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罪聚

✍ dations ◷ 2025-05-11 05:36:45 #佛教名数5,佛教戒律

五罪聚(梵语:pañca-apattikkhandhā),又称五众罪、五篇罪、五犯聚、五种罪聚,佛教名词,一种对于佛教戒律的分类法,根据情节轻重的不同,将戒律分为五大类,依此给与不同的处罚。

梵语:āpatti,音译阿跋提,是违犯的意思。与法(dharma)不相应,与毗尼不相应,这些违犯,就是过失,因此又译为罪。

khandhā,音译犍度,是聚合之意。五种违犯的集合,就称为五犯聚或五罪聚。

早期佛教律师对于波罗提木叉进行分类整理,形成五篇,五罪聚指的是这五篇的分类方式,分别为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夜提、波罗提提舍尼、越毘尼罪等五者,这五种罪,总摄一切波罗提木叉。

随着戒律的增加与复杂化,五罪聚不再能统摄所有戒律,各佛教部派也随之改变。如说一切有部与大众部,将五罪聚中的突吉罗扩大与弹性解释,以容纳其他四种不能含摄的戒律;有的部派,如铜鍱部,在五罪聚的基础上扩大,形成七犯聚。


相关

  • 阴道菌群阴道菌群(Vaginal flora)或阴道微生物(vaginal microbiota)是在阴道内生长的微生物,是由德国妇科医生艾伯特·窦特兰(英语:Albert Döderlein)在1892年发现,是人类微生物群系中的一部
  • 泛生论泛生论(英语:pangenesis)是由进化论之父,达尔文所提出的另一种由父母遗传至儿女的方法。跟进化论截然不同的是,进化论是由基因经过多代的筛选而繁衍出来的。泛生论却是直接由动植
  • 谢心澄谢心澄(1959年2月-),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常州,凝聚态物理学家。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88年取得马里兰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讲席
  • 占星学占星术(英语:Astrology),亦称占星学、星象学,是用天体的运动和相对位置来占卜人事及地表事件的一种理论。占星术可至少上溯至公元前2000年,植根于历法系统预测季节性变化和将天体
  • 艾森施塔特艾森施塔特(德语:Eisenstadt)是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的首府,也是著名作曲家海顿服务过的埃施特哈齐家族的根据地。面积42.91平方公里,人口12,190人 (2006)。原属匈牙利王国,称基什马尔顿
  • 宾夕法尼亚省宾夕法尼亚省(英语:Province of Pennsylvania),又称宾夕法尼亚殖民地,是1681年3月4日由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向威廉·佩恩敕许的一块英属北美殖民地。宾夕法尼亚这个名字是威廉·佩
  • 勃朗特三姊妹勃朗特三姊妹(英语:Brontë family or The Brontës),是三位英国著名文学女作家,并且是亲生三姊妹,分别是:1847年,夏洛蒂的《简·爱》,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安妮的《荒野庄园的房客》
  • 笄礼笄礼,是中国、朝鲜传统的女性成年礼。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像男性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笄”(拼音:jī ,注音符号:ㄐㄧ),《说文解字
  • Gopher (网络协议)Gopher是一个互联网上使用的分布型的文件搜集获取网络协议。它是1991年由明尼苏达大学的保罗·林德纳(Paul Lindner)和马克·麦卡希尔发明的。“Gopher”(地鼠)这个名字有三层含
  • 日本分治计划日本分治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同盟国准备军事占领日本的计划。同盟国依据《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必须放弃自明治维新之后取得之日本四岛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