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都市铁路(越南语:Đường sắt đô thị Hà Nội/塘鐵都市河內)是越南首都河内市一座兴建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根据越南政府在2016年颁布的河内市交通运输规划(至2030年),河内将兴建12条轨道交通线路(9条都市铁路线,3条单轨铁路);其中两条线路将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通车,以应付河内市民对公共交通服务的需求,并解决当地的交通挤塞问题。
连接呠和河内站的3号线已经在2010年动工,预计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分段通车;而连接吉灵和河东的2A号线也在2011年动工,通车日期不明。施工期间,河内都市铁路2A号线和3号线曾经出现融资困难、施工进度缓慢、工业意外等问题。
河内市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91年河内市取消所有有轨电车线路后,当地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也开始膨胀;截至2010年(第一条轨道交通线开工的年份),河内市常住人口691万人,栋多、二征夫人、还剑、巴亭郡的平均人口密度更是高达31395人/平方公里。预计到2030年,河内市常住人口还会增加到800万人。人口膨胀令城市道路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引致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挤塞,阻碍经济活动的进行。因此越南政府和河内市人民委员会(市人委,即市政府)便在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提出兴建都市铁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计划。
越南政府在1998年批复《河内首都至2020年总体规划》的调整方案,提议在河内市优先建设都市铁路系统,兴建5条都市铁路(高架线或地下线),使之成为河内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规划方案提出关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措施,目标是把城市公交运量占出行总量的比率提升到30%。2002年颁布的《至2020年越南铁路运输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2006年颁布的《2006—2010年5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也提出相似的建议,并提出都市铁路系统不迟于2010年通车的目标。外国进行的都市铁路规划、研究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04年完成的一项可行性研究,法国交通工程顾问公司赛思达在2004年至2005年完成的两项可行性研究,以及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在2007年应越南政府要求完成的《河内首都综合都市发展规划》。这三个国家的顾问建议河内市修建包括3号线(呠-河内站段)、2A号线(吉灵-河东段)等6条轨道交通线。2008年越南政府批复通过《首都河内至2020年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批准河内市兴建上述的城市铁路线。
3号线(轨道交通试验线;呠-河内站段)和2A号线(吉灵-河东段)先后在2010年9月25日和2011年10月10日动工,其中3号线由法国政府、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越南政府出资兴建,2A号线则采用中国大陆提供的贷款兴建,承建商为中铁六局。两条都市铁路线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包括:一、征地程序出现困难,二、融资困难,拖累2A号线及3号线的施工进度,三、2A号线及3号线施工现场曾发生多起工业意外,造成人命伤亡。2A号线由于工程延误和行政程序问题,仍未能开放通车;3号线将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分阶段通车。与此同时,河内市人委也在2014年决定成立以由政府全资拥有的河内铁路独资责任有限公司,负责城市铁路系统的运营。
