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隆突

✍ dations ◷ 2025-02-23 17:02:53 #正中隆突
正中隆突,亦称中突(median eminence)是重要的室周器,并且是细胞因子等血携免疫信息分子优先入脑位点及脑脊液经由第三脑室流入第四脑室的必经之路,故而是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上传下达的关键点。正中隆突位于第三脑室底壁上,介于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位置,即介于视交叉与漏斗柄之间的位置。正中隆突是大脑七个没有血脑屏障的区域之一,并且是具有可渗透性的毛细血管的室周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着释放下丘脑激素的途径,尽管它确实与相邻的下丘脑弓状核共享着血管周围的空间,表明其潜在的感觉作用。正中隆突尾端为没有微绒毛的区域,室管膜细胞的界限清楚,大部分细胞表面平坦且微绒毛稀少,部分细胞表面轻微隆起且有密集的微绒毛,少部分细胞表面及细胞之间有小的开口样表现。正中隆突中部室管膜细胞表面膨隆,微绒毛密集,并且可见大小不一的碟状凹陷及散落的球状结构(直径8~15μm),球状结构表面可见呈网状分布的串珠状纤维结构。正中隆突头端室管膜细胞大小约5~10μm,大部分细胞轻度膨隆,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结构,部分细胞周边有稀少的纤毛结构,室管膜细胞表面可见大量散落球状结构(直径1~5μm),大部分球状颗粒表面光滑及饱满,部分有轻度皱缩,室管膜表面可见交织走形的纤维。正中隆突是下丘脑的一部分,调节从该部位释放的激素。它是连接下丘脑及垂体的垂体门系统(英语: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中,不可以缺少的部分。神经叶(pars nervosa)与下丘脑通过脑垂腺柄的正中隆突进行连接。下丘脑的细小神经元终止于下丘脑的正中隆突。此外,正中隆突是门静脉系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之前,下丘脑分泌物促生长激素聚集的地方。这些促生长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英语: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促素释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英语: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和多巴胺。这些促生长激素刺激或抑制着脑下垂体前叶(英语:Anterior pituitary)激素的释放。有解剖学证据表明正中隆突与下丘脑弓状核和腹侧核(英语:Ventromedial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之间存在着双向通讯。

相关

  • 生物医学工程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
  • 奇脉奇脉(Pulsus paradoxus),是吸气期间收缩压和脉博异常的大幅度下降。正常情况下,收缩压下降不超过10mmHg。然而,当收缩压下降的程度超过10mmHg,即称为奇脉。奇脉与脉率和心率无关。
  • 炮弹病毒水泡病毒属 Vesiculovirus 丽沙病毒属 Lyssavirus 短时热病毒属 Ephemerovirus 胞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属 Cytorhabdovirus 核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 Nucleorhabdovirus 粒外弹状
  • 腹膜炎腹膜炎,是指一种发生于腹膜的炎症反应。该反应主要由细菌感染、化学物质、物理性伤害等因素引起,且很可能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危及生命。其症状可能包含剧烈疼痛、腹部肿胀、发烧
  • 性腺功能低下症性腺功能低下症,又称性腺机能减退,是指生殖系统的缺陷,导致生殖腺(卵巢或睾丸)的缺乏功能。生殖腺有着两种功能,就是分泌激素(睾酮、雌二醇、抗苗勒氏管激素、黄体素、抑制素B)、激
  • 流鼻血鼻衄,俗称流鼻血、淌大寒,称鼻出血,是指由于鼻孔内的毛细血管脆弱,血管受到破坏后,血液从鼻孔里流出,是一种医学上的疑难病症。大多数是从一个鼻孔里出,但偶尔也会两个鼻孔一起出。
  • 库兴氏症候群库兴氏综合征(法语:Le syndrome de Cushing; 英语:Cushing's syndrome)亦称库欣氏综合征、柯兴氏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其中包括库欣氏病(Cushing's disease,专指由原发性脑下腺瘤
  • 互惠税则法互惠税则法(英语:Reciprocal Tariff Act,1934年6月12日颁布,ch. 474,48 Stat. 943,美国法典第19卷(英语:Title 19 of the United States Code)第1351章)是一部美国国会在1934年颁布
  • 水俣病水俣病(日语:水俣病),为公害病的一种,成因为汞中毒。1956年左右于熊本县水俣市附近发生,经确认后依地得名。不久,于新潟县发现的新公害病亦称为水俣病。其区别为:前者称熊本水俣病;后
  • 扬·涅齐斯瓦夫·博杜安·德·库尔特奈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an Niecisław Baudouin de Courtenay,1845年3月13日-1929年11月3日),波兰语言学家,建立音位学说,是现代音位学的先驱者。出生于波兰拉杰明,1866年毕业于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