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编译馆

✍ dations ◷ 2025-10-19 22:30:26 #国立编译馆
国立编译馆是中华民国曾成立的国家图书编译机构,隶属于教育部,负责学术文化书籍、教科书以及学术名词的编辑翻译事务,但其编译成果的效力随时代而有不同。在1997年教育部开放民间出版商编印教科书之前,国立编译馆还是中华民国各级中、小学教科书的唯一供应者。国立编译馆于1932年成立,2011年并入国家教育研究院。馆长下设有“研究发展委员会”设五组(秘书、总务、人事、会计及出版)。有两个教科书组(专科及职业学校、中小学),以及教科书资料中心。有三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大学用书),以及两个著作编审委员会(中华学术、世界学术)。专职承续国立编译馆的编译业务,主要职掌为《国家教育研究院组织法》第二条第五项“学术名词、工具用书及重要图书之编译”。专职承续国立编译馆的教科书发展核心业务。

相关

  • 祠祭祠祭是在宗族祠堂祭祀祖先,又称族祭。闽南裔台湾人的祭祀时间除了祖先或亲人忌日外(一般“对年”之后就不拜生日,除非视为神明),常在除、清、盂、九等节庆:客家裔台湾人通常在公厅
  • 半透膜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并不是选透膜selectively permeable membrane,半透膜根据分子/离子的物理特性,例如大小size,电荷charge决定是否可以通过。而物质通过渗透,被动转运
  • primer引物(英文:primer),又译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存在于自然中生物的DNA复制(RNA引物)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人工合成的引物(通常为DNA引物)。之所以需要引物是
  • 庆历新政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上呈《答手诏条陈十事》,进行改革。一年又四个月后,庆历新政宣告失败,范仲淹罢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宝元二年(1039年),同判礼院
  • 基因拼接剪接(英语:splicing,又称拼接),是一种基因重组现象,在分子生物学中,主要是指细胞核内基因信息在转录过程中或是在转录过后的一种修饰,即将内含子移除及合并外显子——内含子与外显子
  • 判官判官可以指:
  • 克托尼俄斯克托尼俄斯(希腊语:χθονιος,字面意思为“地下的”)是希腊神话中的地神的统称,指称在冥界生活的神和灵魂。希腊语中有数个代表“大地”的词语,khthon是其中一个,它的确切含义
  • 多糖体多糖(英语:Polysaccharide)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聚合,以糖苷键连接而成,可形成直链或者有分支的长链,水解后得到相应的单糖和寡糖。例如用来储存能量的淀粉和糖原,以及用来组成生物结
  • 顺向坡顺向坡(英语:Dip slope),又称倾斜坡、倾向坡,是一种地质环境,表示一个波面的沉积堆叠方向,较逆向坡容易发生山崩,常见于遭侵蚀作用的地层(例如:断崖(英语:Escarpment))。有时候,基于成本的
  • 雨伞术语雨伞术语或伞式术语(Umbrella term)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表示此术语涵盖几个术语而成的术语,或叫做概括性术语或者术语集术语,总术语。比如:密码学(cryptology)是一个总术语,它包括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