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韭(学名:),是水韭属的一种草本植物,叶长7至24公分。
台湾水韭是在1971年由徐国士及张惠珠首次发现。台湾只有此种水韭,分布于阳明山国家公园的梦幻湖,这是全球六十多种的水韭科植物之中,生长倒数第二接近赤道的植物,。最早起源于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同时也是一种活化石植物,其相近亲缘植物均盛产于恐龙称霸的白垩纪时代,距今约6550万年至1亿4550万年前,如Isoetites、Nathorstiana 和Stylits现均已灭绝,独留低矮草状的水韭至今,故在植物分类学及演化学的研究上具有相当重要之地位。是台湾特有种的稀有植物,大约于5000年前就出现在梦幻湖之中,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水生蕨类植物(石松类植物)。为多年沉水或挺水之水生草本植物。
高约 5~15 公分,球茎短,且具三至四个突起。
生长在水底泥地。
叶子小且细长,大约长5~25公分,只具有单脉。因生长在泥地,通气组织发达。常常丛生在一起,约为15~90片,沉水浮水皆有。叶片上面部分扁平,下面部分呈现圆形。叶尖有散生气孔,叶舌呈长三角形,而基部的外缘则有薄膜。叶膜退化或仅覆盖孢子囊顶部。
孢子囊生于叶子基部的内侧,有大小之分。大的呈现卵囊形,潮湿时呈现灰白色,但干燥时呈现白色;小的则是灰色,椭圆形。
水生绿化植物
随着科学家们发现最近梦幻湖有逐渐‘陆化’的情况出现,不少陆生植物已经开始入侵梦幻湖之中。而这些入侵之陆生植物除了彼此抑制对方的生长之外,当然也抑制了属于水生植物的台湾水韭之生长。再者,透过实验科学家也发现,梦幻湖之优势陆生植物体的萃取液在原液时,本来就具有抑制台湾水韭的孢子萌芽之现象存在。
透过人工来移除入侵之陆生植被的方式,已经明显有不少台湾水韭于原栖地都恢复了部分的生长量。而不只台湾水韭,其他的水生族群如:七星山的榖精草、小杏菜等等,也都有恢复族群数量的情形出现,由此可见不过当之栖地管理对于整个湿地之中物种的保育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维基物种中有关台湾水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