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义县龙
✍ dations ◷ 2025-08-10 18:30:17 #义县龙
义县龙属(属名:Yixianosaurus)是种手盗龙类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阿普第阶的中国,约1亿2200万年前。义县龙目前仅发现一对手臂,上有化石化的羽毛。义县龙在手盗龙类的正确位置仍未确定,但它们的手部类似另外一种有羽毛恐龙树息龙。化石是一个部分骨骸,在2001年发现于中国辽宁省。模式种是长掌义县龙(Y. longimanus),是由徐星与汪筱林在2003年所正式叙述、命名。属名意为“义县的蜥蜴”,种名则是以拉丁文的“长的”(longus)与“手掌”(manus)所组成。目前仅发现一个化石。正模标本(编号IVPP V12638)发现于辽宁省的大王杖子地层,地质年代约1亿2200万年前,相当于阿普第阶早期。化石被挤压成扁平状,位于一块石版,挖出后分成数块以便于搬运。化石包含:肩带、前肢、肋骨、腹肋、以及羽毛痕迹。义县龙的手掌非常长,大约是肱骨长度的1.4倍,而肱骨长度为8.9公分。义县龙有大型、弯曲指爪。第二手指是最长手指。化石周围虽然有羽毛痕迹,但不足以做出详细科学研究。义县龙的羽毛痕迹,类似义县组的某些鸟类化石的羽毛痕迹。义县龙的大型手掌,可能有捕抓猎物、或协助攀爬的功能。根据估计,义县龙的身长可能超过一米,体重约一公斤。徐星等人命名义县龙时,将它们归类于手盗龙类的分类未定属。他们根据义县龙的手掌长度接近树息龙(或擅攀鸟龙),树息龙是同地区的另一种有羽毛恐龙,而认为义县龙可能是擅攀鸟龙科的近亲。另有其他研究人员认为义县龙属于驰龙科。近年研究认为义县龙过于原始,而不属于真手盗龙类。如果属实,义县龙的某些衍化特征,例如长手掌、短前肢,是独自演化出来的特征。
相关
- 口吃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漏口”,在台湾,国语念作“kǒu jí”;中国大陆普通话与新马两地则念作“kǒu chī”;古汉语中叫謇。),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
- SELIBRLIBRIS是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意为图书馆资讯系统,是一个瑞典的全国联合目录,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图书馆维护。全国大约650万个书目,可供自由搜寻。除了书
- 伊巴密浓达伊巴密浓达(英语: Epaminondas;希腊语:Ἐπαμεινώνδας,又译作埃帕米农达、义巴敏诺达,前418年-前362年),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与政治家。其领导底比斯脱离斯巴达的控制,
- 弗朗兹·鲍尔弗朗兹·鲍尔(Franz Andreas Bauer,1758年3月14日-1840年12月11日)是一位奥地利植物画家,在他的家族中也有多位画家。他为许多植物构造与花朵绘制了精细的插图,且其中包括一些显微
- 克里斯蒂安·德波尔藏帕克克里斯蒂安·德波宗巴克(法语: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 巴登大公国巴登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Baden)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东岸曾经存在的一个大公国,国祚由1806年至1918年。巴登地区原为士瓦本地区的一部分,于12世纪开始以巴登藩侯国的名称出
- 腹足纲见内文腹足纲(学名:Gastropoda)是软体动物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通常所说的蜗牛、海螺和蛞蝓,也是当中最大的纲,约6.5万到8万个物种。腹足纲是动物中仅次于昆虫纲(Insecta)的第二
- 黑河-腾冲线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英文:Hu Line),是一条贯穿中国版图的假想直线段。该线从中国东北边境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名“瑷珲”)一直延伸到中国西南边境的云南省腾冲市,大致地划分出
- 平冢广义平冢广义(1875年9月2日-1948年1月26日),日本山形县人,日本官员,历任神奈川等县警务首长、东京府知事。他于1932年1月接任台湾总督府总务长官,积极于台湾实施同化政策。1902年,平冢广
- 电线电缆,是由两条或更多的导线粘合、扭曲或编织在一起形成的单一的连接两个设备传输电信号的组件。电缆的用途广泛并且每个用途都需特制,它的功能大至传输电能、电信号和实现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