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急迫性尿失禁
✍ dations ◷ 2025-11-24 20:53:09 #急迫性尿失禁
过动性膀胱(Overactive bladder,简称OAB),又称为膀胱过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syndrome),急迫性尿失禁;欲望性尿失禁(Urge incontinence),经常会有急切的想去排尿的症状,且会对个人的生活品质造成负面影响。这种经常需要排尿的症状可能发生在白天,造成频尿症;若发生在夜晚,则造成夜尿症或日夜皆有想要排尿的症状。如果有膀胱失禁的现象,则为尿失禁。有超过40%的膀胱过动症患者伴随着失禁的现象。并有40%到70%的尿失禁的患者是因为膀胱过动所造成。此症状并不威胁生命安全,大多数患者长年都受此困扰。造成膀胱过动症的原因至今仍未明确。危险因子包含肥胖、咖啡因及便秘。未良好控制糖尿病的患者、行动不便者(英语:mobility)及慢性骨盆腔疼痛(英语:chronic pelvic pain)可能会使症状加重。患者往往在有症状一段时间后才寻求治疗,而且常常是由照顾者发现此症状。诊断一般是靠病人的症状及体征进行,而且要排除泌尿道感染及神经调控障碍(英语:Neurogenic bladder dysfunction)等因素。每次排尿时的尿量相对不多,若排尿时疼痛,可能除了膀胱过动症外,还有其他相关的疾病。通常膀胱过动症不一定需要特定的处置。但若是需要治疗,初期治疗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膀胱训练(英语:bladder training),以及其他行为治疗。如体重超重的患者减重、减少咖啡因的摄取,和适量地饮用液体等,都可能对病情有所助益。只有在其他途径都无效时,才会建议使用药物(通常是抗胆碱药物(英语:anti-muscarinic))。不过用药不一定比由行为改善的方式来得更加有效,甚至对老年人而言,用药较容易造成副作用。另外也可以将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到膀胱壁;一般并不推荐放置导尿管或进行手术。最后,以日记的模式追踪,将可以帮助判断采取的治疗对患者是否有效。估计约有7-27%的男性与9-34%的女性患有膀胱过动症,而随着年龄增长,罹患膀胱过动症的人数也逐渐增加。部分研究显示膀胱过动症好发于女性,尤其是尿失禁的患者。在美国,2000年时花费在膀胱过动症的经济成本估计约有126亿美金及42亿欧元。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英文:complete blood count,CBC; full blood count,FBC),又称为血常规、血象、血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 或 血液细胞计数,是医生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常常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子宫颈炎宫颈炎(英语:Cervicitis),是一种女性子宫颈的炎症。它多因性传播疾病感染造成,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沙眼衣原体。也可因宫颈手术操作后造成的宫颈损伤,使病原体得以进入损
- 叶酸缺乏症叶酸缺乏症(英语:Folate deficiency)是膳食中缺乏叶酸所致的疾病。叶酸缺乏贫血症是此症状的医学名词。脑叶酸缺乏症(Cerebral Folate Deficiency)是一种近年发现的罕有脑疾,患
- 头孢咪唑头孢咪唑(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Cefpimizole”)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羧基青霉素:羧苄西林(卡茚西林) · 替卡西林 · 替莫西林 脲基青霉素:阿洛西林 · 哌拉西林 ·
- 雄激素受体1E3G, 1GS4, 1T5Z, 1T63, 1T65, 1XJ7, 1XOW, 1XQ3, 1Z95, 2AM9, 2AMA, 2AMB, 2AO6, 2AX6, 2AX7, 2AX8, 2AX9, 2AXA, 2HVC, 2OZ7, 2PIO, 2PIP, 2PIQ, 2PIR, 2PIT, 2PIU, 2PIV
- 上髁炎上髁炎(英语:Epicondylitis)是一种肌肉骨骼疾病(英语: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是指上髁(英语:epicondyle)炎症 。由反复性的活动所引起。在运动员中,与技术水准不足有相关 。大约95
- 尸体腐败尸体腐败是死亡中第五个的阶段,位于苍白僵硬、尸冷、尸僵以及尸斑之后。此过程涉及动物尸体的分解,例如人类尸体的分解。从广义上讲,腐败可以看作是蛋白质的分解,并最终破坏了人
- 片利共生偏利共生(英语:Commensalism,又称为偏利共栖现象)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
- 蛙壶菌蛙壶菌(学名: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是一种壶菌门真菌,可以引起两栖类的壶菌病。它们最初是于1998年发现,在其后的十年内,造成了大量两栖类的死亡,引发多个物种灭绝,是为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