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马来西亚英语
✍ dations ◷ 2025-07-20 15:51:59 #马来西亚英语
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n English)是指在马来西亚使用的英文。特别的是。马来西亚式英语是由美式英语及英式英语的混搭,加上马来西亚惯用的独特语调而形成的。马来西亚社会种族多元化,马来西亚英语也属于马来西亚的第二官方语言,作为第一官方语言马来语之外的沟通语言。由于英国曾在马来西亚进行殖民统治,马来西亚的教育所传授的英语为英式英语(British English),语法、句子结构等方面亦随着英式英语,但腔调方面并没有所强调要求。尽管如此,因受美国影视片在马来西亚英文媒体的影响,马来西亚英语的语音混搭着美式英语或个人母语如本地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等等。在华人名字转写英文拼法上,同新加坡式英语为中式英语方式,例如政治人物廖中莱(Liow Tiong Lai)、魏家祥(Wee Ka Siong)等等。除了自小受英语教育人士之外,马来西亚人的英语口语表达方式有别于美式英语,腔调和语汇有融入当地语言(马来语、汉语、闽南语、粤语)的情况,类似新加坡式英语(两者大多数时候可以互通)。如在一些特定的句尾加上"la"(啦)、"meh"(咩)、"mah"(嘛)"ho"(嗬)、"aiyo"(哎哟)、"lo"(咯)、“oh ”(哦)、“one ”(的)等。在与本国人(或新加坡人)用英语交流时甚至会直接引用非英语词汇,如salah(错误或故障,源自马来语)、tauke(老板,源自闽南语)、ganjiong(紧张,源自粤语)等。这种情况仅限口语表达以期增加亲切感,正式文书或学校授课中不会使用这类词汇。马来西亚英语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关
- 核型核型(英语:Karyotype)是一种生物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用于核型分析。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排列在细胞赤道板,是观察它们的最好时机。对这些细胞染色,通过显微镜拍照获
- 脱氧核糖核苷酸去氧核糖核苷酸(英语:deoxyribonucleotide)是DNA(脱氧核糖核酸,英语:deoxyribonucleic acid)的小分子单体。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包括三个部分:一个碱基、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
- 白匈奴嚈哒(Hephthalites)又作挹怛、挹阗,是晚古典时代西域的一支游牧民族,曾于中亚、南亚地区建立规模广大的嚈哒帝国。嚈哒人被东罗马帝国史学家称为“白匈奴”,其亦曾自号匈奴。嚈哒
- 逆反应可逆反应(英语:reversible reaction)是指通常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例如:生成物变为反应物的速率小到可以忽略的反应则称做不可逆反应。事实上,
- 159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大隈重信大隈重信(1838年3月11日-1922年1月10日),幼名八太郎,是日本武士(佐贺藩藩士)、政治家、教育家。从一位大勋位侯爵。曾任参议兼财务大臣、外务大臣(第3、4、11、14、29任)、农商务大臣
- 现行盲文现行盲文是一种用于拼写汉语普通话的盲文,195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并在全国推行。虽然后来推出了汉语双拼盲文,在中国大陆,本方案仍更为通行。现行盲文是表音文字,汉语
- 札波罗结州扎波罗热州(乌克兰语:Запорізька область,转写:Zaporiz'ka oblast')是乌克兰东南部的一个州,濒临亚速海。面积27,180 平方公里,人口 1,877,200(2006年)。首府扎波罗
- 短干扰核糖核酸小分子干扰核糖核酸(英语:small interfering RNA,缩写为siRNA),又译为小干扰核糖核酸,又称短干扰核糖核酸(short interfering RNA)或沉默核糖核酸(silencing RNA),是长度20到25个核苷酸
- 大提顿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英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或译大蒂顿国家公园)是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公园。公园的名称来自于大提顿峰。大提顿峰标高4,199米,是提顿山脉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