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东树

✍ dations ◷ 2025-11-18 04:04:13 #1772年出生,1851年逝世,清朝作家,桐城人,中国思想家,方姓

方东树(1772年-1851年),字植之,晚号仪卫老人,安徽桐城人。为清代中期的文学家及思想家。师从桐城派古文名家姚鼐,亦为桐城派的重要人物。

生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屡试不中,五十岁以后遂不复应举,专事读书。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至江宁钟山书院,受业于姚鼐。道光年间先后主讲于韶阳书院、庐阳书院、泖湖书院、松滋书院。方东树佩服朱熹,曾说“余生平读书,惟于朱子之言为独契,觉其与孔孟无二。故见人著书,凡与朱子抵触者辄恚恨,以为人性何以若是其弊也。”晚年应祁门县令唐鲁泉之邀,移任祁门东山书院(位于今安徽祁门县城东眉山)主讲。咸丰元年(1851年)卒于东山书院。

方东树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于在清中叶汉学(考据学)方盛之际,著了《汉学商兑》一书,大力批判清代考据学的内在问题。方东树代表了在清朝逐渐由盛转衰,国事日非之际,一种希望学术与道德,学术与社会能相结合的声音,也因此对于当时非主流的宋代理学作支持及辩护。方东树认为,汉学家希望以考据的方式来求得圣人之道是不可行的,因为同样的考据方法常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来,而这种在书堆中求得出的道理更是不适用于实际事务上。他这种对汉学的强烈批判,虽未立即促成汉学的衰退,但促成了汉学一元垄断学术界时代的结束。

其著作有《汉学商兑》、《昭昧詹言》、《书林扬觯》、《仪卫轩文集》等。

相关

  • 中间纤维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结构 / ECOD中间丝(英语:Intermediate filaments,IF,又译中间纤维)直径10纳米(nm)左右,介于7 nm的肌动蛋白微丝和25 nm的微管之间。与后两者不同的是中间丝
  • 阿特拉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英语:Atlas Mountains;阿拉伯语:جبال أطلس‎),或译亚特拉斯山脉,是地中海与撒哈拉沙漠之间的山脉,位于非洲西北部,长2,400公里,横跨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
  • 社会资本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永冻层永冻土(英语:Permafrost,又译永冻层、永冻土层或多年冻土)是一个地质学的名词,指当冻土层(frost soil)处于水的结冰点以下超过两年的状况。永冻层一般分布在地下30~40公分处,通常又
  • 新类尼古丁新烟碱(英语:Neonicotinoid,又称为类尼古丁)是一类和尼古丁相关的神经活性杀虫剂的总称。2013年4月29日,欧盟鉴于其对蜜蜂的巨大潜在危害(可能导致蜂群崩坏症候群的原因之一)而同意
  • 塞纳省塞纳省(法语:département de la Seine)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个省份,编号75。由塞纳河得名。1790年设立时称巴黎省,1795年改称塞纳省。所辖区域是此前法兰西岛行省的一部分。1968年撤
  • 标识标志(英语:logo)或标识、徽标,是企业、组织、个人等用作识别的一种图像、符号或象征物(英语:Emblem),在中华民国已经接受以声音作为商标之申请案,第一件准予注册的声音商标为绿油精。
  • 汉诗旧体诗,中国以外又称汉诗(“汉诗”一词在汉语中可以指用汉语写作的诗歌或专指汉朝的诗歌),是指是指用汉语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广义的包括可以包括各种文言韵文如赋、词、曲等,最狭
  • 硫氧化氢硫氧化氢,又称巯氧化氢(英语:hydrogen thioperoxide),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2SO,亦可计为H2OS、SOH2或HOSH,其结构类似于过氧化氢与二硫化氢。硫氧化氢具有类似硫化氢的难闻
  • 职业高尔夫球手职业高尔夫球手,是以高尔夫球为职业,以赚取收入的运动员。在高尔夫球界,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英语:Amateur sports)的区分受到严格监管。违反了规则的业余运动员会被褫夺业余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