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学派推断

✍ dations ◷ 2025-07-12 16:53:18 #统计推论

频率学派推断(Frequentist inference)是一种统计推断,强调通过数据出现的频率或比例,从样本数据中得出结论。它的另一个名称是频率学派统计,这是一种推断的框架,两种完善的方法统计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就是以此为基础的。除了频率学派推断之外,统计推断的主要替代方法是贝叶斯推断,而另一种是基准推断 。

虽然贝叶斯推断有时被认为包含了最优决策的推断方法,但为简单起见,这里采用更受限的观点。

频率学派推断与概率的频率学派诠释有关,特别是任何给定的实验都可以被认为是同一实验的可能重复的无限序列得的一种情况,每一次都能够产生统计独立结果。在这种观点中,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频率论推断方法实际上要求正确的结论在这个假想的重复集合中以给定高概率出现。但是,可以在略微不同的步骤下开发完全出相同的程序,这是一个采用预先实验观点的方法。我们可以争论说,实验的设计应该被考虑在内,在进行实验之前,决定将采取哪些确切步骤以从尚未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这些步骤可由科学家指定,因此很有可能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概率与尚未发生的随机事件集合相关,因此不依赖于概率的频率学派诠释。Neyman等人已经讨论过这种表。

类似地,贝叶斯推断通常被认为几乎等同于贝叶斯概率的解释,因此频率学派推断和贝叶斯推断之间的本质区别与对“概率”本质意味的两种诠释之间的差异是相同的。然而在适当的情况下,贝叶斯推断(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应用贝叶斯定理)被那些采用频率学派概率诠释的人使用。

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推理方法存在两个主要差异,这些差异未包含在上述概率诠释的考虑中:

相关

  • 日本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港澳台译为日本脑炎),中国大陆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导致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
  • 眶上裂眶上裂(Superior orbital fissure)位于眶腔上部的开口。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经由此处入眶。
  • 距可以指:
  • 下加利福尼亚州^ a. 2010 and later, Baja California is the only state to use the USA DST schedule state wide, while the rest of Mexico (except for small portions of other nor
  • 西语裔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乔赛亚·威拉德·吉布斯乔赛亚·威拉德·吉布斯(英语:Josiah Willard Gibbs,1839年2月11日-1903年4月28日),美国科学家。他在物理学、化学以及数学领域都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其中在有关热力学的实际应用
  • 张家树张家树(1893年-1988年)原名张端六,圣名类思,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第一任自选自圣的主教,任期为1960年至1988年。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6月30日,张家树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老城厢马
  • 爱尔莎·爱因斯坦爱尔莎·爱因斯坦(英语:Elsa Einstein,1876年1月18日-1936年12月20日),是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 爱尔莎的母亲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亲姐妹、爱尔
  • 霍比特人电影系列《霍比特人》(英语:)是一系列史诗奇幻冒险电影,由彼得·杰克逊执导并兼剧本编写和制片的工作,剧情根据J·R·R·托尔金于1937年所著的小说《霍比特人历险记》改编。伊恩·麦凯伦
  • 片桐且元京都府京都市の大徳寺玉林院采女、孝利、为元、片桐且元(1556年-1615年6月24日),日本战国时代、江户时代武将及大名。父亲是浅井氏家臣片桐直贞,母亲名字不明。其弟贞隆是江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