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食虫性
✍ dations ◷ 2025-02-23 16:33:37 #食虫性
食虫动物是指以昆虫为主食的肉食动物。另外,人类也有食用昆虫的行为。最好的食虫脊椎动物为两栖类,约在4百万年前演化出来。原本的两栖类皆为食鱼动物,拥有和现代鳄鱼类似的圆锥齿。这些牙齿碰巧也很适合捕捉拥有外骨骼的动物,也因此这些两栖类很快就能适应新的食物来源。原本在哺乳纲中一群以昆虫为主食的动物被分类至食虫目。然而后来基因研究等分子分类学的发展,得知食虫目是个多系群,其成员彼此之间并不亲近,而是来自不同演化支,现在这个目已被弃用。虽然昆虫个体质量小,然而却拥有极多的物种数(目前统计已超越百万种):1958与数量。也因此,昆虫占了陆地非极圈地区大部分的动物生物量,目前估计全球的昆虫大约有 1018 个体,总质量可达 1012 公斤。:13许多生物以昆虫做为主食,而某些不以昆虫为主食的物种,也会在需要补充蛋白质的时期(例如繁殖期)进食昆虫。食虫动物广泛分布于多个分类群中,包含鲤科、青蛙、蜥蜴(如变色龙和壁虎)、夜莺、燕子、针鼹、袋食蚁兽、食蚁兽、犰狳、土豚、穿山甲、土狼、蝙蝠、蜘蛛等。部分大型哺乳动物也有食用昆虫的行为,其中懒熊为最大型的食虫动物。昆虫本身也可为食虫动物,例如蜻蜓、胡蜂、瓢虫和螳螂等。:31许多灵长目也为食虫动物,包含狨属、柽柳猴属、眼镜猴、婴猴科与指猴等。:56–57这也因此推测灵长目可能源自于夜行性的树栖食虫动物。食虫动物所食可能包括蜘蛛蜈蚣等分类上不属昆虫的物种。食虫植物,又称为食肉植物,是一群会透过捕捉并消化动物或原生动物来汲取养分的植物。然而植物所需要的营养素并无法完全从动物身上取得,也因此这些植物多半仍然保有根部与叶绿体以行光合作用。:14许多食虫植物透过特化的叶片来捕捉动物,大部分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特化的形式包括掉落陷阱、布满黏液的外表、捕兽夹、虾笼等。:14–17这些植物多半生长在缺乏氮的土壤环境中,例如沼泽或是岩壁上。:13另外也有部分食虫植物不以捕捉动物作为养分来源,例如苹果猪笼草就以收集与消化落叶为主,而劳氏猪笼草则以收集生物的粪便作为养分。常见的食虫植物包括猪笼草、捕蝇草、瓶子草、捕虫堇、毛毡苔、狸藻、貉藻等(详见食虫植物列表)。食虫植物又被称为食肉植物最大的一个原因是,这些食物并非完全以昆虫为食,而是会消化所有被捕捉到的动物,像是小型啮齿类或是蜥蜴。:131875年,查尔斯·达尔文 写了第一本介绍食虫植物的专书《食虫植物》。
相关
- 苯甲醛苯甲醛(C6H5CHO)英文:Benzaldehyde,为苯的氢被醛基取代后形成的有机化合物。苯甲醛为最简单的,同时也是工业上最常为使用的芳醛。在室温下其为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杏仁气味。苯甲
- 三甲苯三甲苯是苯环上连接三个甲基而形成的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 C6H3(CH3)3 ,包括三个同分异构体:
- 三裂动物门三叶动物门(学名:Trilobozoa),又名三裂动物门,是一个已经完全灭绝的动物门,在分类上属辐射对称动物,身体呈特殊的三重辐射对称结构。三叶动物生存的年代非常久远,其化石仅出现于寒武
- 马里亚纳板块隐没带 Alps 造山带 30→ 相对于非洲板块的移动速度(mm/Y)马里亚纳板块(Mariana Plate)是马里亚纳海沟以西的小型板块,形成马里亚纳群岛的底座,与西面的菲律宾板块以分离板块边缘
- 羧化作用.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巨石文化巨石文化(megalith)是一种以巨大石结构建筑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类型。欧洲西部是巨石文化时间上出现较早且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在欧洲,最常见的巨石建筑是石墓。这些石墓在葡萄牙语
- 塔什干塔什干(乌兹别克语:Toshkent,Тошкент;俄语:Ташкент)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研中心,也是塔什干州的首府。塔什干市面积334.8km²,2013年共有
- 肌肉卫星细胞肌卫星细胞(Myosatellite cell)是一种位于骨骼肌中的细胞。肌卫星细胞呈扁平形,有突起,通常附着在肌纤维表面。当肌纤维受损伤后,肌卫星细胞可增殖分化,参与肌纤维的修复,具有干细
- 生殖腺指数生殖腺指数(英语:gonadosomatic index,简称GSI),又称性腺指数,是生殖腺重量相对体重的比例,是性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其公式如下:生殖腺指数是用卵巢发育或睾丸发育来量测动物的性成熟情
- 人再囧途之泰囧《人再囧途之泰囧》(英语:Lost in Thailand)是光线影业出品,由徐峥担任编剧和导演并联合王宝强、黄渤共同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12年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获得巨大成功,成为中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