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礼萨·汗
✍ dations ◷ 2025-08-10 19:02:15 #礼萨·汗
礼萨沙阿·巴列维即礼萨汗(波斯语:رضا شاه پهلوی,1878年3月16日-1944年7月26日),伊朗沙阿(国王),巴列维王朝的缔造者。礼萨·巴列维1878年生于伊朗山区的一户贫苦人家,是出生在马赞德兰突厥的混血儿,并有阿塞拜疆人的血统。16岁时参加了波斯哥萨克骑兵旅(英语:Persian Cossack Brigade),并逐渐在军队中升职。1921年2月21日,当时身为波斯哥萨克骑兵旅指挥官礼萨沙赫·巴列维与政治家赛义德·焦尔丁·塔巴塔巴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当时的卡扎尔王朝沙阿艾哈迈德沙·卡扎尔。礼萨汗从加兹温进军德黑兰,而塔巴塔巴则四处奔走进行政治宣传,鼓励政府官员与其合作,最终不流血革命成功。礼萨汗成为伊朗国家的实际掌权者,自任国防大臣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而塔巴塔巴则担任内阁首相。礼萨汗在这场不流血的政变里仅动用了3000人及18支机关枪。其后,礼萨汗通过军旅擢升至指挥官,更得以控制波斯。他首先收回了英波协定,由于伊朗人民并不欢迎英波协定,此举展示了礼萨汗的外交手腕。他在1921年签订伊苏友好协定(英语:Russo-Persian Treaty of Friendship (1921)),协定将以往两国之间签订的条约取消,并赋予波斯全面而平等的里海航运权。在被剥夺了所有权力后,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在1923年10月26日离开伊朗,他不再关心国家事务,加上健康转差,促使了他开始了“欧洲之旅”。他在1925年10月31日被正式罢免,议会宣布礼萨汗成为沙阿,建立了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成为沙王后,对伊朗进行一连串西方化改革,包括兴建现代化设施,如伊朗纵贯铁路、德克兰大学等。礼萨汗亦对国会进行改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伊朗宣布中立,不肯支援英国及苏联等同盟国,又不肯与纳粹德国断交,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结果英苏入侵伊朗逼迫下,礼萨汗于1941年9月16日退位,王位内禅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流亡海外,1944年于南非病逝。
相关
- 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英语:Molecular genetics)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专门在分子层次下研究遗传学,这一学门使用许多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体染色体和基因表达的研究可以
- β辐射β衰变,或称贝塔衰变,是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β粒子)和反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1896年,亨利·贝克勒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和约瑟夫·汤姆孙通过在磁场
- 大气层大气层,均源自及也许是一层受到重力吸引聚拢在拥有巨大质量天体周围的气体,而如果重力够大且气体的温度够低,就能长期保留住。有些行星拥有许多不同的主要气体,并且有非常深厚的
- 甲基蓝甲基蓝(C37H27N3Na2O9S3)是一种组织学上使用的染料。可以用于胶原质和植物细胞壁的染色,也可作原生生物的染色,缺点是经日光照射容易褪色且容易氧化。甲基蓝和水溶蓝混合后称作
-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简称NHL,是指霍奇金氏淋巴瘤以外的其他淋巴瘤。其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发烧、盗汗、体重降轻、容易疲倦。其他症状
-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雪兰莪沙登 (总校)博特拉大学(马来语: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简称:博大(UPM)(又称布特拉大学,或布大),是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南面附近高科技地段,地处马来西亚硅谷的一所国立大学
- 阿尔诺河阿诺河(意大利语:Arno),或译为阿尔诺河,是意大利托斯卡尼地区的河流,除了台伯河以外,阿诺河是意大利中部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佛罗伦斯、恩波利与比萨也位在阿诺河畔。
- 云嘉南云嘉南地区是指台湾西南部偏西北濒台湾海峡的地区,由云林县、嘉义市、嘉义县及台南市所构成,居住人口超过336万,聚集超过七分之一的台湾人口。区域主要为台湾西部的乡村地区,以
- 数据字典数据字典(英语:data dictionary)是一个自动的或手动的存储数据元的定义和属性的文档。指一组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文件、数据项及处理逻辑进行定义描述的表格。
- 残胃癌残胃癌(cancer of gastric remnant)亦称胃切除术后胃癌。指经过手术处理后的胃,在多年后较常人胃癌几率上升的一种现象。常因早期诊断困难而致末期发现,预后恶劣。残胃癌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