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

✍ dations ◷ 2025-08-17 04:35:45 #鸡毛飞上天

"鸡毛飞上天"是一个流行的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或者出乎意料之外。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即使是一件轻微或者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突然之间发生了。"鸡毛飞上天"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不合情理、匪夷所思的情况,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意味。

"鸡毛飞上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了魏国公子重耳逃亡的故事。据说有一次,魏国的公子重耳在逃亡过程中,走到了一户人家的门前,刚好门前的母鸡掉了一根鸡毛,公子重耳突然说:"鸡毛飞上天",表示自己的决心和决意。后来,公子重耳果然成为了魏国的君主,这个成语就因此而产生。

"鸡毛飞上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些匪夷所思、不合情理的情况。比如:

  1. 当某个人突然获得了一个不可能的机会或者荣誉时,可以说:"他是鸡毛飞上天了"。

  2. 当某个计划或者想法突然被否决或者失败时,可以说:"这个计划太不靠谱了,简直就像是鸡毛飞上天一样"。

  3. 当某个事件的发生与人们的预期完全相反时,可以说:"这件事情真是鸡毛飞上天了,谁都没有想到会发生"。

"鸡毛飞上天"这个成语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口头禅之一。它不仅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意味,也反映了中国人的语言智慧和幽默感。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为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和趣味。

"鸡毛飞上天"这个成语在文学、影视等文化作品中经常被引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比如:

  • 电影《大话西游》中,有一句台词:"鸡毛掸上天,打雷劈老猪",形象地表达了鸡毛飞上天这种匪夷所思的情况。

  • 文学作品《水浒传》中,也有一段描写:"公孙胜有言,疾步术,其人似鸡叫。太尉知其上山,不问,宁次即是",表现了一个人急匆匆地上山,就像鸡毛飞上天一样。

"鸡毛飞上天"是一个流行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些匪夷所思、不合情理的情况。它具有夸张和幽默的意味,反映了中国人的语言智慧和幽默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口头禅之一。在文学、影视等文化作品中,"鸡毛飞上天"这个成语经常被引用,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为作品增添了一份乐趣和趣味。

相关

  • 人均二氧化碳各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比较近期各国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是某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指标。为了更完备的考察一个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例如甲
  • 长崎长崎(日语:ながさき)可能是指:
  •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简称台中医院)是一所位于台湾台中市的卫生福利部所属医院。创设于1895年,前身为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台中病院”。是台湾中部唯一的结核病专属医院。 坐标:2
  • Tell Me Goodbye《Tell Me Goodbye》是BIGBANG在日本的第4张单曲,于2010年6月9日发售。
  • 卡尔·央斯基卡尔·吉德·央斯基(英语:Karl Guthe Jansky,1905年10月22日-1950年2月14日)是一位美国无线电工程师,也是无线电天文学先驱。他于1932年发现了来自银河系中心的无线电波,这一发现标
  •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是以工学为主,并包括工,法,管,经,文等六大门类的多科性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创建于1948年,其前身为鞍山第二钢铁工业学校。1958年成立本科学院——鞍山
  • 2010年9月台湾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NOWnews - 自由时报宣告 - 检阅
  • 国家评论协会国家评论协会(The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of Motion Pictures)又译国家电影评论协会、国家评论会,是个历史悠久的影评组织,成立于1909年。国家评论协会最初是个电影审查机构,由于当时的纽约市长小乔治·B·麦克莱伦(George B. McClellan, Jr.)认为电影新媒体的充斥者色情、暴力…等题材,于是在曼哈顿柯柏联盟学院共同成立“New York Board of Motion Picture Censorship”。为了确保公司的发行权,电影院商马可
  • 施劳弗高地战役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施劳弗高地战役,是施劳弗-柏林攻势行动的一部分(1945年4月16日至5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后的一场堑壕战。战斗持续超过3天,从1945年4月16日至19日,大约有100万名隶属于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78,556人属于波兰第1军团)的苏军,由格奥尔吉·朱可夫指挥下,攻击这个“柏林之锁”,这里由隶属于德国第9军团的11万人据守,该军团由费尔德·布塞指挥,其隶属于德国维斯瓦河集团军。这场战斗通常被合并到奥德河-尼斯河战役里面。施劳弗高地战斗为该场
  • 2007年6月体育