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戏

✍ dations ◷ 2025-11-23 01:33:58 #中国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使用平面的、关节可动的、镂空的人形,并将其置于光源与半透明屏幕或布帘间,用以叙说故事及娱乐的传统表演艺术。在过去电影、电视等媒体尚未发达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皮影戏可能在中亚—中国大陆或印度地区源起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不少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李少翁进言说他有招魂之术,并设帐弄影以招嫔妃李夫人之亡灵。正如陕西皮影的流传:“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另一说亦与亡灵有关,唐代俗讲僧在佛寺利用灯影说理和超渡亡灵。所以,皮影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无论如何,皮影戏至宋朝时已有相当的规模与水平,而且相当盛行。南宋时,杭州更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至元代,军队更带同皮影班子随军远征,将皮影传到中亚的国家;在13-15世纪,由西亚再传到欧洲各国。皮影盛行于关中一带,传统剧目就有计数百本,唱腔则多达几十种。皮影戏于明朝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已十分盛行。明末清初,皮影艺术与道教结合,产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至清朝,皮影艺术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大户人家,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养影班为荣。但在清朝后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场聚众起事,曾出现禁演影戏和拘捕皮影人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不过在抗日战争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戏来宣传抗日的斗争。自中国解放后,残存皮影戏班和艺人,在当时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复苏。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皮影艺术因破四旧而再遭打击。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虽然皮影戏得以复苏和发展,但仍受电子影视和流行文化所冲击。中国的皮影艺术经过长期的流变,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诸如山西皮影、陇东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山东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独有的风格特色。在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一度广受欢迎。纸影戏台湾皮影戏据说自三百多年前由广东潮州传入。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根据宋朝《梦梁录》记载:“京师初以素 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皮影原是用纸剪制,后来才改用皮革刻制。现时的皮影戏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场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绘皮革制成。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制作皮影的民间传统工艺基本步骤,分别是∶刮皮、浆皮、描样、雕镂和着色。但若仔细,制作过程可由刮、磨、洗、刻、着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约3000刀。皮影的造形制作,主要汲取了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和唐代的壁画等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再配以镂空的线雕花纹。镂空线雕花纹不单给予优美的造型外观,而且避免了表演时出现大片黑影。皮影人约30cm高,多为侧面形像,外形轮廓以线条简洁、平滑流畅为主。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实和准确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在灯光映照下,美丽的皮影人便活龙活现的展示在观众眼前。宋代皮影戏的内容,主要是“……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到清代时,影戏剧目分两类:整本(亦称整套)和单出(亦称单折)。此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河北乐亭的影戏剧本作家高述尧所编写的《二度梅》、《镇冤塔》、《白狐裘》、《珠宝钗》被奉为滦州影戏的新四大影卷,能唱高述尧的剧本成为昔日衡量皮影艺人水平的依据。现在,著名的皮影艺术流派分别是山西皮影、陇东皮影和陕西皮影。皮影戏演出的关键,在于操耍技巧和唱功。而此关键技巧都是经由师父传授,学徒长期苦练的成果。另外,皮影戏还要配合音乐和灯光效果,才能触动观众的情绪起伏。皮影戏被摄制后,制成动画,于电影上放映。

相关

  • 吞咽困难吞咽障碍(dysphagia) 是描述在吞咽时出现困难的医学术语,虽然归类在国际疾病分类-10症状与症候的次分类下 ,此术语有时会单独使用, 有些有吞咽障碍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此困难。
  • 严重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非游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英语:Non-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能量低的射线(粒子(主要是光子)或波的双重形式)或电磁波。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无法从(绝大
  • 肉眼在量测或观察上,肉眼是指在没有配合光学仪器(如望远镜或显微镜)的情形下进行的视觉观察或检测。在天文学上,肉眼可以观察一些较显著的,不需配合天文仪器的现象,例如彗星经过或是流
  • 公孙龙公孙龙(前320年-前250年),东周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传说字子秉,曾经做过平原君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白马非马”和“离坚白”等论点而著名。与公孙龙齐名的是另一名家惠
  • 双体二聚体(Dimer)或称双体、二聚物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意义,但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物质,以成双的型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化学上,凡是两个分子结合
  • 达德利·赫施巴赫达德利·赫施巴赫(Dudley R. Herschbach,1932年6月18日-),美国化学家。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与李远哲和约翰·波拉尼共同分享了1986年的诺贝尔化学
  • CK有机钾化学是研究碳-钾键的化合物的化学分支。有机钾化合物非常活泼,C-K键有高度的离子性。有机钾化合物可以由金属钾和卤代烃直接反应得到,一般选用氯代烃:但这种制法容易发送
  • 秦汉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秦朝和汉朝的并称,该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废除西周封建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秦汉两朝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是塑造中国的民族性格的时
  • 武王周武王(?-?),姬姓,名发,谥武,曰名为珷帝日丁,西周第一代天子,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珷。是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正妻为邑姜,西周的创建者。夏商周断代工程断代其在位时间为前104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