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弹 (日本文学)

✍ dations ◷ 2025-09-11 10:24:26 #日本小说,战争文学,日俄战争题材作品

《肉弹》为原日本陆军军人樱井忠温(1879-1965)于日俄战争后,以往昔作战中之实际体验所描写的战争记录文学。1906年由英文新志社出版部出版。副题为“旅顺实战记”。

作者原为陆军中尉参加过旅顺作战,战争中受到“铳创八个所、骨折三个所”之重大战伤,归国后,以左手执笔写作。

而此语词最早见于日俄战争时代,起于日本报纸新闻媒体,以肉弹一词,赞誉日军形同“肉身炮弹”抵挡俄军钢铁炮弹。

就字词而言肉弹含有“以肉体当铳弹般的飞攻进击敌阵”之意味。以字词起源论,作者用战地的口头习惯称法,再缩为“以肉作弹”之表意。又被称为“猪突”攻击,意为如同野猪一般埋头进攻。

经过十五年战争期间,它广泛的用来表示为一种特殊的用语。即含盖有精神与肉体方面的意涵,如物资的不足或技术力的低落而日本军仍然一样能勇敢的作战。经由这些种种的用法,至而形成所认知的一般名词。

如爆弹三勇士,也称呼为肉弹三勇士。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坦克武器的不足,因此日本兵采行自杀攻击的作战手法。抱着炸药与地雷飞冲进敌阵、再叩击炸弹与炮弹的信管而行自杀炸弹的攻击行动。如此这种作战手法也称之为“肉战攻击”,简言之“肉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作为“大和魂”精神制胜论的依据与手段。

相关

  • 阿伊阿伊为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倒数第二位法老(约前1323年至约前1319年在位或约公元前1327年-公元前1323年在位)。阿伊的王位名Kheperkheperure意为“永恒是拉的表现”而
  • 嗅器嗅觉受器(Olfactory receptors)或称嗅觉受体、嗅觉感受器、嗅觉接受器与嗅器,是感觉受器的一种,在鼻腔上部。接受来自外界的化学刺激。每个嗅觉细胞只有一种嗅觉受器,可以接受一
  • 附子附子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的子根。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分成“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炮附子等”。。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简称国家建委,是已经撤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部门。01. 内务部  部长:钱瑛 → 曾山 02. 外交部  部长:陈毅(兼) 03. 国防部  部长:彭德
  • 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同时也是画家、书法家、诗人、词人和收藏家,擅长古琴、蹴鞠、击鞠、
  • 古斯塔夫·达伦古斯塔夫·达伦(Gustaf Dalén,1869年11月30日-1937年12月9日),瑞典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研究领域为机械工程的应用。1912年因为发明结合燃点航标、燃点浮标和蓄电池等功能的自动调节
  • 冯贵人 (汉桓帝)冯贵人,名不详。中国东汉汉桓帝的妃子。冯氏生前事迹不详,死后其坟墓被盗挖。盗墓贼发现冯氏虽尸首僵冷,但容貌仍宛若生时。盗墓贼便争相奸尸,竟至打斗相杀,遂被人发现捉获。汉桓
  • 爱好者杂志爱好者杂志(英语:fanzine)是指围绕着某一特定的文化现象(文学、音乐、动漫等),由业余、民间爱好者团体创作的杂志等出版物,目的是寻找同好、分享快乐。该词由Russ Chauvenet(英语:Rus
  • 桑乔一世 (潘普洛纳)桑乔一世·加尔塞斯(西班牙语:Sancho I Garcés,约860年-925年12月11日)是905年到925年在位的潘普洛纳国王。他是加西亚·希梅内斯的一个儿子,加西亚·希梅内斯是“潘普洛纳王国另
  • 1998年至1999年德国足球乙级联赛比勒费尔德, 翁特哈兴和乌尔姆升入德甲。资料来源:Bundesliga.de 排名规例: 1).积分;2).得失球差;3).入球。 四支降级球队均降入德国足球地区联赛西/西南区。 (冠) = 冠军; (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