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

✍ dations ◷ 2024-07-01 03:31:57 #脊柱裂
脊柱裂(Spina bifida)为一种神经管发育缺陷(英语:neural tube defect)。乃描述一种脊椎骨及神经管未顺利闭合先天性障碍。主要可分为三类: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脊髓膜膨出(meningocele),以及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等三类。最常发生的位置发生于下背部,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于颈部及中背部。隐性脊柱裂通常只有轻微症状,甚至没有症状。症状包含椎间局部有毛、凹窝、暗斑,或肿胀。脊髓膜膨出造成的问题不大,椎间可能会出现含液体的囊状构造。脊髓脊髓膜膨出又称为开放性脊柱裂(open spina bifida),为最严重的一型。常见症状包含走路障碍,膀胱或肠道控制、脑水肿、骨髓栓系综合征,以及乳胶过敏。认知障碍则较为罕见。造成原因可能包含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若父母其中有一人,或已有一子罹有脊柱裂,则有4%的几率另一子也会得到该疾病。妊娠期间摄取叶酸量不足可能在造成脊柱裂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他风险因子还包含母亲服用某些抗癫痫药物、肥胖,以及糖尿病控制不佳等等。分娩前后都有机会可以诊断该疾病。出生前的筛检包含羊膜穿刺及超音波,若羊水中含有高含量的α-胎儿蛋白 (AFP),则脊柱裂的机会越高。超音波检测也有机会发现脊柱裂。出生后可用影像学来确认诊断。大多数脊柱裂可借由母体妊娠期间充分摄取叶酸来避免,研究证实在面粉中添加叶酸对大多数妇女有效。开放性脊柱裂则能在出生后动手术来治疗。若发生脑水肿则建议进行引流,骨髓栓系综合征则可借由手术修补。若产生动作障碍可以订制拐杖及轮椅等辅具改善生活品质,另外也可能会需要导尿。约5%的人有隐性脊柱裂,其他型则随区域而异,占出生率万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发达国家平均约为万分之四,跟美国差不多。印度则约每1000名出生孩童中占1.9。族群也可能有所影响,如高加索人的风险较高,但这可能也与环境因子相关。

相关

  • 芽孢内生孢子(英语:endospore,又称芽孢或内孢子)是某些特殊种群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梭菌属Clostridium中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这些细菌会在缺乏养分的环境时开始进入此
  • 亚种亚种(subspecies)是指虽属同一物种但种内彼此占据地理分布或宿主互不重叠且生殖隔离不完善,彼此具有一定形态差异的生物类群。亚种名与种加词相同的亚种被称为指名亚种,亦称原名
  •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CRSD)是影响睡眠时间及其他方面的一种睡眠障碍 。患有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者无法在一般工作、学校和社会需求所需要的入睡时间睡着,或起床时间起床。如果允许他
  • 焊料焊料(英语:Solder),通常为锡的合金,故又称焊锡,为低熔点合金(英语:Fusible alloy),在焊接的过程中被用来接合金属零件, 熔点需低于被焊物的熔点。一般所称的焊料为软焊料,熔点在摄氏90~4
  • 污垢污垢是一种不干净的物质,特别指代某人肮脏的衣服、皮肤或者物品中的物质。常见的污垢类型包括:
  • 酵素酶(英语:Enzyme(/ˈɛnzaɪm/ )),是一类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即具有催化作用)。由酶催化的反应中,反应物称为底物,生成的物质称为产物。几乎所有细胞内的代谢过
  • 氢键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
  • 人体肌肉骨骼系统人体肌肉骨骼系统或肌肉骨骼系统,简称肌骨系统(英语:Human musculoskeletal system,也作locomotor system,曾称activity system)是一种器官系统,通过为人体提供结构、支撑、稳定、
  • 西班牙流行性感冒1918年流感大流行(英语:1918 flu pandemic)是于1918年1月至1920年12月间爆发的全球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此次疫情造成全世界5亿人感染,1.7千万至5千万死亡,传播范围达到太平洋群岛
  • β-酮硫解酶缺乏症β-酮硫解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代谢疾病,全世界仅报告有50至60例。患者机体无法正确处理异亮氨酸或脂质分解产物,典型发作年龄为6个月至24个月。该病症由ACAT1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