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阿希姆·莱莱韦尔

✍ dations ◷ 2025-09-10 00:08:12 #1786年出生,1861年逝世,波兰人,维尔纽斯大学校友,华沙大学教师,波兰历史学家,安葬于蒙马特公墓者

约阿希姆·莱莱韦尔(波兰语:Joachim Lelewel,1786年3月22日-1861年5月29日),波兰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家。

莱莱韦尔出生于华沙,毕业于维尔纳帝国大学。1814年,莱莱韦尔成为母校的历史讲师。1818年-1821年,莱莱韦尔暂居华沙,并加入了华沙学习之友协会,其历史讲座引发了巨大的关注。1824年,在聆听了亚当·米茨凯维奇的几次演讲后,莱莱韦尔移居到了俄罗斯。

五年后,莱莱韦尔回到华沙,当选波兰议会王国国会代表。1830年,莱莱韦尔以极大热忱加入十一月起义,被沙皇尼古拉一世视为最危险的反叛分子之一。在起义受到镇压后,莱莱韦尔通过化妆逃到德国并于1831年来到巴黎。1833年,在俄国大使的请求下,路易-菲利普一世政府命令莱莱韦尔离开法国领土。于是,莱莱维尔来到布鲁塞尔,靠写作所得的微薄收入在此居住了近三十年。

1847年,莱莱韦尔与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一道,成为全人类团结与友谊民主协会(Demokratische Gesellschaft zur Einigung und Verbrüderung aller Völker)的成员和副主席。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对莱莱韦尔产生了极大影响。

1861年5月29日,莱莱韦尔在到达巴黎几天后逝世。遗体最初安葬在巴黎,后根据其意愿迁至维尔纽斯拉索斯公墓。

相关

  • 克劳德阿尔伯特·克劳德(德语:Albert Claude,1899年8月24日-1983年5月22日),比利时生物学家,1974年因为对细胞构造的研究,而与他的学生克里斯汀·德·迪夫及乔治·帕拉德共同获得诺贝尔生
  • α-酮异己酸α-酮异己酸(英语:α-Ketoisocaproic acid,缩写α-KIC)是亮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
  • 素食主义素食主义(英语:vegetarianism),又称蔬食主义,素食,蔬食(英语:plant-based food)等,是一种有关饮食的文化,主张不食用飞禽、走兽、鱼虾等动物的身体,也就是肉类,实践这种饮食文化的人被称
  • 万有引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记作 G {\displaystyle G} )的平方成反比:其中的比例常数 G {\displaystyle G} 即是万有
  • 埃米勒·卢贝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Émile François Loubet)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
  • 加斯东·杜梅格皮埃尔-保罗-亨利-加斯东·杜梅格(Pierre-Paul-Henri-Gaston Doumergu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
  • 即位即位,亦称登基、践祚、登极、坐朝、坐朝廷、坐龙椅、坐龙床等,是指君主就任职位的仪式。另外,也可用来做为宗教最高领袖就任的代称。何琳仪在《听簋小笺》中考证商代青铜器听簋
  • 布拉茨克水库布拉茨克水库(俄语:Братское водохранилище)是安加拉河上的水库,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和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州内,取名于水库旁最大的城市布拉
  • 独立单元剧独立单元剧(英语:anthology series,也译为诗选剧或故事选系列剧)是每一集里都有不同故事和角色的广播节目系列或者电视节目系列。通常每周有不同的演员,而一些早期的故事选系列剧
  • 1926年苏联人口普查1926年苏联人口普查是苏联的第一次全联盟人口普查,由苏联中央统计局(ЦСУ СССР)负责。普查从1926年12月17日开始,在乡村为期14日,在城市为期7日。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