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残胃癌
✍ dations ◷ 2025-04-03 16:59:55 #残胃癌
残胃癌(cancer of gastric remnant)亦称胃切除术后胃癌。指经过手术处理后的胃,在多年后较常人胃癌几率上升的一种现象。常因早期诊断困难而致末期发现,预后恶劣。残胃癌行手术后5年生存率和未曾作过胃切除术的一般胃癌相仿。可发生于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内,亦可发生于单纯胃肠吻合,单纯穿孔修补或迷走神经切断后的全胃内。若胃的首次手术就是因为胃癌,则不能归于残胃癌。残胃癌占胃癌的0.4%~5.5%。发生率各家一般认为在1~5%之间。男女之比为5.4︰1,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从胃手术至残胃癌发生的间隔时间文献报告不一,平均为13~19年,最长间隔40年,少数病例短于10年。一般认为,胃手术后15年内胃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的胃癌为低,而术后15年以上,发生率逐渐增高,至术后20年以上,其发生率则较一般人群高出6~7倍,也就是残胃癌现象。手术采毕氏Ⅱ式和单纯胃空肠吻合术者比毕氏Ⅰ式者更易发生残胃癌。残胃癌的好发部位是吻合口。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经切断后,胃呈低酸或无酸状态,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护性粘液减少,胃粘膜逐步萎缩。而胃手术后的胆汁、胰液和肠液的反流更损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酸减少有利于细菌在胃内的繁殖。细菌毒素及胆汁被细菌分解的代谢产物,可有促癌作用。而含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更能促进致癌物亚硝胺的合成。在这些促癌物的作用下,胃粘膜可能癌变。胃手术后的疤痕甚至不吸收缝线的刺激,亦可能是残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但成因可能较小。总之胃手术改变了胃的正常生理,更多地暴露于致癌、促癌物的作用之下,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残胃癌即可发生。这也导引了一个观点的改变,过去认为早期胃切除可以防止消化性胃溃疡癌变的观点,现已被否定,反而术后胃多年后更易病变。同时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胃酸过多,后者则是较少,所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极稀少癌变的原因也在此,其较强的胃酸虽然造成溃疡,但也杀灭了诸多细菌。
相关
- 先天缺陷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轮班工作制轮班工作制(英文:Shift work),是一些行业须在假日、晚上、周末和朝九晚五以外等非主流上班时间运作及提供服务时实施的工作制度,例如服务业、公共事业、医药业(英语:Health profess
- 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英语:Radiobiology)或称放射线生物学(radiation biology)是一门跨领域学科,专门研究游离辐射与非游离辐射在生物学上的效应。
- 最佳实践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是一个管理学概念,认为存在某种技术、方法、过程、活动或机制可以使生产或管理实践的结果达到最优,并减少出错的可能性。最佳实践还常常被咨询公司、研
- 传染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SRY基因n/an/an/an/an/an/an/an/an/an/aSRY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全称: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又名睾丸决定因子,(英语:Testis-determining factor,简称TDF)是人体Y染色
- 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James I of Scotland,1394年12月10日-1437年2月21日),是15世纪苏格兰王国的君主、诗人,罗伯特三世之子。詹姆斯是斯图亚特王朝第一任真正试图掌握政权的君主,少年时被长
- 中子衍射中子衍射技术是研究晶体学的方法,用来确定某个材料的原子结构或磁性结构。这也是弹性散射的一种,离开中子具有入射中子相同或略低的能量。这个技术与X射线衍射法类似,其主要差
- Dess-Martin过氧碘试剂2-碘酰基苯甲酸(IBX)是典型的高价碘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作氧化剂,用于将醇氧化为醛。以邻碘苯甲酸、溴酸钾(或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和硫酸为原料制取。它在空气中稳定,可以长期保存
- 丹麦-挪威联合丹麦-挪威联合王国(丹麦文/瑞典文:Danmark-Norge),存在于1524年-1814年的北欧国家,由卡尔马联合(1397年-1523年)演变而来。1523年瑞典王国独立后,挪威继续与丹麦联合。此后数百年间,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