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刹车

✍ dations ◷ 2025-08-24 14:17:00 #自动控制,电动机,电子学,电力系统组件,变速器,机械运动控制

直流刹车是一种减缓交流马达速度的方式,先将交流电源移除,再将直流电压注入马达中,产生刹车的力矩。若马达是由市电供电,直流刹车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模组,若马达是由变频器驱动,一般会使用内建的直流刹车机能。

当马达的交流电压移除时,转子会继续转动,会因为摩擦力使速度渐渐变慢,最后停止。若是大功率的马达或是转动惯量很大,可能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停止,若是应用需求,停止时间要短,或是需要有紧急停止的安全特性,就可以用直流刹车的方式,让马达较快速的停止。

直流刹车系统可以代替摩擦刹车系统,直流刹车只要需要一个小的模组,安装位置也不需要在旋转轴附近,相反的,摩擦刹车系统需安装在旋转轴附近,而且摩擦刹车系统会因为磨损而需要定期的更换。直流刹车系统没有要定期更换的元件,因此也不需要维护。而且摩擦刹车系统需要有制动的方式,可能是人工的,或是者系统控制的制动器,增加系统的复杂度。直流刹车系统可以轻易的整合到马达电路中。

直流刹车的缺点是马达容易过热,因为直流刹车是将马达的动能消耗在马达内部,若刹车时间过长,可能会有马达温度过高的问题。

直流刹车的动作原理是将直流电压注入马达绕组中,产生静止的磁场,对马达有一个固定转子的转矩。转子会因此转矩而慢慢停下来。若停止后,只要持续的给直流电压,转子就会停在原来的位置,并反抗使马达运转的外力,给的电压越大,刹车力就越强。

变频器中也有直流刹车机能,不过应用方式和上述的有些差异。

变频器因为可以控制给马达的频率,因此若要让马达停止,最常见的方式是降低马达频率,使马达渐渐减速即可,不过因为控制方式等差异,变频器可能只能将马达的频率控制在某一很小的频率(例如0.5Hz或是1.5Hz),最后会用直流刹车来让马达停止,称为“停止时直流刹车”。也有些应用需要快速让马达停止,因此不进行降低马达频率的程序,直接进行直流刹车,因为从开始降速到马达静止的过程中,都在直流刹车,因此称为“全领域直流刹车”。

变频器启动马达之前,马达多半是停止的,但像风扇等负载,可能因为外力而使马达旋转,此时启动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因此可以一开始就先用直流刹车使马达停止,称为“启动时直流刹车”。

变频器的直流刹车一般可以设定启动时及停止时直流刹车的时间,刹车转矩则是用刹车电流来控制,不过因为电流仍由变频器的IGBT流出,因此若电流过大,也可能出现过电流的故障,其至损坏IGBT。

变频器的直流刹车也是由马达来消耗马达的动能,因此若长时间直流刹车,马达的温度也会过高。

相关

  • 检验科检验科(英文:clinical laboratory),主要工作是承担各个病房、急诊病人的各类检查工作。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是一个位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努纳维克、努纳武特、格陵兰岛、西伯利亚东部楚科奇半岛的语系。该语系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爱斯基摩语族、阿留申语族。
  • 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是指地理学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地理在不同文化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含义以及发展方向,直到近现代才得到统一。因此地理学史需根据文化地区的不同来分别描述。现在有文
  • 正中隆突正中隆突,亦称中突(median eminence)是重要的室周器,并且是细胞因子等血携免疫信息分子优先入脑位点及脑脊液经由第三脑室流入第四脑室的必经之路,故而是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
  • 经血过多经血过多(Menorrhagia)描述女性在月经期间经血量过多的情形,属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一种。非正常的子宫出血可能肇因于生殖道结构异常、无排卵(英语:anovulation)、出血疾病、激
  • 布伦塔诺克莱门斯·布伦塔诺(Clemens Brentano,1778年9月9日-1842年7月28日),德国作家、诗人,海德堡浪漫派的作表人物之一。布伦塔诺出生于科布伦茨附近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曾就读于哈雷大
  • 比较分子场方法比较分子场方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减缩写为CoMFA,是一种理论药物化学的计算方法。相比传统的QSAR方法只考虑分子的二维结构信息,要求化合物属于同系物,有
  • 义县龙义县龙属(属名:Yixianosaurus)是种手盗龙类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阿普第阶的中国,约1亿2200万年前。义县龙目前仅发现一对手臂,上有化石化的羽毛。义县龙在手盗龙类的正确位置仍未确
  • 桑给巴尔豹桑给巴尔豹(学名:Panthera pardus adersi),是一个分布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群岛的主岛温古贾岛上、可能已经灭绝的非洲豹的种群,过去曾被当作豹在该岛的特有亚种。直到1996年以后,分
  • 章综章综(1929年5月16日-2019年8月27日),江苏宜兴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29年生于江苏宜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