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中隆突
✍ dations ◷ 2025-01-22 23:57:39 #正中隆突
正中隆突,亦称中突(median eminence)是重要的室周器,并且是细胞因子等血携免疫信息分子优先入脑位点及脑脊液经由第三脑室流入第四脑室的必经之路,故而是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上传下达的关键点。正中隆突位于第三脑室底壁上,介于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位置,即介于视交叉与漏斗柄之间的位置。正中隆突是大脑七个没有血脑屏障的区域之一,并且是具有可渗透性的毛细血管的室周器。它的主要功能是充当着释放下丘脑激素的途径,尽管它确实与相邻的下丘脑弓状核共享着血管周围的空间,表明其潜在的感觉作用。正中隆突尾端为没有微绒毛的区域,室管膜细胞的界限清楚,大部分细胞表面平坦且微绒毛稀少,部分细胞表面轻微隆起且有密集的微绒毛,少部分细胞表面及细胞之间有小的开口样表现。正中隆突中部室管膜细胞表面膨隆,微绒毛密集,并且可见大小不一的碟状凹陷及散落的球状结构(直径8~15μm),球状结构表面可见呈网状分布的串珠状纤维结构。正中隆突头端室管膜细胞大小约5~10μm,大部分细胞轻度膨隆,细胞表面有微绒毛结构,部分细胞周边有稀少的纤毛结构,室管膜细胞表面可见大量散落球状结构(直径1~5μm),大部分球状颗粒表面光滑及饱满,部分有轻度皱缩,室管膜表面可见交织走形的纤维。正中隆突是下丘脑的一部分,调节从该部位释放的激素。它是连接下丘脑及垂体的垂体门系统(英语:Hypophyseal portal system)中,不可以缺少的部分。神经叶(pars nervosa)与下丘脑通过脑垂腺柄的正中隆突进行连接。下丘脑的细小神经元终止于下丘脑的正中隆突。此外,正中隆突是门静脉系统进入全身循环系统之前,下丘脑分泌物促生长激素聚集的地方。这些促生长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英语: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促素释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英语:Growth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和多巴胺。这些促生长激素刺激或抑制着脑下垂体前叶(英语:Anterior pituitary)激素的释放。有解剖学证据表明正中隆突与下丘脑弓状核和腹侧核(英语:Ventromedial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us)之间存在着双向通讯。
相关
- 苔藓苔藓植物,是非维管植物中的有胚植物:它们有组织器官以及封闭的生殖系统,但缺少运输水分的维管束。它们没有花朵也不制造种子,而是经由孢子来繁殖,也可以产生精子和卵,行受精作用,但
- 演替演替(英语: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裸地的存在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全球黯化全球变暗是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开展全球系统观测后发现的地球表面接受的直接太阳辐射逐年减少的现象。这个现象虽然会因地点而异,但就全球平均而言,自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
- 甘露庚酮糖甘露庚酮糖(英语:Mannoheptulose)是一种庚糖,即有七个碳原子的单糖。它是己糖激酶的抑制剂,通过竞争性地与己糖激酶结合来阻断葡萄糖的磷酸化。结果是葡萄糖的降解被抑制。D-甘露
- 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或称骨髓功能抑制,是一种化学治疗及使用某些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如硫唑嘌呤,所引起的副作用。骨髓抑制在白血病化疗时出现的概率尤其高。骨髓是红血球生成的地方,但这个
- 轻度狂躁轻度狂躁,英文Hypomania,是指一个人持续升高(欣快)或者急躁的心境状态以及在这个状态之下产生的相应的想法或者行为。许多轻度狂躁者都有性欲亢进的表现。一个人处于轻度狂躁状
- 终端细支气管小支气管是空气由鼻或口到肺的肺气泡之间的通道,而分支下层不再包含软骨或腺体。小支气管是支气管的分支。小支气管具有微丝血管。Template:Lower respiratory system anatom
- 罗马体在拉丁字母的字体排印学中,罗马体(英语:Roman type)是一种主要印刷字形,与哥特体(Blackletter)、意大利体并列为三大主流字形,也被称为标准体(Regular)。罗马体根据古罗马时代,在建筑上
- 灵气疗法灵气疗法是由日本人臼井瓮男在1922年开创的一种替代医学疗法,过程只需透过双手,把能量(英语:Energy (esotericism))传输到受者使其身体回复平衡,以促进情绪稳定,改善健康状况,称为“
- 蛋氨酸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