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阿方斯·洛朗

✍ dations ◷ 2025-11-14 14:11:59 #1813年出生,1854年逝世,19世纪数学家,法国数学家,法国工程师,数学分析师

皮埃尔·阿方斯·洛朗(法语:Pierre Alphonse Laurent,法语发音:,1813年7月18日-1854年9月2日)是一名法国数学分析学者和工程师,是复变函数论中洛朗级数的发现人。与洛朗级数相关的洛朗多项式(英语:Laurent polynomial)也以他命名。

“洛朗”(Laurent)这个姓氏与英语姓名“劳伦斯”(Lawrence)同源,都源于意大利古地名“劳伦通”(拉丁语:Laurentum)。“皮埃尔”(Pierre)则是“石头”(希腊语:πέτρα)之意。

1813年7月18日,皮埃尔·洛朗出生于法国巴黎。1830年至1832年,洛朗进入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就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他毕业后进入工程师部队服役,军衔为少尉。之后,他又去位于法国东北部梅斯城的炮兵与杰出人才应用学校(法语:École d'application de l'artillerie et du génie)进修。后来,他又被调往位于非洲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并游历了该国的特莱姆森和穆阿斯凯尔等城市。

1840年,洛朗从阿尔及利亚返回法国。他花费6年时间指导了位于英吉利海峡一侧的阿弗尔海港(法语:Port du Havre)的扩建行动。法国到19世纪为止,主港一直都是鲁昂。但洛朗在阿弗尔港的水事扩建使得阿弗尔港成为新的法国主要海港。

在法国勒阿弗尔从事海港工程建设期间,洛朗也开始写数学论文。1842年-1843年,他专为冲击法国科学院大奖而提交了文章。他的文章被收下,但是过了参与评比的截止日期,所以没有被发表。1847年,他成为法国科学院几何学部门的通信者。1851年,他被选入防御委员会(comité des fortifications)。1852年,他写了一篇关于偏微分方程的论文。他也为多重积分理论和函数项级数(英语:function series)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构想了一种光学理论,并在与弗朗索瓦·阿拉果的通信中发展了有关波动的理论。另有他修订的一篇有关虚数理论的论文在其死后发表。

1854年9月2日,洛朗在巴黎去世,享年41岁。他的数学成果直到死后才得以发表。

相关

  • 所罗门所罗门(希伯来语: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是以色列王国第三位国王,大卫家族第二位国王,是北方以色列王
  • 塞来昔布塞来昔布(英文学名Celecoxib),商品名希乐葆,是一种磺酰胺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NSAID)及选择性COX-2抑制剂, 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疼痛(acute pain),痛经和月经症状,以
  • 德庆德庆县是中国广东省肇庆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25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526600。下辖1个街道、14个镇:德城街道、新圩镇、回龙镇、官圩镇、马圩镇、高良镇、莫村镇、永
  • 黎维祐黎真宗(越南语:Lê Chân Tô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利文斯通瀑布利文斯通瀑布(法语:Chutes Livingstone),位于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部刚果河下游的一道急湍,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湍流部分有350公里之长,从金沙萨附近的马莱博湖直至刚果西部
  • 元培计划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是北京大学于2001年9月20日启动的以老校长蔡元培的名字命名的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计划。元培学院和以前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是元培计划的产物。北京大学在选课
  • 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赛义德鲁霍拉·穆斯塔法维·穆萨维·霍梅尼(波斯语:سید روحاللّه مصطفوی موسوی خمینی‬‎,转写:Sayyid Rūhollāh Musavi Khomeinī  发音 帮助·
  • 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米哈伊尔·博格达诺维奇·巴克莱·德托利亲王(Mikhail Bogdanovich Barklay-de-Tolli,西里尔字母: Михаи́л Богда́нович Баркла́й-де-То́лл
  • 木橘木橘(学名:),又名贝尔果、木苹果、贝儿果为芸香科木橘属下的一个种。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当地原住民内瓦尔人(Newari)的女孩会在两、三岁到进入青春期之前期间与一颗木橘的果实蒂
  • 仇士华仇士华(1932年7月5日-),江苏如皋人,中国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幼时在赵园小学读小学,后考入励志中学进行初中学业,1947年转入南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