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语群

✍ dations ◷ 2025-04-18 20:07:27 #南岛语系,马来语支

占语群,或称为亚齐-占语群,是由十多个分布于印尼亚齐省以及柬埔寨、越南和中国海南岛的语言所组成的语群。占语群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松巴哇语群。占语群语言的共同祖语──原始占语,与沙黄文化(Sa Huỳnh)密切相关,占语群先民在到达现今越南之前,可能来自婆罗洲或是马来半岛。

在使用人数方面,亚齐语在占语群中位居第一,有350万人 ,其次是嘉莱语和占语,分别约有23万和28万人。回辉语分布最北端、使用人口也最少,仅有3000人。

占语跟其他南岛语比起来,书写历史最为悠久。以古占语书写的东安洲碑文(Đông Yên Châu inscription),可追溯至四世纪晚期。而根据历史,占婆王在1471年被安南吞并后,曾把他的儿子们送往亚齐。语言学家推论,亚齐语和占语都出自原始占语,而位于大陆的古占语又再继续分化成为今日的嘉莱语、埃地语等诸语。

与南亚语族巴拿语支语言的长期接触也使得占语群语言有大量的南亚语借词。

杜冠明 (Thurgood 1999:36) 针对占语群提出以下分类:

原始占语的数字7到9与马来语群共同,为马来-占语群的分群假说提供了部分证据 (Thurgood 1999:37)。

罗杰·布兰奇 (Blench 2009) 还提出越南沿海可能有另一支已消亡的古代南亚语,根据的是占语群语言中有大量借词无法对应至任何现存的南亚语支系。(Blench 2009; Sidwell 2006)。

以下原始占语形式取自杜冠明 (Thurgood 1999):

下表中原始占语的前音节辅音取自杜冠明 (Thurgood 1999:68)。总共有13或14个前音前辅音,差别在于 ɲ 是否列入计算。 非前音节辅音包含 *ʔ、*ɓ、*ɗ、*ŋ、*y、*w。送气音也可于原始占语重建。

以下是原始占语重建的辅音群 (Thurgood 1999:93):*pl-、*bl-、*kl-、*gl-、*pr、*tr-、*kr、*br-、*dr。

原始占语有4个元音(*a*、-i、*-u、*-e 或 *-ə)和3个双元音(*-ay、*-uy、*-aw)。

以下为一些重建的原始占语的词缀:

原始占语有下列的人称代名词 (Thurgood 1999:247-248):

单数

复数

相关

  • 讯息传递讯息传递可以指:
  • 绿色荧光蛋白结构 / ECOD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是一个由约23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从蓝光到紫外线都能使其激发,发出绿色萤光。虽然许多其他海洋生物也有类似的
  • 颤栗冷颤(英语:Shivering)是恒温动物因早期失温症、感到寒冷的原因而做出的身体反应。当核心体温下降时,身体就会开始打冷颤以维持身体机能的稳态。人在发烧时,因身体感到寒冷,有时也
  • 袋狮袋狮(学名:Thylacoleo)是一种已灭绝的肉食性有袋类动物,生存于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2 百万年前 - 46,000 年前)的澳洲。模式种是刽子手袋狮(T. carnifex)。袋狮是澳洲最大的肉食性动
  • 远洋杆菌属远洋杆菌属(Pelagibacter),目前仅包括遍在远洋杆菌(P. ubique)一个种,可能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细菌(估算数量级有1028)。早在1990年,就已在马尾藻海中得到属于α-变形菌的rRNA序列,此后
  • 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ramethylenedisulfotetramine,TETS),俗称毒鼠强,纯品为白色轻质粉末,无嗅,经乙酸重结晶后呈立方晶体状。溶于苯,微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和丙酮,难溶于乙醇,
  • 仁祖朝鲜仁祖(朝鲜语:조선 인조/朝鮮 仁祖 Joseon Injo;1595年12月7日-1649年6月17日),朝鲜王朝的第16代君主,名李倧(朝鲜语:이종/李倧 I Jong),幼名天胤,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清朝赐谥
  • 国家文物局1999年规定: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国家文物局(官方英语译名:State Administ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缩写为SACH
  • 皮阿拉普皮阿拉普(英语:Puyallup;i/pjuːˈæləp/ pew-AL-əp or /pjuːˈɔːləp/ pew-AWL-əp)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皮尔斯县,约在塔科马东边5英里(8公里)。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人口为37,0
  • 四民四民是古代中国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春秋穀梁传·成公元年》按“士商工农”划分:“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