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龙

✍ dations ◷ 2025-04-05 23:57:07 #义县龙
义县龙属(属名:Yixianosaurus)是种手盗龙类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阿普第阶的中国,约1亿2200万年前。义县龙目前仅发现一对手臂,上有化石化的羽毛。义县龙在手盗龙类的正确位置仍未确定,但它们的手部类似另外一种有羽毛恐龙树息龙。化石是一个部分骨骸,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模式种是长掌义县龙(Y. longimanus),是由徐星与汪筱林在2003年所正式叙述、命名。属名意为“义县的蜥蜴”,种名则是以拉丁文的“长的”(longus)与“手掌”(manus)所组成。目前仅发现一个化石。正模标本(编号IVPP V12638)发现于辽宁省的大王杖子地层,地质年代约1亿2200万年前,相当于阿普第阶早期。化石被挤压成扁平状,位于一块石版,挖出后分成数块以便于搬运。化石包含:肩带、前肢、肋骨、腹肋、以及羽毛痕迹。义县龙的手掌非常长,大约是肱骨长度的1.4倍,而肱骨长度为8.9公分。义县龙有大型、弯曲指爪。第二手指是最长手指。化石周围虽然有羽毛痕迹,但不足以做出详细科学研究。义县龙的羽毛痕迹,类似义县组的某些鸟类化石的羽毛痕迹。义县龙的大型手掌,可能有捕抓猎物、或协助攀爬的功能。根据估计,义县龙的身长可能超过一米,体重约一公斤。徐星等人命名义县龙时,将它们归类于手盗龙类的分类未定属。他们根据义县龙的手掌长度接近树息龙(或擅攀鸟龙),树息龙是同地区的另一种有羽毛恐龙,而认为义县龙可能是擅攀鸟龙科的近亲。另有其他研究人员认为义县龙属于驰龙科。近年研究认为义县龙过于原始,而不属于真手盗龙类。如果属实,义县龙的某些衍化特征,例如长手掌、短前肢,是独自演化出来的特征。

相关

  • 古虫界古虫界(学名:Excavata)是单细胞生物的一个主要超级群组,属于真核生物域,由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于2002年引入的一个新的支序亲缘学分类。古虫界包含了许多自由生存或共生的原
  • 胚胎发育胚胎发生(英语:embryogenesis)也称为胚胎形成或胚胎发育,是胚胎构造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最早的起源是将只有单套染色体的细胞,融合成具有双套染色体的卵,可以经由卵子与精子受精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英语: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简称MDS)又译为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骨髓生成不良综合征、骨髓化生不良综合征,为一种因骨髓中未成熟血球不正常增生导致的血
  • CD183· C-X-C chemokine receptor activity · chemokine binding · C-C chemokine binding· plasma membrane · integral to plasma membrane· regulation of leukocyte
  • 长老教会长老宗(英语:Presbyterianism),其教会称长老教会(英语:Presbyterian church,简称长老会),是西方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的一个流派,源自十六世纪的苏格兰改革。 长老教会持守加尔文主义,尤
  • 农业委员会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简称农委会)是中华民国全国农业行政事务之最高主管机关,前身为1948年创立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及精省前之“台湾省政府农林厅”。主管全国的农、林、
  • 短柄红菇蕈伞平坦可食用短柄红菇(学名:Russula brevipes),俗称短茎红菇(short-stemmed russula),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脆褶(Brittlegill)的红菇属。这种真菌体形较大,并且是可供食用的
  • 玳瑁蝇科铠蝇科,又称甲蝇科,属于双翅目昆虫,共9属115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与非洲。铠蝇科属于中小型昆虫,前胸背板异常发达,在腹部形成有如甲虫翅鞘般的金属光泽保护壳。科名来自希腊文κέλ
  • 弟弟弟,汉语口语又称弟弟或阿弟,其中粤语称细佬,是一种亲属关系的称谓,指的是二等亲中比自己年纪小的男性同辈,而“弟”也可以用来指称家族内年纪比自己小的男性同辈。此外在古代时,弟
  • 额驸驸马,全称为驸马都尉,是中国、越南、朝鲜官职名称,“驸马”又作附马、付马,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期。由于驸马经常成为公主之夫或授此官职予公主之夫,后来就变成公主之夫专有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