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邦彦画像》之陈子龙像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卧子,号轶符,晚号大樽,明末政治人物、诗人,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
陈子龙由祖母抚养长大,少年好学,博贯经史,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举童子试。崇祯元年(1628)与湖广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张轨端之女结婚。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科进士,选得广东惠州府司理。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福王于南京即位,子龙上防守要策,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不听,隔年二月,乞终养去。
后曾出家,法名信衷。屡次起兵抗清,后结太湖义军,图谋起事,最终兵败逃亡。夏之旭自杀后,陈子龙到密友侯岐曾的仆人刘驯家里躲避,又逃至其婿昆山顾天逵兄弟处。不久在吴县潭山顾天逵祖墓被操江都御史陈锦所逮捕,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6月15日夜间,在登船前往江宁的途中穿过跨塘桥时,陈子龙挣断镣铐,投河自杀死,被割下首级,抛尸河中。陈子龙的学生们捞其遗体,将其安葬于陈氏坟地。乾隆间追谥忠裕。
陈子龙是明末爱国诗人,师法黄道周,擅长诗文,与钱谦益、吴梅村齐名。有弟子夏完淳。
崇祯初年(1628年)陈子龙、夏允彝、徐孚远、彭宾、杜麟征、周立勋六人组成文社畿社。夏允彝说陈子龙“自骚赋诗歌古文辞以下,迨博士业,莫不精造而横出。”沈雄说他“文高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气与节义相符。”时人公推为云间派之盟主,人称“云间绣虎”,其后又有西泠十子,皆出陈子龙之门。可知陈子龙诗歌成就极高,尤其擅长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也有不少佳作。钱锺书《谈艺录》称“陈卧子结有明三百年唐诗之局”,又说“大才健笔,足殿明诗而无愧”。著作收入《陈忠裕公全集》,编有《皇明经世文编》。
陈寅恪曾考证陈子龙与柳如是一度相恋之关系。崇祯八年(1635年)陈与柳曾短暂同居松江南楼,两人感情深挚。然而终不得谐连理,由于陈妻张氏不能相容,柳最后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