们减少的问题。于1923年,巴克(Te Rangi Hīroa)在北岛东面的罗托鲁瓦河发现尖吻南茴鱼。于1930年,大英博物馆不知从何获得了尖吻南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