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桂星

✍ dations ◷ 2025-08-16 07:04:48 #1764年出生,1826年逝世,嘉庆四年己未科进士,清朝庶吉士,清朝翰林,清朝河南学政,清朝江西学政,清朝湖北学政,内阁学士,清朝工部侍郎,清朝通政使司副使,清

鲍桂星像,叶衍兰辑,黄小泉绘,收于《清代学者像传》

鲍桂星(1764年-1826年),字双五,号觉生,安徽歙县人。清朝官员,文学家。

鲍桂星于嘉庆四年(1799年)中己未科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嘉庆八年(1803年)擢中允。次年典试河南,留任学政。历改江西、湖北学政,累迁内阁学士。

嘉庆十八年(1813年),闻林清起事,是为癸酉之变,上疏条陈十事,得到仁宗嘉奖,升工部侍郎。次年,因弹劾刘荣黼等失职,反遭荣黼攻击,称其妄言朝廷轻满洲重汉人,仁宗大怒,将桂星革职,且不准其回籍,令在京闭门思过。五年后,上意方解,桂星复官编修。

宣宗即位,擢侍讲,又擢通政司副使。道光四年(1824年)升詹事府詹事,文渊阁直阁事。不久病卒。《清史稿》有传。

鲍桂星少从吴定(澹泉)学习诗文,后师从姚鼐。著有《觉生古文》4卷、《觉生诗钞》10卷、《咏物诗钞》4卷、《咏史诗钞》3卷等。另辑有《唐诗品》85卷。

相关

  •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英语:biotaxonomy)通常直接称分类学(英语:taxonomy;法语:taxonomie;西班牙语:taxonomía),是一门研究生物类群间的异同程度,阐明生物间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 枕部枕骨(L'os occipital / occipital bone)中医上又称山骨、玉枕骨、乘枕骨、后枕骨。组成颅骨的29块骨骼之一。共一块。枕骨位通人字缝连接顶骨之后,一直延伸至颅底。枕骨下方中
  • 余岩余云岫(1879年9月14日-1954年1月3日),名岩,字云岫,号百之,谱名允绶,中国浙江镇海人,被认为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全面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本人则主张医学不分中西,反对中医西医
  •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分类大部分中国古典典籍的方法,分经、史、子、集四类,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的所有书籍。由刘向和刘歆编订的《七略》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目录,奠定了中国目录学
  • 锡酸盐锡酸盐是锡的含氧酸盐,有多个种类,可以锡或二氧化锡为原料来制备。它可用作半导体材料或发光材料。它在自然界中有多种矿物,如水镁锡矿等。锡酸盐主要有以下三种:
  • 玄菟玄菟郡(谚文:현도군)是汉四郡之一,其疆域屡屡因为战争及行政重组而有所改变。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设立时疆域最广阔,亦是四郡里最重要的一个, 大约是今北朝鲜咸镜南道、咸镜北
  • 路德城维滕贝格路德城维滕贝格(德语:Lutherstadt Wittenberg),通称维滕贝格(德语:Wittenberg),又译威登堡,是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维滕贝格县的县治,位于该州的东部,易北河畔,德绍-罗斯劳以东,弗莱明地
  • 桐纹桐纹(日语:きりもん)或称桐花纹(日语:とうかもん),是将泡桐科泡桐属植物的花与叶进行图案化处理后而成的家纹总称。日本战国时期的丰臣家即使用五七桐作为家纹。目前,五七桐花纹是现
  • 李光前将军庙李光前将军庙是位于福建省金门县金宁乡的一座道教寺庙,主祀古宁头战役中阵亡的国民革命军军官李光前。李光前于1949年10月25日古宁头战役中阵亡时是十九军第十四师四十二团中
  • 方德万方德万(Hans van de Ven)(1958年1月10日-)是一名知名荷兰汉学家、19和20世纪中国研究的权威。他出生于北荷兰省的费尔森,于莱顿大学修读汉学,并于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