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修二

✍ dations ◷ 2025-04-24 21:41:31 #林修二
林修二(1914年-1944年6月5日),汉名林永修,另一笔名南山修。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的台南厅蔴豆支厅(今台南市麻豆区)。东京庆应义塾大学英文科毕业。风车诗社同人。大学时期受到西胁顺三郎的影响,属于超现实主义派。其作品散见于《台湾新闻》、《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以及应庆大学校刊《三田新闻》中。1940年,大学毕业,因罹患结核病而从日本返回台湾静养,随后便与熊本县士族女子原妙子结婚,育有二子。1944年,于故乡英年早逝。大正三年(1914年),林修二出生于今日台南市的麻豆区。其祖母林何乔曾是慎德斋堂的主事。五岁时丧妣,翌年父亲续弦再娶。九岁进入麻豆公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十一岁考试转入麻豆小学校三年级就读。十五岁考取台南州立第一中学校,并于求学期间游历安平古堡与关子岭等地。二十岁毕业后,考取东京庆应义塾大学预科文科,从此赴日留学。1935年,杨炽昌组织现代派的风车诗社,林修二成为最年轻的诗社同人。大三时,林修二进入英文本科就读,开启前后六年的创作高峰期。大学期间,他结识了超现实主义的西胁顺三郎与同学,并受之影响。1940年,因罹患结核病无法留日就业,返回台湾静养;6月18日,与相识一年的熊本人原妙子女士结婚,育有二子,林庆文与林伸治。四年后病逝于故乡。使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有:使用“台湾文史哲论文集篇目索引系统”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为研究对象的文章,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篇。如果以“风车诗刊”这个团体及诗刊为关键字搜询,可以找到以下的文章:使用“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查询,至2014年10月24日为止,以作家生平及其作品、学术成就为谈论焦点的文章有:以“风车诗社”这个团体及其诗刊的研究有:使用“全国图书书目资讯网”查询,到2014年10月24日为止,还没有一本以作家生平及其作品、学术成就为谈论焦点的书。

相关

  • 健康信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慢性慢性病是一种持续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定义为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病症,又或者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常见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
  • 齐多夫定齐多夫定(英语:zidovudine),也称叠氮胸苷(英语:azidothymidine),简称 ZDV 或 AZT,是一种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或预防艾滋病,通常会建议搭配其他抗反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齐多夫
  • 活性氧活性氧类(英语: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这些粒子相当微小,由于存在未配对的自由电子,而十分活跃。过
  • 心肌炎心肌炎(拉丁语:Myocarditis),也称为炎症性心肌病(Inflammatory Cardiomyopathy),是心肌的炎症。症状可表现为呼吸困难、胸口疼痛(英语:chest pain)、运动能力降低、心律不整等。发病时
  • 类鼻疽类鼻疽(Melioidosis),又称惠特莫尔氏病(Whitmore disease),奈特克里夫园丁病(Nightcliff gardener's disease),由类鼻疽伯克氏菌造成的人畜共通传染病,但是人传人的例子很少。病原体可
  • ICD-9编码列表 (780–799)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粘菌素粘杆菌素(Colistin),又名克痢霉素、多粘菌素E,是一种多粘菌素类多肽抗生素,是两种环状多肽——粘杆菌素A和B的混合物。可由多粘芽肥杆菌变种粘菌素(Bacillus polymyxa var. colist
  • 花粉病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贝赛特氏症贝赛特氏症(Behçet / Behçet's disease),或称贝歇氏病 (Behçet's syndrome)、白赛病 (Morbus Behçet)、贝赛特氏症候群 (Behçet-Adamantiades syndrome),或贝赛特氏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