河内都市铁路2A号线采用第三轨受流,车组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制造,采用B型车4辆编组,设计时速80公里,车卡最大宽度达到2.8米,整车组最大载客量为1326人。3号线车组将由法国阿尔斯通制造,属于Metropolis系列。
2016年颁布的《河内首都至2030年(展望2050年)交通运输规划》提议兴建的都市铁路线共有12条(包括9条都市铁路线和3条单轨铁路)。
根据2016年的规划,1号线全长约36公里,设站23座,起于玉洄,止于阳舍,途经河内站、安员等地,与现有的铁路线(河同铁路、南北铁路)共线,分两期施工。1号线一期工程为安员综合基地和甲八-嘉林段的建设工程,投资总额为18兆0790亿盾;二期工程为玉洄-甲八段和嘉林-安员段的建设工程,投资总额为8兆8960亿盾;一、二期线路全长约26公里。本项目由交通运输部担任投资方,由日本和越南政府出资援建,原订在2017年完工,不过截至2018年6月仍未动工。期间,工程设计咨询项目的承办商日本交通技术承认在投标期间向越南交通系统公职人员行贿,引致铁路工程和贷款程序的停滞。本项目的投资总额已经调整为190亿4600万盾。未来1号线会由安员向东北方延伸至嘉林县阳舍社。
根据2016年的规划,2号线全长约42公里,设站32座,起于内排,止于黄国越路,途经还剑湖畔等地。其中南昇龙-陈兴道段全长11.5公里(地下段8.5公里,高架路段3公里),设站10座(地下站7座,高架站3座),起于南昇龙(Ciputra)新都市区,止于陈兴道路,沿阮文暄路(延长段)、黄国越路、黄花探路、潘廷逢路、古街区、丁先皇路等道路兴建。本项目由市人委担任投资方、由日本出资援建,原订在2017年完工,不过截至2017年3月,本地铁线仍未动工。本项目的投资总额已经增加到约35.68兆盾,比原先的投资成本高出两倍。陈兴道-上亭段全长5.9公里,设站6座,全线设于地下,将由市政当局担任投资方、由日本出资援建,估计投资总额为28.9兆盾;项目预算已于2017年11月交予计划投资部审批。
2A号线全长约13公里,设站12座,全线为高架铁路,起于栋多郡吉灵坊,止于河东郡安义坊,沿豪南路、阮廌路等道路兴建,由交通运输部担任投资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资援建,已于2011年10月10日正式动工,原订在2015年完工。项目施工期间曾引起公众和技术专家的安全疑虑,原因是:一、项目工地曾发生多宗工业意外,引致一名途人死亡,多名途人受伤,二、2A号线高架桥的设计起起伏伏。此外,影响项目的进度还包括融资困难、征地、设计变更等问题。2A号线已于2018年9月2日至12月30日期间完成调试,不过碍于驾驶员资格、工程细节、验收交接程序繁复等问题,仍未能开放载客。2A号线远期将沿国道6号向西南方延伸至彰美县春梅市镇。
根据2016年的规划,3号线全长约26公里,设站26座,起于怀德县站㵢市镇,止于黄梅郡,途经呠(越南语:Nhổn,位于北慈廉郡)、河内站等地;远期建设的3号线延长线呈西北-东南走向,全长30公里,接续呠-河内站段,沿国道32号兴建,连接一座位于山西市社的卫星城市。其中呠-河内站段全长约12.4公里(地下段3.5公里,高架路段8.4公里),设站12座(地下站4座,高架站8座),呈东西走向,沿国道32号、胡松茂路、春水路、纸桥路、金马街等道路兴建。本项目由市人委担任投资方、由法国政府、亚洲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和越南政府出资援建、承建商为韩国企业,已于2010年9月25日正式动工,原订在2015年完工。截至2019年7月底,3号线的建设工程已完成51%,其中地下段工程已完成5%,高架段(不含车站)的土木工程已完成99.5%,车站的建设工程已完成61%。按照河内市人委的决定,预计高架段将在2021年4月通车,全线将在2022年12月通车。3号线施工期间出现的问题包括设计变更、征地、移动地下管线、施工空间狭小等问题。
根据2016年的规划,5号线全长约39公里,设站17座,起于文高路,止于和乐。其中地下段起于西湖南岸,止于美亭国家会议中心,沿文高路、阮志清路、陈维兴路兴建;紧接的路段将设于地面或高架桥上,沿昇龙大道兴建。
河内市人委已于2019年3月决定,2A号线将按里程收费,起步价7,000盾(已包括出行保险,由市人委补贴),以后每增600盾可乘里程为1公里。使用预付卡的乘客只需要扣除实际车资即可乘车,购买单程票的乘客则需要按照四舍五入(准确至千位)的原则缴付相应的车资。另外,一日票收费30,000盾,供普通乘客购买的月票收费200,000盾。市人委还已经根据河内铁路独资责任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意见,向市人民议会提出在2A号线向优先对象(例如换乘公交的乘客)实施票价减免安排,并建议在2A号线通车后15天内免除乘客的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